40種淡水魚類(魚類大全)
溫馨提示:這篇文章已超過678天沒有更新,請注意相關(guān)的內(nèi)容是否還可用!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wù)?0種淡水魚類,以及魚類大全對應(yīng)的相關(guān)信息,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關(guān)注我們祥龍魚場哦, 本文目錄: 我國常見的淡水魚種類有: 草魚、鳊魚、三角魴、赤眼鱒、鰱、鳙、鯉、鯽、花、麥穗魚、達(dá)氏蛇、銀鲴、條魚、棒花魚、黃鱔、白鱔、花鰍、泥鰍、鯰魚、烏鱧、鱖魚、鳡、翹嘴紅鲌、蒙古紅鲌、青魚、亞洲胡瓜魚、北鰍、黑龍江杜文魚 、雜色杜文魚、哲羅魚、細(xì)鱗魚、烏蘇里白鮭、北極茴魚、 鱘魚、達(dá)氏鰉、狗魚、哈魚、花斑裸鯉、新疆重唇角、中華鋸倒刺鲃、白甲魚、波魚屬、大海鰱、鯪魚、傜山魚、四須盤、直口鯪、唐魚、華南鯉等等, 廣義的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wù)?0種淡水魚類,以及魚類大全對應(yīng)的相關(guān)信息,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關(guān)注我們祥龍魚場哦。
本文目錄:
淡水魚種類及介紹
我國常見的淡水魚種類有:
草魚、鳊魚、三角魴、赤眼鱒、鰱、鳙、鯉、鯽、花、麥穗魚、達(dá)氏蛇、銀鲴、條魚、棒花魚、黃鱔、白鱔、花鰍、泥鰍、鯰魚、烏鱧、鱖魚、鳡、翹嘴紅鲌、蒙古紅鲌、青魚、亞洲胡瓜魚、北鰍、黑龍江杜文魚 、雜色杜文魚、哲羅魚、細(xì)鱗魚、烏蘇里白鮭、北極茴魚、 鱘魚、達(dá)氏鰉、狗魚、哈魚、花斑裸鯉、新疆重唇角、中華鋸倒刺鲃、白甲魚、波魚屬、大海鰱、鯪魚、傜山魚、四須盤、直口鯪、唐魚、華南鯉等等。
廣義的說,系指能生活在鹽度為千分之三的淡水中之魚類就可稱為淡水魚。 狹義的說,系指在其生活史中部分階段如只有「幼魚期」或「成魚期」,或是終其一生都必須在淡水域中渡過的魚類。世界上已知魚類約有26000多種,淡水魚約有8600余種。我國現(xiàn)有魚類近3千種,其中淡水魚有1000多余種。
世界上已知魚類約有26000多種,是脊椎動物中種類最多的一大類,約占脊椎動物總數(shù)的48.1%。它們絕大多數(shù)生活在海洋里,淡水魚約有8600余種。我國現(xiàn)有魚類近3千種,其中淡水魚有800余種。
淡水魚的種類有哪些
1、淡水魚種類有:
軟體魚類、低等魚類、骨胳全為軟骨、鱗片為細(xì)小盾鱗、腸內(nèi)有螺旋瓣、軟骨硬鱗魚類、硬骨魚類、骨胳系統(tǒng)為軟骨性、原始鱗片為骨質(zhì)菱形、尾鰭為歪形、腸內(nèi)有螺旋瓣、真骨魚類。
2、中國1050種淡水魚中,除少數(shù)13種外,其余全為真骨魚類。
3、初級淡水魚
一生只能生活在淡水中的魚類。占總?cè)螋~類33.1%,約8600種。
例如:鯰魚、羅漢魚。一生大部份時間生活在淡水,偶爾活動或棲息于半淡咸水、海水中的魚類。占總?cè)螋~類8.1%,約2100種。
淡水魚,系指能生活在鹽度為千分之三的淡水中的魚類就可稱為淡水魚。
狹義的說,系指在其生活史中部分階段如只有「幼魚期」或「成魚期」,或是終其一生都必須在淡水域中渡過的魚類。世界上已知魚類約有26000多種,淡水魚約有8600余種。
我國現(xiàn)有魚類近3千種,其中淡水魚有1000余種。
世界上已知魚類約有26000多種,是脊椎動物中種類最多的一大類,約占脊椎動物總數(shù)的48.1%。它們絕大多數(shù)生活在海洋里,淡水魚約有8600余種。
大型淡水魚品種大全
大型淡水魚品種大全
大型淡水魚品種大全,在現(xiàn)實生活中,魚的種類是非常多的,我們平時吃的魚一般都是淡水魚,因為生活在淡水的魚更適合我們食用,下面為大家分享大型淡水魚品種大全。
大型淡水魚品種大全1
1、哲羅鮭
哲羅鮭一種冷水性的淡水食肉魚,其生性兇猛,體型大,身長在1米以上,但曾經(jīng)有發(fā)現(xiàn)長達(dá)4米,重達(dá)90公斤的個體。不過它肉味鮮美、營養(yǎng)豐富,也是我國高寒地區(qū)的著名特產(chǎn)之一。
2、白斑狗魚
白斑狗魚又名喬爾泰魚,主要分布于亞洲、歐洲和北美等地,其生性兇猛,行動迅速,而且最大個體可以達(dá)到40公斤。但它還是非常好飼養(yǎng)的,對水質(zhì)要求不高,也不容易生病。
3、達(dá)式鰉
達(dá)式鰉是我國黑龍江特有的珍稀魚類,體重可達(dá)250公斤,體長可達(dá)3米以上。因其個體大、壽命長、食量大,是淡水魚中最大的一種魚類,因此達(dá)氏鰉素有“淡水魚王”之稱。
4、湄公河巨鯰
湄公河巨鯰是目前體型最大鯰科魚,可輕松長到數(shù)百斤。但現(xiàn)在湄公河巨鯰已經(jīng)被歸類為ICUN紅色名錄中的一員,屬于極度瀕危的魚類,因此大家千萬不要隨意捕撈。
5、巨魾
巨魾為一種熱帶淡水魚類,其主要分布于我國的瀾滄江及下游的湄公河、印度的恒河等流域。巨魾體型巨大,外貌奇特,原產(chǎn)地為著名的游釣魚類及食用魚,同時可作為觀賞魚。
6、鳡魚
鳡魚,俗稱黃鲇,其生長速度快,3齡魚可達(dá)3公斤,最大的個體可達(dá)40公斤,被人們稱之為“水中的魚霸”。
7、巨骨舌魚
巨骨舌魚為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魚之一,通常體長為1.8米左右,體重大約91公斤,最大個體有4.6米左右,體重200公斤。巨骨舌魚主要分布在南美洲的亞馬遜河流域中,具有具有生長迅速、體型巨大、味道鮮美等優(yōu)點。
大型淡水魚品種大全2
1、達(dá)氏鰉
這是生長在我國黑龍江地區(qū)的本土魚類,曾經(jīng)也是古代王公貴族才能享用的珍饈佳肴。
達(dá)氏鰉隸屬鱘科鰉屬,最大的甚至能夠生長到一千公斤,體長一般都在五到六米,屬于不會洄游入海的淡水魚,它有一個很顯著的特點,就是尾巴是歪的,身上沒有鱗片,但在背部有5列硬鱗,狀似菱形,尖尖的頭部和肥胖的身軀搭配出一種憨厚 樸實的感覺。
不過,由于自身價值較高,達(dá)氏鰉也遭到了過度捕撈,目前已經(jīng)是二級保護動物了,但在同一流域的俄羅斯,它并沒有受到更多的保護,身為魚子醬的主要產(chǎn)出者,達(dá)氏鰉的魚生只能用黯淡無光來形容。
2、巨魾
這是一種有很多名字的熱帶淡水魚,名字多主要是因為它的外形比較奇特——老鷹鴨嘴、木瓜魚、老鷹坦克……相信從這些名字里,你能窺得巨魾的.部分真實面貌。
它主要生活在印度恒河、我國湄公河等地區(qū),屬于鲇形目,鮡科,魾屬,一般作為觀賞魚和食用魚,但在印度,它還會以在河邊玩水的幼童為食物,故而又有著“食人鯰”的稱號。
成年巨魾通常有2米長,300多斤重,由于過度捕撈,目前也列入了二級保護動物的行列。
3、青魚
如果你游覽過南京金牛湖景區(qū),你會發(fā)現(xiàn)在標(biāo)本室中存放著兩具巨大的青魚標(biāo)本,沒錯,它們是真正的魚制作而成,分別于2004、2005年于此被捕撈成功,重達(dá)106公斤和114公斤。
理論上,只要魚沒有自然死亡,就會一直生長,沒有生長的閾值,但大多數(shù)的魚類因為其鮮美的滋味,基本上是無法刷新族群生長記錄的。
4、大紅魚
說起這個名字可能大家不太熟悉,不過說起哲羅鮭,相信釣友們一定會恍然大悟。
這是一種非常名貴的魚類,成年體一般都會超過200斤的重量,主要居住地位于新疆喀納斯湖和黑龍江流域,還曾經(jīng)創(chuàng)造過喀納斯水怪的“傳說”。
從上世紀(jì)開始,不斷有人聲稱目睹了水怪的集體出動,后被證實為群體活動的哲羅鮭,專家介紹說,“體長達(dá)到5-10米的哲羅鮭如果成群游動,會在水面形成極大的波紋,也難怪目擊者會誤會?!?/p>
5、鱤魚
這也是一種有著很多名字的魚類,一般被稱之為水老虎、竿魚等等,分布廣泛,個體最大能夠到達(dá)140斤,甚至更大,主要生活在上層水域,喜歡以魚作為食物,其生性兇猛,肉質(zhì)細(xì)嫩,一般被作為上等佳肴銷往各地。
6、鳙魚
這是我們比較常見的魚類,也有別名叫做花鰱、胖頭魚等等,生活的水域十分廣泛,只能說是中大型,很少有個體能夠超過100斤,一般這么大的魚,才有被稱為巨型的資格。
目前也有部分人工養(yǎng)殖,是深受大家喜愛的美味魚類之一。
7、鯰魚
釣魚人的老朋友鯰魚,小體也就幾斤、十幾斤,但大的甚至能夠長到將近600斤,身長也將近3米,不過,這是生長于湄公河的巨鯰,我國一般能夠抓到的最大記錄也就是100斤左右,基本大型的體重都在幾十公斤上下。
以上就是七種巨型淡水魚,不過現(xiàn)在水域中已經(jīng)難以看到它們的身影了,主要還是因為以下幾點原因。
1、捕撈過度,雖然明令禁止,仍舊有悍不畏死之士為了利益不擇手段,保護之路,任重道遠(yuǎn);
2、水污染,這是轉(zhuǎn)型工業(yè)社會不得不承受的后果之一,污染物入侵水域,造成魚兒大批死亡,幸好現(xiàn)在國家已經(jīng)出臺相關(guān)政策,治理水污染,還魚兒一片清潔之地;
3、失去棲息地,好山好水變成了一座座高樓,魚的生長空間不在了,也就失去了繼續(xù)生長的意義;
4、食物限制,眾所周知,魚雖然大多屬于雜食動物,但水草仍舊是最主要的食物來源,近些年,隨著城市美化,很多地方甚至把水草連根拔起,魚失去了隱蔽之所和食物,又怎么能夠成長呢!
大型淡水魚品種大全3
淡水魚大全
1、青魚:青鯇、烏青、青鯤、黑鯇、螺獅青、黑鯤、青棒、烏鯇、青根魚。
2、草魚:草鯇、草鯤、白鯇、鯤子魚、鯇魚、青草、白鯤、青草魚、草棒、厚魚、草根、草包、厚子魚、草混子、棍子魚。
3、鰱魚:白鰱、扁魚、水鰱、鰱子、養(yǎng)魚、白胖頭魚、家魚、跳鰱、地瓜魚、鰱子頭、白魚、扁子。
4、鳙魚:花鰱、鳙魚、養(yǎng)魚、紅鰱、麻鰱、胖頭魚、大頭魚、包公魚、黃鰱、黑鰱。
5、鯽魚:喜魚、頭魚、河鯽魚、喜頭、鯽拐子、月鯽仔、鯽瓜子、鯽殼子、刀子魚、朝魚、鮒魚。
6、鯉魚:鯉拐子、朱砂鯉、毛子、朝仔、紅魚、花魚、拐子、黃河鯉魚
40種淡水魚類(魚類大全)
7、團頭鳊:魴魚、團頭舫、武昌魚、草鳊、方魚。
8、三角鳊:角鳊、烏鳊、三角邊、平胸鳊、三角舫、方魚。
9、長春鳊:鳊魚、長條邊、長身鳊、油鳊、草鳊、鍋邊、蓮子魚、黃尖、川槍。
10、鱖魚:桂魚、桂花魚、季花魚、胖鱖、翹嘴鱖、鰲花魚。
11、鱤魚:感絲、黃尖、橫占、竿魚、橫魚、大口感、橫桿子、水老虎、銅頭、感棒、虎魚、介魚、竹竿魚、黃鱤魚。
12、銀魚:面魚、面條魚、面丈魚。
13、鯰魚:鯰拐子、年魚、鲇魚、河鯰、占魚、土鯰。
14、胡子鯰:鲇胡、胡鯰、過山鰍、壙辭告、鯰巴郎、懷子。
15、烏鱧:烏魚、才魚、黑魚、生魚、黑里頭、烏里黑、烏棒、墨魚、豐魚、孝魚、蛇頭魚、火頭魚、黑松、黑色棒子。
常見淡水魚類
常見淡水魚類
常見淡水魚類40種淡水魚類,魚類種類繁多這是我們都知道40種淡水魚類的40種淡水魚類,一般大家對魚類的認(rèn)識都是我們?nèi)粘.?dāng)中比較經(jīng)常食用的幾種,一般都是淡水魚比較多,對于魚類大家了解還是比較少的,以下常見淡水魚類。
常見淡水魚類1
一、鯽魚(鯽殼、刀子魚)
鯽魚是我國最常見的淡水魚類之一,為鯉科鯽屬淡水魚類的統(tǒng)稱,俗稱鯽瓜子、土鯽、鯽殼等,全國各地的池塘、溪流、江河、湖庫、沼澤等水體中均有分布,雜食性,喜群集而行、擇食而居,主要以水生植物、藻類、水生昆蟲及幼蟲等為食。
二、鯉魚(鯉拐子、鯉子)
鯉魚是我國最常見的淡水魚類之一,為鯉科鯉屬淡水魚類的統(tǒng)稱,俗稱鯉拐子、鯉子、紅尾子等,因鱗有十字紋理而得名,全國各地普遍都有分布,雜食性,葷素兼食,餌譜廣泛,覓食時常像豬一樣拱食泥土中的種子、蟲卵等。
三、草魚(草鯇、白鯇)
草魚是我國“四大家魚”之一,為鯉科草魚屬淡水魚類,俗稱油鯇、草鯇、白鯇等,因主要以水草為食而得名,全國各地普遍都有分布或養(yǎng)殖,草食性,常棲息于平原地區(qū)的江河、湖泊等水體中,喜居于水體中下層和近岸多水草區(qū)域。
四、青魚(烏混、螺螄青)
青魚是我國“四大家魚”之一,為鯉科青魚屬淡水魚類,俗稱烏混、黑混、烏青等,因喜食螺螄亦稱螺螄青、螺螄混,全國各地普遍都有分布,尤以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區(qū)最常見,肉食性,常棲息在水的中下層,主要以螺螄、蚌、蜆、蛤等軟體動物為食。
五、鳊魚(長身鳊、長春鳊)
鳊魚是我國特有的魚類,俗稱長身鳊、油鳊、長春鳊等,狹義上的鳊魚主要指鯉科鳊屬魚類,而廣義上的鳊魚則還包括三角魴、團頭魴等鯉科魴屬魚類,全國各地普遍都有分布,尤以長江中下游及附屬湖泊最常見,草食性,主要以藻類及水生植物為食。
六、鰱魚(白鰱、水鰱)
鰱魚是我國“四大家魚”之一,為鯉科鰱屬淡水魚類,俗稱白鰱、跳鰱、水鰱等,全國各地普遍都有分布,尤以長江中下游和珠江的.西江河段最常見,濾食性,常棲息在水體中上層,靠鰓的特殊結(jié)構(gòu)濾食水中的浮游生物。
七、鳙魚(花鰱、胖頭魚)
鰱魚是我國“四大家魚”之一,為鯉科鳙屬淡水魚類,俗稱花鰱、胖頭魚、黑鰱等,全國各地普遍都有分布,尤以長江中下游和珠江的西江河段最常見,濾食性,常棲息在水體中上層,
除藻劑
靠鰓的特殊結(jié)構(gòu)濾食水中的浮游生物。
八、鯰魚(塘鲺、胡子鯰)
鯰魚是鯰形目下屬魚類的統(tǒng)稱,亦稱塘鲺、胡子鯰、鯰巴郎等,常見種類有土鯰、大口鯰、塘鲺、埃及塘鲺等,全國各地普遍都有分布,尤以長江流域和珠江流域最普遍,肉食性,生性貪食,主要以小型魚類、蝦類、水生昆蟲等為食。
九、鯪魚(土鯪、麥鯪)
鯪魚是南方地區(qū)重要經(jīng)濟魚類之一,為鯉科鯪屬淡水魚類的統(tǒng)稱,俗稱土鯪、鯪公、雪鲃,常見種類有土鯪、麥鯪、泰鯪等,廣泛分布于珠江、閩江、瀾滄江、元江等水系中,植食性,主要以硅藻、綠藻、高等植物碎屑、水底腐殖質(zhì)等為食。
十、黃顙魚(黃辣丁、昂刺魚)
黃顙魚是鲿科黃顙魚屬淡水魚類,俗稱黃辣丁、黃角丁、昂刺魚等,全國各地普遍都有分布,喜棲息于緩流多水草的湖周淺水區(qū)和入湖河流處,雜食性,主要以水生昆蟲、小型魚類、蝦類、魚卵、高等植物碎屑等為食。
十二、黑魚(雷魚、蛇魚)
黑魚是鱧科鱧屬淡水魚類,俗稱雷魚、烏魚、蛇魚等,常見種類有斑鱧、月鱧、線鱧等,全國各地普遍都有分布,喜棲息在水草繁茂的淺水區(qū),肉食性,生性貪食且性情兇猛,主要以小型魚類、蝦類、蛙類、水生昆蟲等為食。
十三、鱸魚(花鱸、七星鱸)
鱸魚是真鱸科花鱸屬淡水魚類,俗稱花鱸、鱸板、七星鱸等,常見種類有松江鱸魚、大口黑鱸、河鱸等,全國各地普遍都有分布,肉食性,生性貪食且性情兇猛,主要以小型魚類、蝦類、水生昆蟲等為食。
十四、泥鰍(魚鰍、鰍魚)
泥鰍是鰍科泥鰍屬淡水魚類,俗稱魚鰍、泥里鉆、鰍魚等,全國各地普遍都有分布,喜棲息在水田、池塘、溪流、湖泊、溝渠、沼澤等各種淺水多淤泥水體的底層,雜食性,主要以水生昆蟲、藻類、浮游生物、高等植物碎屑等為食。
十五、白條(餐條、藍(lán)刀魚)
白條是鯉科屬初級淡水魚類,俗稱餐條、藍(lán)刀魚、餐子等,外形與馬口、翹嘴相似,全國各地普遍都有分布,喜群聚棲息于溪流、江河、湖庫等水體上層,雜食性,主要以藻類、蝦類、水生昆蟲、高等植物碎屑等為食。
十六、鲴魚(黃尾魚、黃尾鲴)
鲴魚是鯉科鲴屬淡水魚類,俗稱黃姑子、沙姑子、黃尾魚等,常見的有細(xì)鱗斜頜鲴、黃尾密鲴、圓吻鲴、銀鲴等,全國各地普遍都有分布,常棲息在江河、湖泊等水體的底層,以下頜角質(zhì)邊緣刮食底層著生藻類、高等植物碎屑等。
十七、長吻鮠(江團、清江魚)
長吻鮠是鲿科鮠屬淡水魚類,俗稱江團、肥沱、清江魚等,廣泛分布于遼河、淮河、長江、珠江等水系中,尤以長江流域最常見,肉食性,晝伏夜出,主要以水生昆蟲及幼蟲、甲殼類、小型軟體動物、小型魚類等為食,常見個體一般2~5千克,最大個體可達(dá)10千克以上。
十八、羅非魚(非洲鯽魚、福壽魚)
羅非魚是麗魚科羅非魚屬淡水魚類,俗稱非洲鯽魚、吳郭魚、福壽魚等,原產(chǎn)于非洲,我國引進的莫桑比克羅非魚、奧利亞羅非魚、尼羅羅非魚等,雜食性,常棲息在水體中下層,主要以浮游生物、水生植物、水生昆蟲等為食。
十九、翹嘴紅鲌(翹嘴)
翹嘴紅鲌是鯉科鲌屬淡水魚類,俗稱翹嘴巴、短尾鲌、黃掌皮等,全國各地普遍都有分布,喜棲息于水草繁茂的湖泊中,在河流中則通常生活在緩流里,肉食性,捕食兇猛,主要以水生昆蟲、小型魚類、蝦類、底棲動物等為食。
二十、光倒刺鲃(軍魚)
光倒刺鲃是鯉科倒刺鲃屬淡水魚類,俗稱軍魚、青棍、光眼魚等,廣泛分布于長江流域、珠江流域、閩江流域等地,雜食性,主要以水生昆蟲、高等植物碎屑等為食,最大個體可達(dá)6千克以,可作為山谷水庫的馴化放養(yǎng)對象。
二十一、麥穗魚(食蚊魚)
麥穗魚是鯉科麥穗魚屬小型淡水魚類,俗稱食蚊魚、柳葉魚等,全國各地普遍都有分布,常生活于緩靜較淺水區(qū),為河川、湖泊、溝渠等水體常見魚類,雜食性,小稚魚以浮游生物為食,體長約25毫米時搖蚊幼蟲、孑孓等。
二十二、鱖魚(桂魚、桂魚)
鱖魚是鮨科鱖屬淡水魚類,俗稱桂魚、花鯽魚、鰲花魚等,全國各地普遍都有分布,喜棲息于江河、湖泊、水庫等水草茂盛且清潔的水體中,白天一般潛伏于水底,夜間活動覓食,肉食性,性兇猛,終生以魚類和其他水生動物為食。
二十三、香魚(香油魚、瓜魚)
香魚是香魚科香魚屬淡水魚類,俗稱香油魚、瓜魚、細(xì)鱗魚等,全國各地普遍都有分布,每年秋季在江河中產(chǎn)卵,當(dāng)年孵化的幼魚入海越冬,翌年春季再上溯至河流餌料豐富地帶育肥,雜食性,主要以浮游生物、藻類、水生昆蟲等為食。
二十四、魴魚(三角鳊、武昌魚)
魴魚是鯉科魴屬淡水魚類,俗稱平胸魴、三角鳊、武昌魚等,全國各地普遍都有分布,尤以長江以南各地分布最集中,常棲息在游泥底質(zhì)并生有沉水植物的敝水區(qū)中下層,雜食性,主要以水生植物、水生昆蟲、小型魚類、蝦類等為食。
二十五、鱒魚(赤眼鱒、紅眼魚)
鱒魚是鯉科赤眼鱒屬淡水魚類,俗稱赤眼鱒、紅眼魚、參魚等,全國各地普遍都有分布,常棲息在江河、湖庫等水體中層,適應(yīng)性強,善跳躍,雜食性,主要以藻類、高等植物碎屑、水草等為食,亦喜食人工配合飼料。
二十六、黃鱔(鱔魚)
黃鱔是合鰓魚科黃鱔屬淡水魚類,俗稱鱔魚、田鰻、長魚等,全國各地普遍都有分布,喜棲息在水田、池塘、溪流、湖泊、溝渠、沼澤等各種淺水多淤泥水體的底層,雜食性,主要以水生昆蟲、小型魚類、浮游生物、高等植物碎屑等為食。
二十七、鳡魚(黃頰魚、水老虎)
鳡魚是鯉科鳡屬淡水魚類,俗稱黃頰魚、水老虎、大口鳡等,我國除西北、西南外從北至南平原地區(qū)的江湖、湖庫等水體均有分布,喜棲息在水體中上層,食肉性,生性兇猛,主要以各種魚類為食,有時甚至能吞食比嘴還大的魚類。
二十八、鱘魚(中華鱘、鰉魚)
鱘魚是鱘形目下屬魚類的統(tǒng)稱,俗稱中華鱘、鰉魚、苦臘子等,我國常見的有史氏鱘、達(dá)氏鰉、庫頁島鱘、中華鱘、裸腹鱘、西伯利亞鱘等,喜棲息在水體中下層,雜食性,主要以浮游生物、水生昆蟲、底棲動物、小型魚蝦等為食。
二十九、細(xì)鱗魚(細(xì)鱗鮭)
細(xì)鱗魚是鮭科細(xì)鱗鮭屬淡水魚類,俗稱細(xì)鱗鮭、秦嶺細(xì)鱗鮭,集中分布在秦嶺地區(qū)海拔900~2300米的山澗溪流中,除洪水期很少在平原干流中見到,肉食性,主要以無脊椎動物、小型魚類等為食,亦捕食蛙類、小型嚙齒類。
三十、鳤魚(刁子、麥稈刁)
鳤魚是鯉科鳤屬淡水魚類,俗稱刁子、麥稈刁、昌刁等,廣泛分布于我國長江流域及以南各水系中,每年7~9月進入湖泊肥育,到生殖季節(jié)時又回到江河急流中繁殖,偏肉食性,主要以浮游生物、水生昆蟲、小型魚類、蝦類等為食。
三十一、胭脂魚(火燒鳊、紫鳊)
胭脂魚是胭脂魚科胭脂魚屬淡水魚類,俗稱火燒鳊、黃排、紫鳊等,我國長江上、中、下游皆有分布,尤以長江上游最常見,福建閩江也有分布,喜棲息在水體中下層,雜食性,主要以底棲無脊椎動物、高等植物碎屑、藻類等為食。
三十二、鳑鲏(四方皮、鏡魚)
鳑鲏是鯉科鳑鲏亞科淡水魚類的統(tǒng)稱,俗稱四方皮、鏡魚、彩圓兒等,全國各地普遍都有分布,多數(shù)種類棲息于淡水湖泊底層、河流淺水區(qū),少數(shù)種類生活在清澈多石的溪流中,雜食性,主要以藻類、植物碎屑、浮游生物、水生昆蟲等為食。
常見淡水魚類2
淡水魚種類有哪些
魚類品種繁多,如草魚、鯽魚、鯛魚、鯉魚、三角鯛、赤眼鱒魚、鯰魚、鳙魚、鳊魚、大青魚、花麥穗魚、魷魚、鰱魚、花鰍、泥鰍魚、銀龍魚、蛇頭、魷魚、鰻魚、大魷魚、翹嘴紅魚、蒙古族紅魚、胭脂魚等。
一、草魚
1、草魚遍布普遍,遍布在黑龍江省至云南元江,但除西藏自治區(qū)、新疆省外,已移殖到亞洲地區(qū)、歐洲地區(qū)、英國、非州等我國。
2、草魚棲息在平原區(qū)地方的河道和湖水中,大多數(shù)生活在水質(zhì)中低層和近岸多水草地域,常常成群結(jié)隊尋食。
3、草魚是一種食草魚,多以稚蟲、藻類植物為食,但也會吃一些肉制品,如泥鰍、蜻蜒等,奶粉喂養(yǎng)時可喂蘇丹草、蘇丹草、范草等草。
二、鯽魚
1、鯉魚原產(chǎn)地于亞洲地區(qū),之后被歐洲地區(qū)、北美地區(qū)等地域引入。
2、鯽魚棲息在水塘、湖水和河水中。他們大多數(shù)生活在河面寧靜、水草散生的泥底中。他們會獨立或部分尋食,在海域較小的區(qū)域有遷移的習(xí)慣性。
3、草魚是一種雜食魚類,常以底棲小動物為關(guān)鍵食材,如水蚯蚓、沙蠶、蝦、蟹等。
三、鳊魚
1、鯛魚關(guān)鍵遍布在我國長江中下游地區(qū)的中小型湖水,關(guān)鍵分散在中國朝鮮和俄國。
2、鯛魚多棲息在有污泥、有沉水植物的敞水區(qū)的中低層,喜愛自流水生活,冬季會在水最深處過冬。
3、鯛魚是一種食草魚,但食材覆蓋面廣??嗖荨⑤喨~黑藻、眼菜等綠色植物常被作為水里的食材。它還能夠吃一些江底綠色植物殘片和少許浮游生物。
四、鯉魚
1、鯽魚普遍遍布在國內(nèi)各地(中西部高原地區(qū)以外),是一種適用性強的魚類,也是一種優(yōu)異的飼養(yǎng)魚類和經(jīng)濟發(fā)展魚類。
2、鯉魚多棲息水草繁茂的淺水區(qū)湖和水塘中,多在水質(zhì)最底層生活,但溫度、水的溫度較高時,也會到水質(zhì)中高層主題活動。
3、鯉魚是一種雜食魚類。成年人魚主要是天然性食材。它會吃莖、葉、芽和新鮮水果,維管束水生花卉,硅藻和藻類植物,蝦、泥鰍和幼螺。
五、三角魴
1、我國特有的特有的魚類,關(guān)鍵分散在海南、廣西省、廣東省肇慶市等地域,及其長江中下游地區(qū)、大河、黑龍江省等海域。
2、三角大多數(shù)棲息在水流或自流水海域的中低層,喜愛在沙漿游水和沉水植物生長發(fā)育的海域肥育。
3、三角魚是一種雜食魚類,以水生花卉為食,喜愛談水殼菜,還可食水生昆蟲、魚兒、無脊椎動物等。
常見淡水魚類3
淡水魚種類的問題。
以水中鹽份濃度分類最常用的分類法羅漢魚初級淡水魚一生只能生活在淡水中的魚類。占總?cè)螋~類33.1%,約8600種。例如:鯰魚、羅漢魚。
次級淡水魚一生大部份時間生活在淡水,偶爾活動或棲息于半淡咸水、海水中的魚類。占總?cè)螋~類8.1%,約2100種。例如:吳郭魚、大肚魚。
周緣性淡水魚棲息于海水或半淡咸水,其生活史亦會在淡水中生活,或進入半淡咸水中活動的魚類。包括溯河性魚類、降海性魚類及偶然進入河川生活的海水魚。占總?cè)螋~類0.6%,約160種。例如:蛇鰻、牛尾魚。
按洄游性分類一生都生活于淡水中且無洄游性的魚類。無洄游性純淡水魚例如:鯰魚、羅漢魚。生涯史中,某段時間生活于淡水、海洋等不同鹽度的水域。 包括溯河性魚類、降海性魚類。
因地理而與海洋隔絕的陸封性洄游魚類。例如:櫻花鉤吻鮭、香魚。又可分為兩類:淡水域洄游魚類、河海洄游魚類。
淡水域洄游魚類淡水魚的生涯史中,包括洄游,都在淡水中進行。例如:埔里中華爬巖鰍。
河海洄游魚類其生活史中,會經(jīng)過不同鹽度的棲息地。河海交界處是它們洄游必經(jīng)之地。例如:日本禿頭鯊。
河口性魚所有生活在淡咸水交會區(qū)及海水的魚類。例如:棕塘鱧。
40種淡水魚類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nèi)容,更多關(guān)于魚類大全、40種淡水魚類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
發(fā)表評論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