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鼠魚是胎生還是卵生(白鼠魚一次能產(chǎn)多少卵)
溫馨提示:這篇文章已超過704天沒有更新,請注意相關的內容是否還可用!
今天給各位分享白鼠魚是胎生還是卵生的知識,其中也會對白鼠魚一次能產(chǎn)多少卵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xiàn)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祥龍魚場哦,現(xiàn)在開始吧!
今天給各位分享白鼠魚是胎生還是卵生的知識,其中也會對白鼠魚一次能產(chǎn)多少卵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xiàn)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祥龍魚場哦,現(xiàn)在開始吧!
本文目錄一覽:
養(yǎng)孔雀魚要注意什么?
1、買缸
清洗-泡鹽水-打氣,加點硝化菌,氨和亞硝酸,變成無害的亞硝酸鹽。假如新設的缸看起來霧霧朦朦的,那就是硝化系統(tǒng)尚未建立,建議再加鹽硝化菌進去,如果不見改善,那就要重新設缸了。
2、養(yǎng)水
換水前幾天最好將自來水先用其他容器裝起來曝氣幾天,儲存這些水讓水中的有害物質揮發(fā)掉(氯和重金屬),這就是養(yǎng)水。
3、換水
為了使孔雀魚有更快適應生活,日常的魚缸管理極為重要。除經(jīng)常注意于水質、水溫外,還要維持魚缸內的生態(tài)平衡。于是有必要藉過濾器來凈化污水或換水。
飼養(yǎng)孔雀魚用水必須將PH值調整這近中性的弱酸性或弱堿性(PH6.5~7.5程度),凡是此一范圍者,孔雀魚的飼養(yǎng)可以說是沒問題了(可以用PH試紙測試)。放入過濾細菌的休眠體,因為此一細菌繁殖后,才適合于飼養(yǎng)孔雀魚用的水質。
魚缸內的水要經(jīng)常予以循環(huán)。換水的基本為少量而頻繁,并每2~3周1次,以全水量的四分之一程度為準。水質的劇變對孔雀魚的傷害很大。此外,每年至少也要做全面掃除1次,孔雀于對全新的水還是難以適應,所以有必要保留老舊的水約二分之一左右,來另加新水。
擴展資料
注意事項
1、小幼魚出生前后pH的起伏最好不能超過0.5。
2、產(chǎn)仔后,要立即撈出母魚否則母魚有可能吃掉魚仔。
3、小幼魚出生的第13-14天便須被撈起到大缸養(yǎng)育。
4、親魚產(chǎn)完撈出繁殖缸后,需要單獨靜養(yǎng)1-2天才能放回主缸。
5、親魚會連續(xù)這樣生產(chǎn)約11次,11次里頭3次產(chǎn)仔很少,隨著體型的增大會越來越多。
6、雌魚一生總共可生產(chǎn)22-25次,但生產(chǎn)11次后要休息很長一段時間才開始第二期的排卵。
7、產(chǎn)后讓雌魚單獨靜養(yǎng)3天,然后放回種魚缸,以避免被雄魚過早地追傷,影響之后的生育質量。
8、繁殖時應注意,同窩留種魚不要超過三代,以免連續(xù)近親繁殖導致品種退化,使后代魚體越來越小,尾鰭變短。最好引進同品種魚進行有目的遠親雜交,以防次品種退化,達到改良品種的目的。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孔雀魚
十大養(yǎng)不死的熱帶魚都有哪些?
十大養(yǎng)不死的熱帶魚如下:
10、鳳尾魚
鳳尾魚的飼養(yǎng)方法比較簡單,飼養(yǎng)用水為酸堿度中性的較好。鳳尾魚對水溫的要求也比較高,最適合生存的水溫為25-26℃。鳳尾魚的飼料可以分為薄片飼料、顆粒飼料以及冷凍飼料,飼養(yǎng)者們可以根據(jù)實際的養(yǎng)殖情況來進行挑選飼料喂養(yǎng)。
同時也可以喂養(yǎng)一些活餌料,但是前提是要保證其新鮮無問題,否則會導致鳳尾魚產(chǎn)生各種疾病。做好鳳尾魚的飼養(yǎng)管理工作,可以有效的提高鳳尾魚所帶來的觀賞性。
生命力強度:★★★
繁殖能力:★★★
9、月光魚
別名新月魚、滿魚、闊尾68魚。紡錘形,頭小眼大,吻尖,胸腹部較圓,近尾部漸趨側扁,尾柄寬闊,尾鰭圓弧形,背鰭位于身體中部偏后,外緣圓弧形。月光魚能與劍尾魚雜交,雜交品種常見的有紅月光、藍月光、黃月光、黑尾黃月光、黑尾紅月光、花月光、金頭月光、帆翅月光等品種。
月光魚易變異,已穩(wěn)定的品種不宜與劍尾魚或別的月光魚混養(yǎng)。此魚喜中性偏堿硬水,pH7—7.4,水溫22—26℃,在0.5%~1%鹽水中生長較好。雜食性,性情溫順。5—6月齡性成熟。若發(fā)現(xiàn)雌魚腹部膨大,近肛門處出現(xiàn)大黑斑時為臨產(chǎn)征兆。
生命力強度:★★★
繁殖力:★★★★
8、大鰭魮脂鯉
這種魚比較具有觀賞性,而且對新手而言這種魚養(yǎng)殖起來十分的簡單。大鰭魮脂鯉,給予酸性軟水就可以健康成長和繁殖。這種魚可以和其它的魚一起混養(yǎng),但是最好是專門飼養(yǎng)。
生命力強度:★★★★
繁殖能力:★★★★★
7、金三角燈
淡水魚類,原產(chǎn)地水質為pH值6.0~6.5的弱酸性水,硬度小于12的軟水,水溫23~28℃(資料來自世界魚類數(shù)據(jù)庫)。實際飼養(yǎng)可適當調整。
金三角燈魚所適宜的水溫大約在22~26℃,酸堿度約為PH5.0~7.5之間,水質的硬度約在2~10°N。金三角燈魚喜愛在水域的中層活動,屬于卵生魚類。日常飼養(yǎng)可以投喂一些薄片飼料以及較為小型的活性餌料。
生命力強度:★★★★
繁殖能力:★★★★★
6、四帶無須魮
帶無須魮(學名:Puntius tetrazona)為輻鰭魚綱鯉形目鯉科的其中一個種。分布于印尼蘇門答臘及婆羅洲的溪流。為高經(jīng)濟價值的觀賞性魚類,廣泛地輸出至世界各地。本魚體側具有四道黑色斑紋縱向穿過該于淺棕色的軀體上,黑色背鰭上有一紅邊。胸鰭和腹鰭均是紅色,而尾鰭的紅色鰭葉中間為白色。雄魚的吻呈鮮紅色,雌魚魚體的斑紋較少。體長可達7厘米。另外有許多人工培育的種類。
生命力強度:★★★★
繁殖能力:★★★
5、唐魚
唐魚體細小,長而側扁。腹部圓,無腹棱。吻短而圓鈍。口小,亞上位??诹严滦?,下頜突出,前端無瘤狀突,上頜無缺刻。無須。眼大,側上位。眼后頭長顯著大于吻長。體被圓鱗,無側線。背鰭短,起點顯著于腹鰭之后。
胸鰭末端稍鈍,向后遠不及腹鰭起點。腹鰭短小,末端可達肛門。肛門接近臀鰭起點。臀鰭接近于背鰭相對。尾鰭叉形,末端稍尖。下咽骨弧形,較窄。咽齒纖細,末端略帶鉤狀。鰓耙短而稀疏。鰾2室,后室較前室長。腹膜灰白。
唐魚生活時體色艷麗多彩,為一種著名的觀賞魚類。一般體背棕色,腹部銀白,沿體側中部有1條金黃色或銀藍色縱行條斑,在條斑上下各有數(shù)道深棕色線紋。尾柄基部有1紅色圓斑。虹膜金黃。背鰭基部紅色,其他各鰭黃綠,邊緣透明。此魚因最初發(fā)現(xiàn)于我國廣州市郊白云山溪,故英文澤名為白云山魚。
生命力強度:★★★★★
繁殖力:★★★
4、兵鯰屬
比上面那種魚活的時間還要長兩三年,性格比較溫和,最主要的是自己捕捉食物能力比較強。
生命力強度:★★★★
繁殖能力:★★★
3、藍三星
又名“藍三星”、“絲足鱸”。熱帶觀賞魚。產(chǎn)于西雙版納。藍星魚的外形體長可達10—15厘米,卵圓形,側扁,眼較大,背鰭短而高,腹鰭長絲體達尾鰭,鰭基起自胸下至尾鰭基部,尾柄很短,尾鰭分叉。
藍星魚遍體藍灰色,在軀干中部和尾柄處各有一塊深藍色圓斑,與黑眼珠形成等距離的三個斑點,各鰭淡黃色,有小點。藍星魚雜食性,魚蟲、絲蚓、孑孓和干飼料都可攝食,性情內向愛靜,喜棲息于水草多的靜水或緩流水中。
藍三星4—5月齡性成熟,雌性魚鰭短而鈍,腹部膨大,雄性魚色澤艷麗,背鰭較尖長。雄魚與雌魚配對入箱后,雄魚吐泡沫筑浮巢,浮巢達一定幅度后,雄魚開始追逐雌魚。雌魚游到浮巢下,雄魚彎體擁抱雌魚,幾次擁抱翻滾后,完成產(chǎn)卵、排精。撈出雌魚,留下雄魚守巢護幼,24小時后仔魚孵出。
生命力強度:★★★★
繁殖能力:★★★
2、孔雀魚
孔雀魚體延長,雌雄魚的體型和色彩差別較大,雄魚身體瘦小,體長3-4厘米,雌魚體長6厘米,其尾柄及尾鰭占全身的1/3以上,各鰭均較雄魚的短。前部略呈楔狀,后部側扁。雌魚的腹部膨大圓突。頭部中大,吻部短小。眼大,側位;眼間區(qū)及吻背頗為平直。口小,斜裂,下位;口裂遠不及眼前緣的下方。
體被有大型的圓鱗;縱列鱗26-28;背前鱗11-13。雄魚背鰭鰭條常會延長,雌魚則小而圓,背鰭軟條數(shù)7-8;雄魚的臀鰭第3、4、5鰭條特化而成一延長的交接器,交接器僅略長于腹鰭長,雌魚則正常的扇形,起點在背鰭起點略前,鰭條數(shù)8-9;胸鰭鰭條數(shù)13-14;腹鰭腹位,鰭條數(shù)5;雄魚尾鰭外形變異很大,隨品系而有不同;雌魚則大多呈長圓形。
生命力強度:★★★★
繁殖能力:★★★★★
1、花斑劍尾魚
斑劍尾魚體長5-6厘米,雌雄間差異較小。雄性花斑劍尾魚沒有尾劍,尾柄較短粗,整體上看屬于短身材的魚,它們的體色比較豐富,并且變異性強,因此培育出很多人工品系。不過現(xiàn)在的月光魚類群并不是原生花斑劍尾魚的單純變異種,而是由花斑劍尾魚和劍尾魚兩種魚類雜交得到的。
花斑劍尾魚習慣平緩溫和的水環(huán)境,飼養(yǎng)時不能用太激烈的水流,在原產(chǎn)地它們的水溫比其他劍尾魚類要低,適宜水環(huán)境pH 7.0-8.0 ,硬度dH10 - 20,水溫18°C - 25°C?;ò邉ξ掺~為卵胎生魚類,它們會直接繁殖出小魚而不是魚卵。
生命力強度:★★★★
繁殖能力:★★★★
孔雀魚怎么養(yǎng)
孔雀魚(詳情介紹)
孔雀魚是熱帶淡水魚,因著體色色彩斑斕、體形優(yōu)美而廣受大家的喜愛,孔雀魚適應性很強,最適宜生長溫度為22~24℃,雖說孔雀魚適應性較強,但對于很多新手來說,飼養(yǎng)孔雀魚并不簡單,那么,新手在飼養(yǎng)孔雀魚的時候要注意什么呢?
一、選購健康的孔雀魚
既然要養(yǎng)魚,那就離不開要去買魚,魚場、門店、地攤、玩家手中等,不管你是從哪去買魚,都離不開菌類的傳播,俗話說的好,百家魚百家菌。只要是有水的地方就會有微生物菌類的生長,那些蟲啊菌啊的,有益的有害的等等,我們的魚兒每天生活在水中都在跟它們做斗爭并成長。魚場一般都是定期以換水或藥物來控制這些病蟲害的大量爆發(fā),不危害魚類的健康成長。即使再健康的魚都帶有菌類。所以,新買魚兒的預防和檢疫就顯得更重要了。檢疫很重要,外購的新魚只經(jīng)過運輸,魚只體質下降,自身平衡被打破,預防做不好,便是魚病的開始或魚兒的死亡!更嚴重的是會殃及您原先的魚。
二、溫度
孔雀魚的適溫在22到26度之間,成魚一般我是控制在22到24度,幼魚則是控制在24至26度度左右。有些魚友魚友則把幼魚溫度提高到27、8度,認為這樣幼魚才活躍,食量和新陳代謝增加,才能發(fā)育的快,此話說的不假,但這種高溫的負面影響卻被忽視掉了。在這種高溫下,幼魚新陳代謝過快,即使吃的再多,也供不上代謝出去的速度快,尤其是鈣質,因此在一段時間后就可能會出現(xiàn)突發(fā)畸形等病癥,而且即使是在成魚后也易發(fā)生如早衰、母魚產(chǎn)后塌腰或公魚突然塌腰、母魚產(chǎn)出的子代畸形多等負面情況。這些例子在大棚養(yǎng)殖時,在夏天高溫期繁育出的魚是最好的例證,有經(jīng)驗的玩家應該都遇到過的??兹隔~留做種親魚的,基本都是冬天繁育出的魚,原因也主要是在冬季水溫恒定適宜的。
三、飼料
對于餌料來說,主要是指餌料的種類、喂食的量和每天喂食的次數(shù),以及隨著魚齡的增長不斷增加餌料的品種和喂量的調整。
剛出生的子魚,當天我是不喂的,因為一是先使其適應環(huán)境,二是有卵黃囊還未吸收完,呵呵,孔雀魚可是卵胎生的哦。從第2天開始,最好是以活豐年蝦幼蟲開口,其營養(yǎng)豐富并易于吸收,又有促進排便的功效。這個時期使子魚盡量多吃、吃飽,吃到肚子呈半球型,此時缸中還可保留少許活餌的程度。兄弟總結了一句諺語是“4周內盡量撐,二月內使勁喂,3、4個月吃得飽,5月以后喂的少”。由于兄弟另有工作在身,因此這段時期只能每天早晚抽空各喂2次左右,尤其是早上喂完后在子魚缸中要略保留少許活餌為好。在這段時期內,如果按歐美、倭國等專業(yè)玩家的標準,每天應喂6到8次,每次間隔2、3個小時左右,這樣的喂法可以供專業(yè)玩家去參考。
孔雀魚(詳情介紹)
如果不孵化豐年蝦的話,我們也可以用冷凍的豐年蝦幼蟲、脫殼豐年蝦卵{這兩樣一般在魚市都有出售的}、水蚤或專業(yè)幼魚人工開口餌料來喂養(yǎng),這些餌料比活蝦略差,差距主要體現(xiàn)在適口性和營養(yǎng)含量上。比如適口性,魚都有追逐捕捉食物的本能,因此活餌可以極大的刺激起魚的食欲,促進魚去運動捕捉,運動的同時又促使魚加強了新陳代謝。而在營養(yǎng)上人工餌料與天然活餌更是無法比擬的,而且人工餌料還存在難以消化的弊端。所以在飼喂人工餌料時要十分注意水質,絕對不能留殘餌,或者喂完就要換水。
在幼魚2、3周大時,除了喂蝦和水蚤幼蟲外,會逐步增加其它餌料,如細小的水蚯蚓{不要喂個大的會噎死幼魚,可以用網(wǎng)篩出細的喂或把它剪碎、剁碎}、人工餌料等,使幼魚攝入的營養(yǎng)更充分。餌料種類喂食的順序是先喂其他餌料,最后喂豐年蝦,以使豐年蝦在魚的腸道內停留時間更充分,營養(yǎng)更好的被吸收。
在3周大時,幼魚正常的發(fā)育程度已經(jīng)可以分出公母性別了,大家可以用這個標準來做參照物,看看你的幼魚養(yǎng)育的是否達標。我養(yǎng)的幼魚基本在18天左右公母即可辨別出來了,但此時不用急于把公母魚分缸飼養(yǎng),還可以再等等后一起分開的。
當幼魚4周大時,如果想使魚繼續(xù)發(fā)育好、長得大、品系特征突出,就必須將公母分開飼養(yǎng)了。呵呵,因為公魚這么大就會開始追逐母魚干“體力活”了,不好好吃食又耗費寶貴的身體能量,自然是瘦小枯干印堂發(fā)暗沒有神采的,因此分缸飼養(yǎng)是必須的,這也是培育出優(yōu)質孔雀魚的關鍵!
四、魚缸清潔
家庭養(yǎng)魚,我們基本上是以魚缸為主,所以如何維護我們的魚缸這個小生態(tài)環(huán)境,是養(yǎng)活魚的最基本條件。平常我們愛魚的吃呀、拉呀、尿呀全在這里完成,雖然您已經(jīng)配置了很多優(yōu)良養(yǎng)魚的硬件設備,也把您看到的有機物(便便、殘餌)都吸掉了,也換了新水,但那些看不到的液體或被分解的糞便卻留在了缸里,這些會隨著環(huán)境、溫度等慢慢分解、產(chǎn)生硝酸鹽、亞硝酸鹽、氨氮等一些對魚有害的成份,隨著不斷的投餌,有機物的増加,還會催生很多致病菌的蔓延,這就最終導致了魚兒的生病及死亡。
五、換水
日常在給子魚換水時,是每天換一次,每次換20%左右。每周換2次換50%,2周后全部換水1次,同時把缸清理干凈。在子魚的第一個月內,我這是這么換水的。
第2月到第3月,每天一次換20%,一周一次50%,2周左右一次全部換水的。
第3個月后的魚,每天換水20%,2周一次換50%,一個月左右一次全部換水的。
在換水時,抽水時一定要注意不要離魚太近,避免吸到魚造成損傷;加水時,一定不要拿著管子或大桶之類的盛水容器直接望缸中加水,極力避免加水的水流對魚沖擊過大!否則魚體極易因突然受到刺激而引發(fā)魚病的!正確的加水方法是水流控制要小,緊貼在魚缸內壁上,緩緩將水加入。冬季加水,水溫比原水高1到2度,夏季加水的水溫要低1到2度。
孔雀魚性情溫和,可以和其他熱帶魚混養(yǎng),但是,飼養(yǎng)者在混養(yǎng)的時候應注意魚群的密度,太多的魚兒混養(yǎng)在一起并不利于孔雀魚的成長。
有哪些,好養(yǎng) 好接生 卵胎生的熱帶魚!
孔雀魚,有地方叫火炬
瑪麗魚,黃的,白的,黑的
箭尾魚,紅箭,蘋果箭,鴛鴦箭等
米奇魚,紅米奇,三色米奇
月光魚,
以上都是卵胎生魚(直接生小魚,不排卵)但有一點,養(yǎng)好了的話,爆缸那是很迅速的。。
暫時想不起其他的了。
斑馬,黑裙、各種曼龍、常見的鼠魚等卵生魚也挺好養(yǎng)。
熱帶魚的分類有哪些?
熱帶魚隸屬硬骨魚類,鯉形目,通常把熱帶魚劃分為下列七科。
魚科
該科魚類又分為胎生和卵生兩種。所謂胎生,是指雌魚生下來的是活生生的仔魚。仔魚離開母體,就可自行食用魚蟲,比較容易飼養(yǎng),有許多魚都屬胎生型,如:孔雀魚、劍尾魚、黑瑪魚、月光魚、食蚊魚等。
卵生魚類多為小型魚,飼養(yǎng)難度較高,對水質要求也極為嚴格,特別喜好弱酸性水質。由于它們酷愛舊水,對水質的變化異常敏感,日常換水時容易死亡。屬此列類型品種的很多:美國旗魚、羅氏琴尾魚、戈氏琴尾魚、愛琴魚、條紋琴龍魚、潛水艇魚等。
麗魚科
本科熱帶魚大部分產(chǎn)于南美洲、非洲東部及印度等國家和地區(qū)。本科魚類有兩個特征:一是親魚對小魚保護得無微不至,有些品種的親魚把魚卵含在口中孵化,且在口孵期間拒絕進食;二是擇偶時完全自主,一旦建立配偶關系,便很難拆開,如違背意愿強行配偶,則繁殖效果一定不理想。這種魚有:神仙魚、金菠蘿、火口魚、地圖魚、五彩神仙魚等。
脂鯉科
該科熱帶魚是人們養(yǎng)殖最多的魚類,魚體形較小,色彩艷麗,有著極高的觀賞價值。它們有著兩個顯著特征:一是第二背鰭為脂鰭,即無鰭條的小鰭;二是口中生有牙齒,從外面即可看見。該種魚類品種繁多,其中多數(shù)屬中小型品種,極少數(shù)可達50厘米長,熱帶魚中有名的燈類品種,大多數(shù)都屬脂鯉科。屬本科品種的有:紅翅魚、玻璃扯旗魚、紅扯旗魚、一線鉛筆魚、紅綠燈魚、頭尾燈魚、寶蓮燈魚、紅尾玻璃魚、紅裙魚等。
鯉科
該科熱帶魚分布區(qū)域較多,遍及南美洲、大洋洲、非洲、歐洲及亞洲的部分水域。魚類的特征是有咽喉齒,某些品種還有口須。本科魚類品種繁多,全為卵生。產(chǎn)卵時,雌雄親魚并排游動,雌魚將卵產(chǎn)在水草或棕絲上。屬本科的品種有:藍三角魚、捆邊魚、黃金條魚、紅玫瑰魚、斑馬魚、櫻桃鯽、紅尾黑鯊等。
攀鱸科
此科魚類大多產(chǎn)于東南亞及非洲,斗魚為其代表品種,故有人將該科稱為斗魚科。魚類的主要特征是:有一種特別的呼吸器官“輔助器”,用于直接呼吸空氣,因此,當水中溶氧量減少時,也不影響生存。此外,該科的大部分品種采取吐泡沫營巢的方式進行繁殖。常見品種有:中國斗魚、泰國斗魚、珍珠馬三甲、五彩麗魚、藍星魚、藍曼龍魚等。
鯰科、鰍科
從生物學的分類看,該科中多數(shù)為泥鰍及鯰魚的同族,同時也是鯉魚科的近緣,在世界各地都有分布。它們中既有體長3米左右的大型魚,也有小至幾厘米的小型魚,形狀多變,色彩豐富,其中大部分品種屬夜行性魚類,且單獨行動,僅有極少數(shù)品種會在白天活動。因此,在人工飼養(yǎng)馴化中要把它們的生活習性逐漸改變,使它們的夜間活動逐漸被白天活動所代替。常見品種有:清道夫魚、紅尾鴨嘴、鏟子鯰、蛇仔魚、反游貓魚、花鼠魚等。
古代魚科
古代魚科熱帶魚是歷史比較悠久的魚類之一,被人們稱為“活化石”,對人們研究古代魚類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為各國的保護對象。古代魚科的熱帶魚種類較其他科的品種少,但其形態(tài)十分美麗,有很高的觀賞價值。主要代表品種有:象鼻魚、七星刀魚、魔鬼刀魚、銀龍魚、彩斑魚等。
熱帶魚的分類方法不止這一種,如可根據(jù)魚的體態(tài)、顏色和行為特征,又可將熱帶魚分為三大類,即文靜類、活躍類、好斗類。
文靜類
游姿文靜、典雅、落落大方。如銀燕魚、五彩燕魚、長尾燕魚、斑紋燕魚、藍星魚、珍珠馬甲魚等。
活躍類
游姿活躍歡暢,十分可愛。如類的孔雀魚、蛇皮魚、火炬魚、長鰭魚、藍尾魚、黃鰭魚等;劍類的紅劍魚、黃劍魚、鴛鴦劍魚、朱砂劍魚以及斑馬魚、金絲魚、麗麗魚、紅月光魚、銀瓶電燈眼魚等。
好斗類
此類魚性情兇殘,逞勇斗狠。如紅白兔魚、彩兔魚、火口魚等,家庭飼養(yǎng)較少。
根據(jù)繁殖特點來分,熱帶魚又可分為卵生熱帶魚和卵胎生熱帶魚兩大類。
卵生熱帶魚
雌魚通過排卵,于體外受精,受精卵在體外發(fā)育成小魚。
卵胎生熱帶魚
雌魚產(chǎn)出的不是卵,而直接是幼魚。但這種卵胎生與胎生動物不同,它既無胎盤也沒有臍帶,胚胎不直接從母魚身上吸取營養(yǎng),而是受精卵在母體內依靠卵本身的營養(yǎng)孵化成仔魚產(chǎn)出。
關于白鼠魚是胎生還是卵生和白鼠魚一次能產(chǎn)多少卵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發(fā)表評論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