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魚怎么看過背:過背金龍魚的特點
龍魚過背的歷史與發(fā)展隨著基因改良技術(shù)的發(fā)展和龍魚市場的日益火爆,人們對金龍的鑒賞標準逐漸提高,漁場開始著手培育新品種的龍魚,一些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的漁場將印尼的寶石空運到馬來西亞,讓寶石和過背湊成一對,進行雜交,培育出來的新型金龍不僅品質(zhì)高、而且存活率高,這一批魚苗成熟之后,其中相當一部分個體的外部特征是介于寶石和過背之間的,這就是高背的由來,??
龍魚過背的判斷方法
在龍魚的世界中,過背龍魚被認為是一種高品質(zhì)的品種。過背金龍魚的名稱來源于其鱗片的特性,即鱗杠的金色杠緣一直延伸到背部。以下是幾種判斷龍魚是否為過背的方法:
1. 鱗片排列和珠鱗表現(xiàn)
過背金龍魚的鱗片可以排列到第六排,而且這些鱗片有厚重的金屬質(zhì)感,珠鱗的表現(xiàn)極佳。珠鱗是判斷是否過背的主要標準,可以看成是過背的第五六排鱗片。過背的發(fā)色是從第一鱗片和珠鱗開始,向中間發(fā)展,最后全部金質(zhì)覆蓋掉鱗底,形成“大黃金條”。
2. 金質(zhì)顏色和細密程度
過背龍魚的金質(zhì)通常是亮黃色,而不是次過背的白黃色。觀察龍魚金質(zhì)的亮的程度和細密程度,最接近“黃金”色的過背龍魚越純種,越高級。
3. 爬排和珠鱗的狀態(tài)
龍魚體側(cè)鱗片上的那一排小孔,稱為爬排。過背金龍魚通常是爬排第六排亮,珠鱗全亮。而高背金龍魚則是爬排亮到第五排,珠鱗未亮。過背龍魚在幼年期,將近二十公分時,即可出現(xiàn)五排左右的珠鱗,而高背龍魚幼年期很少出現(xiàn)過珠麟。
4. 魚頭形狀和胡須特征
純種的過背龍魚具有圓頭、鈍嘴的特征,形似炮彈,胡須較短且呈黑色。相比之下,高背龍魚因為是雜交混血兒,嘴尖,微上翹,形似湯匙,胡須較長且顏色可能與身體顏色不同。
5. 后三鰭的顏色差異
純種的過背金龍,后三鰭的顏色差不多,多發(fā)深色,三鰭顏色差別不大。而高背寶石的后三鰭則完全繼承了紅尾金的特點,背鰭與尾鰭的上半部分同呈黑色,尾鰭的下半部分與腹鰭同呈紅色。
6. 血統(tǒng)來源
過背龍魚的血統(tǒng)來源于馬來西亞貼近加里曼丹的海域,有一條金邊的線一直從頭延伸到尾。而高背金龍是由過背金龍魚和紅尾金龍魚雜交而生,并非傳統(tǒng)的金龍魚。
通過上述特征,您可以較為準確地判斷一條龍魚是否為過背龍魚。需要注意的是,購買時要選擇信譽良好的商家,避免購買到假冒偽劣的產(chǎn)品。
![龍魚怎么看過背:過背金龍魚的特點 龍魚百科 龍魚怎么看過背:過背金龍魚的特點 龍魚百科](/blog/zb_users/upload/2024/05/20240519024714171605803488541.jpg)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