鸚鵡魚養(yǎng)殖技巧
溫馨提示:這篇文章已超過544天沒有更新,請注意相關的內(nèi)容是否還可用!
本站是一個關于水族行業(yè)的一個網(wǎng)站,本文給大家介紹平嘴鸚鵡魚,和鸚鵡嘴魚長什么樣對應的相關信息,希望對魚友有所幫助,謝謝關注我們祥龍魚場,本文目錄一覽:鸚鵡魚是由紅魔鬼和紫紅火口雜交而成的新品種,具體11個種類如下:1 、血鸚鵡魚,此種魚頭背結(jié)合部位凹陷,形成漂亮的曲線和鸚鵡魚的嘴臉,以嘴短、下唇內(nèi)收,T字形嘴或三角嘴,身體短圓為佳,眼睛要透亮,眼圈無黑紗,無歪嘴、翻鰓、痄腮、背鰭倒伏、身體彎曲畸形等缺陷,體色自然鮮紅,魚友們要注意,尖嘴、瘦長、翻鰓、眼睛有黑紗、身上有黑斑、魚鰭不能完整打開等與以上要求相反的不佳,2 、金剛鸚鵡魚,金剛鸚鵡魚正常
本站是一個關于水族行業(yè)的一個網(wǎng)站,本文給大家介紹平嘴鸚鵡魚,和鸚鵡嘴魚長什么樣對應的相關信息,希望對魚友有所幫助,謝謝關注我們祥龍魚場。
本文目錄一覽:
- 1、鸚鵡魚有幾種?如何區(qū)分?
- 2、鸚鵡魚好養(yǎng)嗎,有什么注意事項?
- 3、求1羅漢,2地圖 3戰(zhàn)船 4鸚鵡 5麒麟飼養(yǎng)方法。
- 4、鸚鵡魚怎么養(yǎng)
- 5、鸚鵡魚挑選技巧 鸚鵡魚如何挑選
鸚鵡魚有幾種?如何區(qū)分?
鸚鵡魚是由紅魔鬼和紫紅火口雜交而成的新品種,具體11個種類如下:
1 、血鸚鵡魚。此種魚頭背結(jié)合部位凹陷,形成漂亮的曲線和鸚鵡魚的嘴臉。以嘴短、下唇內(nèi)收,T字形嘴或三角嘴,身體短圓為佳,眼睛要透亮,眼圈無黑紗,無歪嘴、翻鰓、痄腮、背鰭倒伏、身體彎曲畸形等缺陷,體色自然鮮紅。魚友們要注意,尖嘴、瘦長、翻鰓、眼睛有黑紗、身上有黑斑、魚鰭不能完整打開等與以上要求相反的不佳。
2 、金剛鸚鵡魚。金剛鸚鵡魚正常的一字嘴形。但是不能以此作為區(qū)分兩種鸚鵡魚的唯一標準,許多類似紅魔鬼的不太理想的鸚鵡魚也是一字嘴。金剛鸚鵡魚頭部是突起的,成年金剛鸚鵡魚比較明顯起頭。
3、元寶鸚鵡魚(紅元寶)。元寶鸚鵡魚的特征:元寶鸚鵡魚的頭背部交接部位不象普通鸚鵡魚那樣凹陷很多,而是比較圓滑的弧線直接過渡下來,身體明顯短圓,肚大。論壇中有不少魚友有這類魚,通過鸚鵡魚圖片就能看出。
4 、獨角仙鸚鵡魚(獨角獸鸚鵡魚)。獨角獸鸚鵡魚與一顆心鸚鵡魚一樣,采用手術(shù)的方法,把仔魚背鰭的前端修剪成犀牛角的樣子的血鸚鵡魚??催^此種鸚鵡魚圖片的魚友很容易就判斷出來了。
5 、一顆心鸚鵡魚。它是利用手術(shù)的方法剪掉仔魚尾巴的血鸚鵡魚,倒立時看象心的形狀。選擇好的一顆心除了要具備普通或元寶鸚鵡魚本來的特征外,主要還要看“心”的形狀做的如何,背鰭和臀鰭的交界部位要形成完整的心形平面,不能開衩太大,形成大褲襠。也不能上下鰭交差形成剪刀狀。一顆心完美的更不好找,生長速度也比普通鸚鵡魚慢,能長的個頭也要小一些。
6 、紅白鸚鵡魚。紅白鸚鵡魚就是繼承了紅白花魔鬼的基因,體色紅白參雜,上品的紅白鸚鵡魚除了體型的要求外,體色要求紅白分明,邊界清晰,最好分布有特點,如白頭翁、丹頂?shù)鹊?。如果紅白互相滲透、顏色不分明則是下品。
7 、雪鸚鵡魚又稱白玉鸚鵡魚。應該是紅白鸚鵡魚的變種,小時候是紅白花的,后來慢饅紅色退掉變成了純白色,就是眼睛外圈有一條紅線,很有特色,這種魚只要看過鸚鵡魚種類圖片的人,絕對記憶猶新。
8、麒麟鸚鵡魚(羅漢鸚鵡魚)。據(jù)說是羅漢魚與血鸚鵡魚雜交出現(xiàn)的產(chǎn)物。
9、黃鸚鵡魚。體色為黃色,不喂增色飼料才能保持黃色,否則會變紅。
10、人工鸚鵡魚(糖果鸚鵡魚、雜色鸚鵡魚)。用注射的手法使血鸚鵡魚變紫、藍、黃、橙顏色。但顏色不耐久。此外還有激光染色的吉、福、財、壽等字樣血鸚鵡魚。
11 、紅財神。紅財神鸚鵡魚因為高高的額頭十分像財神爺所戴的帽子而得名。是比金剛鸚鵡魚品質(zhì)更好的魚種。
鸚鵡魚好養(yǎng)嗎,有什么注意事項?
比較好養(yǎng)
鸚鵡魚是比較好養(yǎng)的,因為它們比較皮實,對水溫和水質(zhì)的要求都不是很高。只要將水溫控制在25-30度之間,是很容易養(yǎng)活的。雖然鸚鵡魚對水溫的要求不高,但是溫差過大就容易使它們褪色或生病,所以飼養(yǎng)者要注意保持水溫的恒定。另外,鸚鵡魚對氧氣的需求量也比較高,所以魚缸內(nèi)的氧氣泵最好長時間開著。
鸚鵡魚是很好養(yǎng)的,它們對生存環(huán)境和食物的要求不高。一般只要有穩(wěn)定的水質(zhì)和水溫、充足的食物和氧氣,它們就可以生存。
養(yǎng)鸚鵡魚注意事項
1、首先要注意水溫和水質(zhì),鸚鵡魚對水溫的要求不高,只要控制在25-30度就可以。但是要注意溫差,溫差超過2度就會使鸚鵡魚褪色或生病。鸚鵡魚對水質(zhì)的要求也不高,只要偏酸性的清水就可以,平時注意水質(zhì)不要變渾濁即可。
2、其次是喂食,鸚鵡魚比較貪吃,食性也雜。飼養(yǎng)者要注意喂食的量和喂食的時間,最好每天定時定量的喂食。合理搭配食物,保證營養(yǎng)充足即可。
3、再者就是氧氣,鸚鵡魚需要大量的氧氣,所以在飼養(yǎng)鸚鵡魚的過程中一定不要缺少氧氣??梢栽隰~缸內(nèi)安裝氧氣泵,最好是24小時循環(huán)打氧。也可以環(huán)保一點,安裝一個定時器,打10分鐘,停10分鐘。
4、最后就是飼養(yǎng)密度。因為鸚鵡魚對氧氣的需求量特別大,所以飼養(yǎng)者要控制好魚缸的密度,避免鸚鵡魚缺氧。最好是密度稍微小一些,可以多給鸚鵡魚一些活動空間。
生活習性
鸚鵡魚棲息在礁沙混合區(qū),主要生活在熱帶和亞熱帶海洋水面下30-50厘米的深度中。幼魚模擬海藻碎屑隨水流漂動,受驚嚇時會躲入沙中,夜晚潛沙而眠,屬肉食性,以小型底棲動物為食,它們的嘴里上下都有一排牙齒,不僅能咬下粗硬的海藻,而且連多刺的海膽也不能幸免。鸚鵡魚還可以咬動堅硬的珊瑚,甚至連有毒的食物也照吃不誤。
求1羅漢,2地圖 3戰(zhàn)船 4鸚鵡 5麒麟飼養(yǎng)方法。
一、羅漢
羅漢魚一般都能長到30-40cm,所以魚缸尺寸最 少要100cm×50 cm×50 cm(長×寬×高)。這樣能讓羅漢魚有一個發(fā)展空間,有些玩家把缸的高提高到80cm這也是現(xiàn)在羅漢玩家最流行的缸了。
魚缸放置:
1.穩(wěn)定不搖動;
2.沒有太陽長期直曬(以免影響水溫度及加速藻類 生長);
3.人來回走動少(減少對魚的騷擾);
4.不在風扇底下和門邊(不被影子驚嚇);
5.方便對魚缸的管理(方便清潔);
6.太高或太低影響觀賞
過濾器
基本分為缸內(nèi)過濾器、缸頂過濾、缸外桶形過濾。
羅漢魚是一種食欲旺盛且消化能力很強的魚,因而 排泄物也較多,缸內(nèi)過濾效果有限;桶形過濾清潔麻煩;缸頂過濾有足夠過濾的空間,結(jié)構(gòu)比較簡單,在過濾及 清潔管理上容易達到效果。水族箱內(nèi)的過濾器必須不停運轉(zhuǎn),那怕是由于是斷電或關閉電源引致的短暫停頓,都會引起水族箱內(nèi)硝化細菌因缺氧而死亡,造成過濾箱內(nèi)積聚物的腐化,進一步污染水質(zhì),引致魚病。
過濾的材料有:機械濾材、化學濾材和生物濾材。
機械濾材
比如過濾棉,能有效把水中的污物隔離(排泄物、 分泌物及吃剩的餌料)。
化學濾材
活性碳及樹脂,能吸收有害物質(zhì)和異味。
生物濾材
比如生物球、生化棉、瓷環(huán)、它們擁有較大的面積, 讓硝化細菌有一個繁殖的地方。
這三種濾材的擺放次序一般是從缸頂過濾來比喻: 上三層是棉花機械過濾,第四層是化學過濾,第五層是生物過濾。
在清潔濾材時,只能清潔第一層和第二層的濾棉。 因為過濾棉不單只是機械過濾,而且還能提供生物過濾效果,讓硝化菌在里面繁殖。清潔過濾器的要點是把大 型的污物從密封的系統(tǒng)中抽出來。減少系統(tǒng)的負擔。但必須要注意到不能把有用的硝化菌洗掉太多。所以,在 我們清潔過濾棉時,每次只把第一層和第二層的過濾棉洗凈,千萬不要把所有材料都清洗,以免把大量硝化菌 洗掉,影響系統(tǒng)里面的生物過濾平衡。
燈 光
燈光使我們有機會去欣賞魚的活動,而且有一個自 然的日照燈光,也會提高魚缸里的水溫來協(xié)助加溫。挑選燈光必須要從不同的魚種來確定。一般羅漢魚比較適合暖色帶淡紫紅的燈光。
開燈時間的長短要配合飼養(yǎng)者的生活習慣。當然, 太長的燈光會加速藻類的生長,使水變綠,太短的話會影響我們觀賞魚的時間,也減少了魚的活動時間。所謂 配合養(yǎng)殖習慣的意思是,在你回家半小時,燈應該開始亮,在你睡覺后半小時燈才關掉。最好是用一個自動時 間開關來安排這件事情。因為在開燈和關燈時,魚兒會從一種靜止或活潑的狀態(tài)忽然改變,加上人的忽然出現(xiàn) 或消失,會使它受到驚嚇。
利用定時器來控制燈光,達到穩(wěn)定的環(huán)境。
加溫棒
羅漢魚的適合水溫是26~30℃左右。每個地區(qū)早 晚水溫都有差距,所以,加溫棒是必備的器材。很多人都忽略加溫棒的重要性,其實要養(yǎng)好一條羅漢魚或是對 養(yǎng)魚有責任的人,都非常重視加溫棒。簡單來講,一個質(zhì)量差的加溫棒有可能漏電、魚受到電擊,更有可能把 你的魚煮熟成魚湯。所以,一個長期放在水里的 加溫棒必須定期更換。最好在加溫棒上標明購買日期,一年以后把它換掉。聽起來可能浪費,但相對讓漏電電擊或煮魚湯,它的費用絕對是微不足道的。每個加溫棒都有溫 度的顯示,可是會因老化有所偏差。所以,加溫棒必須配有溫度計。一個簡單的水銀帶保護盒的溫度計就可以 檢查并確定水的溫度是否適合,一個100 cm ×50cm×50 cm的魚缸用一個300瓦的高品質(zhì)加溫棒已足夠。
打氣機(泵)
它是加強水中的容氧量,也能提高水的流動而加強 過濾效果。氣泵要放在比魚缸水位高的位置,避免在停電時發(fā)生水倒流的現(xiàn)象,損壞氣泵。
魚缸造景
魚缸的背景可以根據(jù)個人的喜愛,把它貼上背景紙 (石景、草景、藍色背景紙等),最好不要用黑色,因為黑色的背景不能自然地把魚的顏色顯示出來,但是這純粹屬于個人喜好。
魚缸的造景也根據(jù)個人愛好,一般人用石頭及砂來 造景。注意在造景時用的材料不要有棱角,以免魚在游動時刮傷。底砂的大小也應配合魚嘴的大小,以便魚兒 可以將砂搬來搬去玩樂。造景也不要太密,因為羅漢魚是一種活動性的魚,如果太密魚兒容易碰傷。
由于羅漢魚排泄物較多,所以,原則上底砂只能作觀賞及魚兒玩耍用,不能作為一種生化系統(tǒng)養(yǎng)殖硝化細菌。一定要經(jīng)常清理,不然會變成有害細菌的溫床。至 于水草景,因為羅漢魚屬于中性偏堿的水質(zhì),所以不適合水草的養(yǎng)殖,最好不要選擇水草來造景,當然塑料的 就無所謂
新魚缸的處理
目前魚缸基本分玻璃和有機玻璃。所謂新魚缸是指 沒有養(yǎng)過魚的,在廠里造出后放置了一段時間的魚缸。一般名牌魚缸質(zhì)量都會不錯。一個新魚缸首先要看是否 有油漬,最好把它先用餐巾紙擦掉,擦干凈后再加水,然后看看是否漏水。沒有的話,把水抽走。將所需的器材 擺設放入,重新加滿水,再加入比例為100升水加100克鹽,然后啟動過濾泵,讓魚缸晾水幾天。在放魚入缸 的前半天,要開啟加溫棒,讓水達到所需溫度,并把水調(diào)到理想的酸堿度。這樣,就可以按照放新魚入缸的步 驟來放魚了。
水處理
羅漢魚的水質(zhì)是中性偏堿。它理想的水質(zhì)是6.8~ 7.2的酸堿度,但在6~7.8左右也能正常生活,超過這個范圍就會影響到它的生長。要檢測酸堿度,你可以在 水族店里買到檢測酸堿度的藥水或檢測器。如果酸堿度高,可以加上磷酸、沉木、軟水樹脂,把酸堿度慢慢調(diào) 低。如果酸堿度太低,可以加上珊瑚砂,讓酸堿度慢慢提高。在調(diào)節(jié)酸堿度的過程里,每次調(diào)節(jié)不要超過正負 0.2pH,以免魚兒因為酸堿的突變,引起酸堿休克病。
水 溫
水溫26~30℃是羅漢魚的正常水溫。在調(diào)節(jié)水溫方 面,是用加溫棒和冷水機來調(diào)節(jié)。但每次調(diào)節(jié)在±2℃范圍,以免魚兒一冷一熱,引起生病。
換水頻率
一個100 cm ×50cm ×50cm的魚缸,如果里面養(yǎng)了3條15cm左右的羅漢魚,而每天正常喂養(yǎng)2~3餐,食 物在10分鐘吃光,沒有剩余。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在每三天給它換不超過1/3的水量。換水方面如果環(huán)境允許, 晾水是一個很好的保健方法。記住晾水必須曝氣,以去掉水中的氯。而且,清水加到缸里面的水溫就控制在±2℃ 之間。晾水12小時足夠。如果沒有晾水的條件,就應在換水時慢慢地將水加到缸里,讓魚兒有足夠時間去習 慣。其實,換水的原因是把水族箱系統(tǒng)的水中無法自然分解的有害物排走,從而減少魚在密封環(huán)境下受到影 響。新鮮的水可以刺激魚的新陳代謝,這種微量的刺激可以加強魚的抵抗力,激發(fā)它的食欲,提高養(yǎng)殖的效果
選購小魚
一般小魚在5cm左右很難分別優(yōu)劣。最好找一家信譽好的魚店或請一位有經(jīng)驗的人來幫助挑選?;旧弦?注意:小魚要靈活難捉,爭食積極,無明顯缺陷或外傷,顏色對比強烈,身板比較闊的,體色有光澤,黑斑已經(jīng) 顯示。一般群魚里,體形大的是公魚,頭魚性情比較粗暴且較易飼養(yǎng)。品種好的魚在體長10cm左右已表現(xiàn)出它的氣派,包括性格、頭形、體形、體色、珠點,魚到了 15cm左右它的特色基本可以穩(wěn)定下來,相對來講在挑選時就更有把握。
新魚入缸
買回的小魚要放入魚缸前最好經(jīng)過以下處理,因為 袋里的水跟缸里的水質(zhì)和溫度肯定不同。如果立刻把袋里的魚放入魚缸很容易影響到魚的健康,嚴重的會導致 魚死亡,要讓魚慢慢適應缸里的水質(zhì)和溫度很重要。首先將裝有魚的袋子泡在水里至少20分鐘,然后按袋子的 比例加20%的水量。在加水時要特別觀察魚兒是否有異樣,如果問題不大可以在20~30分鐘以內(nèi)把魚缸水跟袋 里的水加到1:1的比例。經(jīng)過這個過程后,可以把袋子里的水倒掉,然后把魚放入魚缸,盡量不把原本袋子里 的水倒入魚缸里,以減少魚缸的污染。魚進入魚缸后應該關燈,讓它好好地休息,不要打攪它,。這步驟聽起來 繁瑣,但為了養(yǎng)好一條羅漢魚,有的事情是不能簡化的。
雌雄的分辨
群魚在5~10cm左右比較難分辨。前面講過,頭魚 基本是雄魚,體形較小的魚,雌魚比例就比較多,但也不能一概而論。舊的分辨方式是看魚背鰭的黑斑。這種 看法如果是針對舊款魚,其準確度較高,但是在復雜的配種過程中,特別是那種講究雙排黑斑的魚,這種說法 就不能反映其實際情況了。在10cm左右的一群小魚中,體形較小的,身體經(jīng)常保持有黑色條紋,且對附近的魚 特別兇猛,好像在找一個立足位置,這條魚基本是雌魚。更準確的是看其生殖器,尖小V型的是雄魚,寬大的U 型的是雌魚,這些要在魚兒15cm左右才能觀察到。
1.棘條背鰭:第一至第六條棘條背鰭較粗呈圓形是雄性,如較細呈扁形則為雌性。
2.腹鰭:用手觸摸腹鰭,較硬的是雄性,較軟的是 雌性,因雌性繁殖時須用腹鰭搖動為魚卵提供氧氣,防止細菌侵入,更能用來掃除雜物。
3.魚胸較尖呈“V”形多為雌性,魚胸較圓呈“U” 形多為雄性。
4.體形:通常魚身較粗壯的是雄性。
5.生殖孔:生殖孔突出呈“V”形為雄性,生殖孔 突出呈“U”形為雌性。
繁 殖
珍珠羅漢的父母代繁殖出來的小魚基本會繼承父母的特征,但是金花品種繁殖出來的小魚和父母差異很大,沒有外型一模一樣的,所以得一尾金花水頭和外型比較出眾的魚是很困難的。
除了外表的考慮因素之外魚的健康也很重要,如果其中一條有病,它所產(chǎn)的卵將會感染影響孵化,看眼神比較有神,身體矯健的羅漢繁殖出來的小魚將會繼承其父母的特點,反之亦然。
母羅漢和公羅漢的外表差異很大,身體大小也不相同,基本上公魚的體型比雌魚大很多,這是公魚要花很長時間來成熟,當公魚有能力來繁殖的時候,公魚的年齡比雌魚大很多。
繁殖不太困難,能欣賞到這一浪漫的過程, 那實在是一件很和諧且自然的美事。雖然繁殖這兩個字聽起來似乎太直白,好像只是為了延續(xù)生命做出來的行 為,但很多養(yǎng)魚愛好者都喜歡讓魚繁殖下一代,目的當然是從這個過程中得到不一樣的樂趣,或是把魚種改良,并在當中取得利益。作為改良一個魚種的安排,我們當然要經(jīng)過種魚的挑選。用大膽的假設,小心的求證。 在這個基礎上,我們應該安排一個合適的空間。比如:一個200cm×50cm大的魚缸,在里面放入一條成熟的公 魚和幾條發(fā)情的母魚,讓它們在這個環(huán)境里去自由戀愛,當它們情投意合后自然會在魚缸的角落建立愛巢, 這時這對魚會把其他的母魚趕走,那么就要把其他的拿走,替它們另找愛郎,而給這一對種魚一個反扣過來的陶瓷花盆或一個瓷盤,做它的產(chǎn)卵平臺,配以柔和的燈 光,寧靜的環(huán)境,這樣它們就會在這里傳宗接代。羅漢魚在求偶時也會配合地跳起舞來,產(chǎn)卵時間大概1~2小 時。在整個過程中母魚會分段把魚卵產(chǎn)出,好讓公魚有足夠時間去給卵授精。魚卵產(chǎn)完后大約3天幼魚就會出世。在魚卵孵化過程中,親魚會很耐心地照顧卵,一邊替它加氧清潔,一邊做防衛(wèi)工作。小魚出生后不能正常游動,大概3~4天以后它們把身上貯藏的卵黃消化完,這時 小魚就能游動且嘴已經(jīng)發(fā)育完成,可以給它們一點小的豐年蝦或小魚糧。如果在孵化的過程中公母魚因為要爭 帶小魚而發(fā)生沖突的話,你可以把其中一方甚至雙方都拿走,實行人工孵化,小魚也能順利出生。為了預防魚 卵受到霉菌感染而死亡,可在水中滴入甲基藍藥劑。如果能觀察到種魚勤勞地孵化、保護幼魚的過程,你會發(fā)現(xiàn)這是一件很讓人感動的事情。
一般品種好的羅漢在2個~3個月就已經(jīng)基本就有成魚的某些特征,再大一點身上的紋路、斑點、甚至荔枝頭、水頭、珍珠點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品種好的小魚,價格自然肯定也很貴的原因,最后希望大家自己繁殖的羅漢個個是水頭
混 養(yǎng)
羅漢魚是一種大型而兇猛的魚,能跟它混養(yǎng)的必 須是有份量的魚。其中比較好搭配的如龍魚、招財魚、魟魚、泰國虎、金剛鸚鵡,這類魚基本都可以跟羅漢魚 在缸中平分秋色。在選擇混養(yǎng)羅漢魚的搭配中盡量選擇非慈鯛類的魚,雜食性的、水質(zhì)和溫度基本相配的大型魚,以減少不必要的損失。而且它們有挖砂翻土的習慣,會使生性溫馴的魚類連躲藏的空間也缺乏,整日提心膽跳。
飼 料
飼料分天然飼料和人工合成的飼料兩種。天然飼 料分活的和死的兩種。一般魚兒對吃活餌比較上勁?;铕D可以增加魚兒的捕獵性及活躍性,害處是活餌體內(nèi)布 滿不知多少的寄生蟲和細菌。這會直接影響魚缸里的寄生蟲和細菌數(shù)量平衡,很有可能會感染到魚,且在捕獵 活餌的過程中魚兒可能會撞傷。如果需要活餌的喂食,最好先把活餌隔離除蟲、除菌后才去喂魚,而且在放入 水里時將其捏昏,使魚比較容易吃到,減少魚兒的撞傷。冰凍的天然飼料(冰血蟲)或是干的天然飼料(干 蝦)因為身上的寄生蟲和細菌相對比較少,所以可以配合來喂食。人工飼料分低溫干飼料和高溫干飼料。60℃以下干 飼料能保存營養(yǎng)且維生素的含量高一些,而高溫的干飼料在60℃以上,相對營養(yǎng)及維生素的含量低一些。低溫 干的飼料比較清涼,而相反高溫干的飼料比較容易使魚兒上火。相對來講低溫干飼料價格就會貴一些。外國對 魚糧發(fā)展已經(jīng)很長時間,而且現(xiàn)在魚糧競爭越來越利害,所以魚糧的營養(yǎng)價值已經(jīng)越來越高,而且越平衡, 所以人工魚糧在往后的飼養(yǎng)發(fā)展上占了很重要的位置。在不同配方的調(diào)配下,魚糧會根據(jù)魚兒的生長階段配合 它所需的不同營養(yǎng)作出調(diào)配而達到最理想的養(yǎng)殖的樂趣。天然和人工的魚餌都有不同的好處,總的來講,如 果每天讓它吃2~3餐的話。頭一餐和第二餐最好吃魚餌,第三餐給它吃天然飼料,讓它吸收均衡營養(yǎng)。
二、地圖
地圖魚俗名豬仔魚、尾星魚,原產(chǎn)于南美的亞馬遜河。分類隸屬于硬骨魚綱、真骨魚總目、鱸形目、麗魚科、背麗魚屬。屬大型熱帶魚,全長可達30cm。體型寬大,側(cè)扁,呈長橢圓形,頭大,嘴大。背鰭基部很長,起自胸鰭上方背部直達尾鰭基部,鰭條前部是鋸齒狀短硬棘,后部軟鰭條較長,與臀鰭成對稱狀。腹鰭胸位,結(jié)端尖條形。尾鰭后緣圓形。體側(cè)散布著不規(guī)則的金色斑塊,間鑲紅色條紋,狀似地圖而得名,尾鰭基部有鑲金邊的紅色圓環(huán),閃閃發(fā)光,酷似夏夜的星星,故又叫尾星魚。地圖魚根據(jù)身體色澤的不同,又可分為白地圖、花地圖、紅板地圖和連板地圖等等。
地圖魚對水質(zhì)要求不嚴格,在弱酸性、中性和微堿性水中都能正常生活,水溫要求在22~28℃,喜食動物性活餌料,屬肉食性兇猛魚類,不宜和小型魚類混養(yǎng)。地圖魚雖然體型粗大,但游泳快速,反應敏捷,捕食準確,食量較大,比較挑食,愛吃富含蛋白質(zhì)的食物,如蚯蚓、小魚、小蝦、泥鰍等鮮活餌料,適宜在大型水族箱內(nèi)飼養(yǎng)。
飼養(yǎng)技術(shù)要點
1、放養(yǎng)密度
地圖魚耗氧量較大,一般在水族箱飼養(yǎng)中,以稀放為宜。在120x50x50cm的水族箱中,地圖魚體長在6cm時,可放養(yǎng)40尾左右,體長在10cm時,可放養(yǎng)20尾左右,體長在18cm時,可放養(yǎng)4—6尾,體長在25cm以上時,可放養(yǎng)2尾。
2、水溫
地圖魚生活的適宜水溫為22—28℃,最適合水溫為24—26℃,水溫低于18℃,地圖魚就會死亡,高于30℃,地圖魚也生活不好甚至死亡。
3、水質(zhì)
地圖魚對水質(zhì)要求雖不十分嚴格,但水質(zhì)新鮮,可以大大促進魚的生長速度每天晚上,水族箱換水量達1/2—3/4,一個月后,體長2cm的地圖魚可達7cm左右。每次換入新水,都能刺激魚體新陳代謝,增強食欲,所以生長速度加快。一般在飼養(yǎng)過程中,每天換水量達1/2,每周徹底換水一次,換水的同時,把地圖魚浸洗在0.5%的小蘇達水溶液中10分鐘,以促進代謝,增強食欲,加快生長速度。
4、食物
地圖魚喜食動物性活餌料,幼魚期一般以蚯蚓、水蚤、孑孓為食;成魚期一般以小魚、小蝦、泥鰍等為食。每天攝食2~3次,每天投食以半小時內(nèi)吃完為好。
5、光照
地圖魚每天都需要接受適當?shù)墓庹?。在一天中,至少要接?小時的光照,這樣才能保證地圖魚的正常生活,使地圖魚的體色更加艷麗。同時,通過光照,來轉(zhuǎn)化水質(zhì),使飼養(yǎng)水不易敗。
三、戰(zhàn)船
戰(zhàn)船魚,原產(chǎn)地東南亞大巽他群島的河流湖泊中。但由于本種魚在東南亞是極為重要的食用魚種,被廣泛養(yǎng)殖。所以目前在東南亞幾乎到處都有它們的影子。本種魚的飼養(yǎng)可以說極為容易。幾乎沒什么難的地方。弱酸性、中性、弱堿性的水質(zhì)都能適應。但是更喜歡弱酸性到中性水質(zhì)一些。所需要的溫度是23-28度。種魚曾經(jīng)被分到絲足鱸屬當中。如今被劃歸嗅腺鱸屬。以前嗅腺鱸屬被認為只有一屬一種。但近年人們發(fā)現(xiàn)這一屬的魚種當中還包括有另外兩種新的品種。它們在原產(chǎn)地是一種極為重要的食用魚。很多魚場都在飼養(yǎng)它們。所以幾乎我們可以不必要擔心其來源。本種魚屬于體格超級強壯的魚種。而且生長極為迅速??梢栽诤芏痰臅r間內(nèi)就長得極為巨大。所以應該注意千萬不要將它們養(yǎng)到較小的水族箱里,水族箱應不小于120厘米。不然會對它們的生長造成不利影響。
四、鸚鵡
鸚鵡魚是由紅魔鬼和紫紅火口魚雜交而成。由于它是不同品種間的雜交種,所以雄性血鸚鵡是不具備生殖能力的。魚卵的染色體也就無法整齊配對,所以胚胎不能發(fā)育成為仔魚。用雄性的火口、紅魔鬼為鸚鵡卵受精,理論上是應該可以的。有些雌鸚鵡還能和羅漢雜交。鸚鵡魚在仔魚時期并不具有成年鸚鵡的形態(tài),三周后仔魚的外型才會逐漸變化:頭部隆起,身體變圓,體色也由黑變灰再慢慢變紅。壽命可達4~5年,但3令以后的鸚鵡魚生理機能就會出現(xiàn)衰老癥狀,失去觀賞和商品價值。
養(yǎng)殖方法
水溫21度~35度,以25~30℃最好。鸚鵡魚比較喜歡新水,每天應該盡可能換1/5的新水。如果水質(zhì)弱酸性而清爽,就不要經(jīng)常換水。由于遺傳基因的因素,血鸚鵡的呼吸系統(tǒng)是不夠完備的,其功效也只有其他魚類的一半,所以鸚鵡需要水族箱中的溶解氧要高很多。性情溫和。食量很大,雜食性,紅蟲、豐年蝦、面包蟲、小魚、水蚤、蚯蚓、顆粒等相當多的飼料都可以喂給。每天可以喂兩到三次。為保證體色的鮮艷,應該經(jīng)常投喂“寶增紅”之類的飼料。新魚入缸因為水質(zhì)的突然改變會有變色,適應環(huán)境和調(diào)整水質(zhì)以后會逐漸好起來的。最好先不要在血鸚鵡的缸里混養(yǎng)其他品種的魚。水族箱中最好設大型水草、陶罐、沉木用來讓鸚鵡藏身。但是經(jīng)過人工訓練的鸚鵡魚可以改變膽小的習性:經(jīng)常敲擊水族箱,使鸚鵡魚形成習慣;可以只投喂一半的食物,逼迫他們出來覓食;和膽量大些的魚混養(yǎng),帶動它們活動。鸚鵡魚的領地意識很強,經(jīng)常會看到它們同類之間在打架,增加飼養(yǎng)的數(shù)量就會減少打架的現(xiàn)象。由于性情活潑好動,鸚鵡還喜歡搬弄底沙??膳c瑪麗、珍珠、劍尾、麗麗。神仙魚混養(yǎng);可以和溫和的大型魚一起飼養(yǎng)。也可以從小就和體形小一些的羅漢混養(yǎng),這是因為他們領地意識很強的緣故。加入青霉素、甲基藍后也會使鸚鵡魚體色變淺。增加光照、加強過濾、加厚濾材、加溫到28度都是保持體色的切實可行的方法。新?lián)Q水時要注意保持水質(zhì)的一致。發(fā)現(xiàn)鸚鵡魚退色時可以喂增色飼料或蝦肉 但經(jīng)過人工染色的鸚鵡魚在養(yǎng)殖一段時間后肯定都會退色,而且是不可逆轉(zhuǎn)的。#換成紅色燈管也能從視覺是彌補缺憾。
常見疾病:
膚霉病 又稱水霉病、白毛病,為觀賞魚最常見疾病之一。病原體 為水零屬、綿霉屬、異霉屬、絲囊霉屬、腐霉屬等種類。 當撈捕、運輸觀賞魚時,稍為不慎,使魚體皮膚受傷,或寄生蟲侵襲破壞皮膚,霉菌的孢子侵入傷口,吸取養(yǎng)料,迅速萌發(fā),菌絲一端向內(nèi)深入肌肉,一端向外生長,形成棉絮狀菌絲。霉菌剛寄生時,肉眼不易發(fā)現(xiàn);待肉眼見到時,菌絲已從魚體傷口侵入,由外向內(nèi)生長。菌絲與傷口的細胞組織纏繞粘附,使組織壞死。由于棉絮狀的菌絲日漸增多,魚體負擔過重,使游泳失常,食欲減退,日漸瘦弱,導致死亡。 觀賞魚感染霉菌時,還受其光照時間長短的影響。較長時間的陰雨連綿,或室內(nèi)燈光、日光等光源不足,這些因素都能促使霉菌的孳生。受霉菌感染的魚體,通常皮膚布滿白翳一層,尤其是黑色、紅色魚最為明顯,從而失去魚體應有的光澤。隨后活動遲鈍,常呈呆滯狀,浮于水面,若不及時治療,魚體霉菌蔓延,患處肌肉腐爛,食欲減退,最終導致死亡。 [治療方法]膚霉病一年四季均可出現(xiàn),以初春和晚冬最常見。為了防止水霉病的發(fā)生,應注意操作時盡量防止損傷魚體和寄生蟲咬傷,并可在水中投入少量食鹽,以抑制水霉病的發(fā)生。當發(fā)現(xiàn)魚體感染水霉病時,可用3%食鹽水浸洗,每天1次,每次5~10分鐘,或用百萬分之二(2ppm)的高錳酸鉀溶液加l%食鹽浸泡20~30分鐘,或用百萬分之一至二(1~2ppm)的孔雀石綠溶液浸洗20~30分鐘,或用百萬分之一至二(1~2ppm)的次甲基藍溶液浸泡20—30分鐘,或用百萬分之五(5ppm)的呋喃西林溶液浸洗,或用百萬分之零點零二(0.02ppm) 的孔雀石綠溶液、百萬分之零點三(0.3ppm)的甲醛溶液直接潑灑入水族箱,以抑制霉菌的孳生。還可用提高水溫以抑制水霉的生長。在水族箱頂端安裝一盞15瓦的紫外線燈,每日照射數(shù)小時,可有效地抑制或消除水霉的孳生。
白點病病原體為小瓜蟲,熱帶魚在一年四季都可感染,發(fā)病率和死亡率很高。 癥狀和病變 患病初期,胸鰭、背鰭、尾鰭和體表皮膚均有白點狀散布,病魚雖照常覓食,但常聚集在魚缸的角上互相擠擦。幾天后白點布滿全身,病魚常呆滯狀浮在水面。
[治療方法]
A、提高水溫至28攝氏度,數(shù)天后小瓜蟲破裂脫落。這時更換新水,保持水溫,病魚基本上會痊愈。
B、選用0.05%~0.07%濃度的紅汞溶液,水魚病魚5~15分鐘,持續(xù)2~3天,效果良好。
C、魚在鹽中浸泡24小時,,數(shù)日后就能見效。
五、麒麟
麒麟魚是異種配對后的新品種,麒麟魚與血鸚鵡具有血緣關系。仔細觀察會發(fā)現(xiàn),它的唇部厚實,嘴形有圓嘴,平嘴和三角嘴,體色不乏紅,黃,銅,金等色,部分魚只頭部較圓潤頭有隆起,眼睛全是紅眼,后三鰭大包尾,目前體型最大可長到20公分,以其不滿全身的亮點為重要特征!
麒麟魚個性相當溫馴,可以與七彩神仙、龍魚等混養(yǎng)等混養(yǎng),又適合在水溫25——32、ph值6——8的水質(zhì)、弱酸性、弱酸性,水質(zhì)接受度相當高相當容易飼養(yǎng),飼主只須維持少量換水,換水頻率越高顏色越艷麗。
六、神仙魚
神仙魚俗稱燕魚,因其像空中飛翔的燕子而得名,是廣大養(yǎng)魚愛好者較為喜愛的魚種之一。
神仙魚高雅悠閑,性情溫和,容易飼養(yǎng),在飼養(yǎng)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飼養(yǎng)神仙魚應采用大型的魚缸,這樣有利于它的生長和體型的形成,應種植些大 型的水草,利于其隱身,還需增加光照,使其色彩更加艷麗。
神仙魚喜歡弱酸性軟水,水溫應控制在18至25攝氏度之間,每周換水兩次,每次1/3至1/4,水要經(jīng)過晾曬一周以上。
神仙魚喜歡安靜的環(huán)境,不要拍打魚缸驚嚇它。神仙魚喜歡吃動物性的餌料,紅蟲、孑孓等都可以,每日上、下午各喂食一次。只要喂食得當,神仙魚會迅速成長。
切記神仙魚不能和大型魚及虎皮魚在一起飼養(yǎng),虎皮魚喜歡啃咬神仙魚的鰭。如果晚上回家天已黑,請不要馬上打開魚缸燈,或者是魚缸所在房間的燈,如馬上開燈,神仙魚就會到處亂竄,受到傷害,應由遠及近,慢慢過渡為好。
鸚鵡魚怎么養(yǎng)
1。水質(zhì)的管理
和一般的中南美洲慈鯛所需要的生長條件一般,血鸚鵡也需要弱性且硬度較低的水質(zhì)。但是,因為血鸚鵡先天有嘴部愈合的情況(尤其是特A級和A級的血鸚鵡),在引入水流經(jīng)過鰓部以供呼吸所需的能力上就少了一半。因此,鰓部的呼吸作用成了明顯的“致命傷”!一旦鰓部受傷或是吸取氧氣的過程不順逐,會直接影響血鸚鵡的生理健康。
也因此,飼養(yǎng)血鸚鵡時需要較其他的魚類多了維持更優(yōu)良的水質(zhì)和提供充足的氧氣。尤其是降低水中的溶解的養(yǎng)分,避免細菌大量滋生和引起鰓部疾病,維持鰓部細胞能有效地吸引氧氣的能力,相形之下變得相當?shù)刂匾?
溫度控制
血鸚鵡對溫度相當“敏感”的魚種,重點并不是在于魚體對溫度的適應性相當差,而是因為在低水溫和水溫變動劇烈的情況下,容易因為生理的反應而失去鮮艷的體色,更甚者會出現(xiàn)黑色的條紋或是斑紋。使用加溫器提升水溫在25~28℃的范圍內(nèi),便可使魚只呈現(xiàn)亮麗的體色和充滿活力。而在低水溫中生活久的魚只不但健康狀況差得可憐,且容易生病、死亡,相信這都不是玩家們所樂見的!
2。飼料和餌料的選取
早期的坊間流傳:“血鸚鵡要吃蝦子,體色才會紅潤!”這觀念是相當正確的。因為蝦子體內(nèi)的“蝦紅素”可促進血鸚鵡顯揚體色,若能充分地攝取蝦紅素,血鸚鵡的體色鮮紅欲滴是指日可待的。但是,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用這么麻煩了,許多坊間可獲得血鸚鵡專用飼料中,添加了蝦紅素和“β一類胡蘿卜素”的飼料,直接投喂就可讓血鸚鵡的體色維持在艷紅色的情況下。
3?;祓B(yǎng)的訣巧
許多家庭和公司行號中所布置的水族箱,喜歡單養(yǎng)一群血鸚鵡,看一群健康的血鸚鵡在水族箱中群泳是一幕壯觀感人的景色。但是,有另一群人喜歡混養(yǎng)的水族箱。這也是青菜蘿卜各有所好。
在混養(yǎng)的魚種選擇上,強烈建議還是選取一些中南美洲的慈鯛來得合適!尤其是一些中大型的慈鯛。
因為血鸚鵡的體型近似三角形且無法合攏的嘴型,使攻擊性降低(僅能沖擊無法撕咬),可以選擇金菠蘿、黑云、紅珍珠關刀.珍珠火口一類的魚來搭配,除了有多樣化的體色搭配之外,還能在某種平衡之下,達到和平共存的境界。
4。水中的造景
對于這些體色通紅且顏色單一的魚類來說,水中的造景除了顏色的搭配和避免使用植物為造景材料之外,還需要考量魚體沖撞的力量,因此造景的堅固性也是必備的!
許多值得一提的造景提供給看官們參考,其一是沉木或是長大的莫絲的沉木,大都擺放在水族箱的正中央,和血鸚鵡的鮮紅色搭配起來,有更強烈的對比效果;其二是以木化石或 巖石疊出來的水中造景。常會在水族箱中以單一或是多個石堆的方式擺設,當然,水族箱要夠大才會有較多的選擇和變化。
5。其 他
就是飼養(yǎng)者的心態(tài)問題了!雖然在必備的生長條件置妥之后,并不需要太多的照顧,但是,有耐心的定期換水,檢視水族箱中的配備,細心地觀察水中血鸚鵡的健康狀況,都得化費一些精神和時間。
紅元寶、紅財神與血鸚鵡、金剛鸚鵡之差異
紅元寶與紅財神可以說是第三代改良魚種,血鸚鵡開啟了慈鯛改良的始祖,金剛鸚鵡亦為早期之慈鯛改良代表種,因此經(jīng)常用作為與現(xiàn)今改良慈鯛之比較;血鸚鵡的體型較小、頭部大、眼睛較凸,且嘴巴是呈倒A型。金剛鸚鵡的體型則較長,體色呈橘紅色,背鰭和臀鰭較短,體型較類似紅魔鬼,身長達18公分之后,嘴巴呈三角形,下巴較凸,體型達半公斤以上的只占20%。兩者與“紅財神”與“紅元寶”的差異,一眼就看得出來。市面上的血鸚鵡與金剛鸚鵡,有很多是用注射色素的方式來改變魚的體色,有紫色、藍色、桃紅色……等等;但這都會造成魚的肝臟的嚴重負擔,并減短魚的壽命;且經(jīng)過“小針美容”后的血鸚鵡和金剛鸚鵡,其體色并不能保持長久性,待褪色之后,再也無法恢復原來的顏色,才使消費者抱怨連連。3而“紅財神”與“紅元寶”在體色上是呈鮮紅色,喂食方面都是采用天然的蝦紅素,使其體色呈現(xiàn)為天然的鮮紅色;背鰭與臀鰭長度超過尾鰭,嘴巴可以自然開合,加上體型渾圓又碩大、眼睛黑白分明又明亮,且因穩(wěn)定性高,90%以上體型都能達到1公斤以上;且不論是外觀、顏色或體型,都更能凸出它們的特色。
三注意事項
紅色就代表著吉祥、喜慶,因此紅色的觀賞魚血鸚鵡備受人們喜愛??墒?,為什么魚剛買回來時體色鮮艷,養(yǎng)一段時間后,顏色就漸漸變淺了呢?
1 水溫控制在26℃~27℃
血鸚鵡是一種對溫度相當“敏感”的魚種,重點并不是在于魚體對溫度的適應性相當差,而是因為在低水溫和水溫變動劇烈的情況下,容易因為生理的反應而失去鮮艷的體色,更甚者會出現(xiàn)黑色的條紋或是斑紋。
因此,要想讓血鸚鵡呈現(xiàn)艷麗的體色和充滿活力,水溫一定要控制在26℃~27℃。如果長期讓血鸚鵡生活在低水溫的環(huán)境中,不僅會影響它的體色還容易導致它生病甚至死亡。
2 飼料要選專用的
要想使血鸚鵡保持鮮亮的體色,喂食也很重要?,F(xiàn)在一般賣觀賞魚的市場上都有出售血鸚鵡專用飼料的,這些專用飼料中加入了增紅的成分,只要直接喂食就可使血鸚鵡的體色維持在艷紅色的狀態(tài)下。
此外,記者還從一些資料中獲悉,給血鸚鵡喂食一些蝦子,也能使它體色保持紅潤。這是因為蝦子體內(nèi)的“蝦紅素”可促進血鸚鵡體色鮮艷。
3 水質(zhì)清潔很重要
要想飼養(yǎng)好血鸚鵡,一定要維持優(yōu)良的水質(zhì),以避免水中細菌滋生而影響魚的健康。因此要經(jīng)常清理魚缸中的糞便,一般可每隔3天~4天清理一次,還要適時為魚換水,不讓水處于渾濁的狀態(tài)。
4 飼養(yǎng)數(shù)量不宜多
血鸚鵡性格比較活躍,喜歡玩耍,需要一個比較寬松的生存空間。因此,魚缸中所養(yǎng)的數(shù)量不宜過多。以80厘米的缸為例,要是大些的魚可以養(yǎng)10對左右;如是小些的魚可以適當再多養(yǎng)幾對。
5 鋪設景觀沒必要
現(xiàn)在,許多人都喜歡為魚缸布景,但對于飼養(yǎng)血鸚鵡來說是沒有多大必要的。這主要是同此種魚的習性有關。它性情活躍,喜歡鉆底,而且它的沖撞力也相對大一些,布好的景觀很容易被它破壞掉,不利于觀賞。
6 飼養(yǎng)鸚鵡魚需要弱性且硬度較低的水。
四 鸚鵡魚變黑和出現(xiàn)黑斑有幾種可能
1 鸚鵡魚受到驚嚇也會出現(xiàn)黑斑,一段時間后會消失的。
2 鸚鵡喜歡老水,如果剛換水出現(xiàn)這種情況,可能是水質(zhì)不適的原困。
一般水質(zhì)不好才應該換水,水質(zhì)不適的話應該馬上把水換了,重新調(diào)節(jié)好水質(zhì),水質(zhì)要與以前相似。
3 紅鸚鵡在成長的過程中有時候會出黑斑,但過一段時間后會減褪。我以前的一條也是這樣,過一段時間就好了。因為鸚鵡魚是由慈鯛科魚雜交出來的,在小時候出現(xiàn)黑斑并不出奇。在這時期要多注意水質(zhì)和飼料,想紅鸚鵡色彩更美,多喂點蝦或增紅飼料。
五 血鸚鵡翻腮比較常見的,因為它是雜交產(chǎn)生的魚,翻鰓是它的生理缺陷造成的,體型比較短圓的越是愛翻鰓。
鸚鵡翻鰓分一下三種:一是翻鰓膜,即鰓蓋后面那層薄膜外翻;二是翻鰓膜同時翻鰓蓋,鰓蓋邊緣外翻;三是痄腮,即鰓部張得很大,不能平滑閉合,從后面、側(cè)面可以看到紅紅的鰓絲。
從前到后缺陷越來越嚴重,翻鰓膜問題不大,可以手術(shù)修剪,將外翻的鰓膜部分剪掉,水質(zhì)好的話都可以不用消毒,大不了抹一點黃粉,一個月后可以長好。翻鰓蓋就比較麻煩,幼魚也可以手術(shù),將外翻的鰓蓋連同鰓膜同時剪掉,過一段時間一般也可以長好,但也有長出來后還是翻鰓的(成功經(jīng)驗較多,包括一條翻鰓的紅馬騮同樣治好),但是魚大了之后(10公分左右甚至以上),往往剪掉的鰓蓋不能再長齊,能看出來缺了一塊。至于痄腮,是無可救藥的,即使是幼魚也不行,痄腮的鸚鵡越大越明顯,鰓部張得老大,很難看。而且致命的是痄腮的鸚鵡呼吸系統(tǒng)非常脆弱,一旦缺氧最先死的一定是痄腮的,然后是翻鰓蓋、鰓膜的。
六 如何養(yǎng)出優(yōu)良的鸚鵡
如何培育優(yōu)良的血鸚鵡天以后,這個時候的體長大概能達到4-5cm,身體才會逐漸的發(fā)紅,所以這段時期也是顏色培育的重要時期,除了光照等必要因素外,還要在飼料中加入適當可以增色的成分,一些揚色飼料在這個時期是個不錯的選擇,加入了蝦紅素和“β一類胡蘿卜素”的飼料可以明顯的起到揚色的作用,不過要把好品質(zhì)關,防止假冒飼料濫竽充數(shù),其實生物飼料也是一個很好的選擇,現(xiàn)在很多人在飼養(yǎng)過程中給血鸚鵡吃蝦米,這個是個很好的方法,因為里面的蝦紅素含量很高,不過給喂食的時候要適當去殼處理,當然現(xiàn)在。
血鸚鵡圓渾的身材也不是一蹴而蹴的,也是在平時飼養(yǎng)中不斷積累的,這個主要要從兩個方面來培養(yǎng),一個是餌料要充足,就是我們說的要吃好,另一個方面就是飼料中蛋白質(zhì)的含量要適當提高,至少要達到32%以上
七 鸚鵡魚常見病的防治
鸚鵡魚屬于大中型魚,應該把它放入較大的缸里飼養(yǎng),并且加強水的清潔和輸氧。
你根據(jù)以下文章判斷你的魚的狀況: 。魚患病及時治愈是延長壽命的重要手段。其常見病的防治要點如下:
(一)病態(tài)表現(xiàn)
有時不同的病有相同癥狀,這就需要根據(jù)特殊癥狀做為確診的主要依據(jù)。
(1)病魚精神不振,萎靡,俗稱“不現(xiàn)實”,活動量明顯減少;
(2)離群躲在角落或扎堆
{(3)尾鰭、背鰭或不伸展,俗稱夾尾巴。
(4)食欲不振,不搶
(5)體表顏色不鮮艷
(6)身上出現(xiàn)特殊病變或癥狀是診斷的主要依據(jù)。例如:斑點、爛塊、紅腫、水腫、充血、瘀血、出血、顏色異常、粘膜增多、粘膜脫落或到處蹭其體表或各鰭、到處鉆左右擺動等異常表現(xiàn)。
(7)熱帶魚患傳染病須具備3個條件: .
①病原體:細菌、病毒、霉菌、寄生蟲等; 1傳染途徑:被污染的水、用具、水蚤、病魚等。 2易感動物(魚):同種魚大部分同時得了相同的病。
(二)發(fā)現(xiàn)病魚的措施
1)首先區(qū)別是否是傳染病,應及時診斷,如不能確診一律暫時不動或按傳染病飼養(yǎng)管理。 2)發(fā)生傳染病的魚群或個體應嚴格隔離,一切飼養(yǎng)用具都要分開使用。
(3)根據(jù)病情發(fā)展,可酌情停食或少喂飼料,詳細觀察其取食及活動情況,在確診后可以酌情投藥。
(4)發(fā)病期間加強飼養(yǎng)管理,注意水溫變化,最好使其恒溫,換水尤應慎重。也可酌情淘汰病魚
(三)介紹幾種常見魚病
1.白點病 是傳染性很強的外寄生蟲病
(1)病原體:多子小瓜蟲(寄生蟲)
治療:此病要綜合治療,只用藥收效不大,加強飼養(yǎng)管理很重要。首先停食4~5天,減少污染,保持水溫恒定,升溫比原水溫高2~3℃為佳。在沒有水草的情況下可適當投藥,水草對各種藥物敏感很快枯死。熱帶魚常用驗方如下:參考驗方1:早期可投入0.5%~1%食鹽,可取得一定效果。參考驗方2:初期、中期可用1~5ppm的呋喃西林粉劑灑全箱。用火柴棍蘸甲基藍結(jié)晶粉,涮入病魚箱內(nèi)變色即可,都有較好效果。參考驗方3:早期、中期,將紅汞放入水中,變成淡紅色即可,有很好的消滅病原的作用,但不能反復使用,因汞有毒,魚不易排出體外。參考驗方4:中期、晚期,特效藥為硝酸亞汞,但魚對此藥很敏感,易造成死亡,故一般情況下不采用。90×45×60(厘米)箱放綠豆粒大小一塊即可,此藥也不能反復使用。北京動物園治療此病治愈率較高,一般損失不大。
2 .出血性腐爛病 為細菌性傳染病。
(1)病原體:為細菌。傳染途徑為水蚤或病魚以及被污染的工具。此病不易根除,好了后常常是帶菌者,水質(zhì)惡化立即又發(fā)病,死亡率較高,一般為50%左右。
(2)癥狀:魚體出現(xiàn)出血點,各鰭由鮮紅充血變成蒼白而爛掉,腮絲也由紅變白,部分爛掉。解剖內(nèi)臟有出血點。常并發(fā)腸炎。發(fā)病急,蔓延快(2~3天)易造成大量死亡。
(3)治療:停食4~5天,全箱投抗生素藥物青霉素:90×45×60(厘術(shù))箱80萬單位,上、下午各1支,連續(xù)3天為一個療程。一般4~5天可治愈,初期可治愈,中期可以得到控制,爛掉的鰭需1個月左右才能長好。把患病箱內(nèi)的水草拔出用清水沖凈并用美藍消毒(用火柴棍蘸一下美藍結(jié)晶變化即可)15~30分鐘。在病魚箱內(nèi)投放呋喃西林粉劑(1~5ppm),一般3天可得到控制,6天左右治愈。發(fā)病初期也可用0.5%~1%的食鹽,亦得到控制。
3.輪蟲病 此病為傳染性原蟲病。
(1)病原和癥狀:病原體為輪蟲,傳染途徑多為喂水蚤時帶進蟲體。新魚蟲要清洗多遍才能喂魚,否則易得此病。發(fā)病率高,死亡率不高。一般癥狀:輪蟲在箱內(nèi)聚成云霧狀。魚浮在水面,在魚身上、鰓內(nèi)到處寄生。色體粘膜增多,呼吸困難。病魚如不及時治療,也會大量死亡。
(2)治療:最好的方法是把全箱的水倒掉,把魚移入新箱,再投些藥。治療的特效藥是硫酸銅,90×45×60(厘米)的箱放綠豆大小結(jié)晶塊即可。水草對硫酸銅特別敏感。要拔掉草再投藥。不能用部分換水方法處理,這樣反而加速輪蟲的大量繁殖,魚將加速死亡,所以必須全換水與投藥同時進行。此外也可用0.5%~1%的濃鹽水治療也有效。
4.水霉病 是霉菌性傳染病。
(1)病原和癥狀:病原體為各種水霉菌。傳染途徑:水蚤、病魚。養(yǎng)過2~3年魚的房屋到處有霉菌,新水2~3天就可污染霉菌。在魚沒有外傷或魚體健壯時不發(fā)病。反之,即刻可以發(fā)病。雖有傳染性,但發(fā)病率不高,死亡率也不高,但病程長(幾個月),也不容易根治。在魚外傷外長出白長毛或白毛纏身。魚卵更易感染。
(2)治療:沒有特效藥,以預防為主。保持水質(zhì)的清潔,和魚體健壯。日常操作及撈魚時要輕巧,不要造成魚體外傷。用0.5%~1%食鹽可以抑制霉菌生長。通風多曬太陽,增加紫外線照射,以及流動的水是最好的預防措施。此外,也可將患魚撈出,把外傷處的白毛用鑷子取下,在患處涂些呋喃西林干粉,有一定療效。
5.癤瘡病 為細菌性傳染病。
(1)病原和傳播途徑:病原體為桿菌。傳播途徑:水蚤,病魚或工具。
(2)癥狀:魚體從肌肉層長出硬泡,有時能流出大量膿血。
(3)治療:待泡熟后開刀排膿,再用呋喃西林水沖洗干凈,涂呋喃西林干粉或抗生素粉劑均可收到較佳效果。嚴重者立即淘汰,發(fā)現(xiàn)身上有鼓包者撈出單獨治療。大型魚可肌肉注射青霉素(4~8萬單位)或用藥液沖洗瘡面。預防此病應保持水質(zhì)清潔,防止魚外傷。
6.爛鰓病 為細菌性傳染病。
(1)病原:病原體為粘球菌,傳染途徑主要是病魚。從商店購買魚易帶此病。常常并發(fā)腸炎,有時不出現(xiàn)任何癥狀魚即死掉,只有撬開腮蓋或解剖后,才能確診此病。死亡率一般50%~60%,有時高達80%。
(2)癥狀:腮絲由鮮紅變成蒼白,由外緣開始靡爛,脫落。腮蓋骨內(nèi)充血,中心骨壞死脫落。腮絲之間粘膜增多,呼吸困難,輕者浮水面,重者沉箱底很快死亡。有的魚并發(fā)腸炎,解剖腸出血,亦有潰爛的斑點。輕者有食欲,重者無食欲。
(3)治療:個別魚得病撈出淘汰。如普遍患病,全池灑藥,停食4~5天。用紅汞治療,其用量以使水變色即可,能保持3~4天,亦可撒呋喃西林粉劑,濃度為1~2ppm。還可用抗生素(青霉素、金霉素、紅霉素)。90×45×60(厘米)1次用80萬單位,上、下午各1支,3天為一個療程。一般2個療程即愈。
7.感冒 非病毒性,沒有傳染性。由于水溫突然變化造成的,倒箱最易造成此病。
(1)癥狀:魚倒入新箱很快夾尾,不愛游動,或輕度地左右晃動。有個別魚沉入箱底而又馬上竄上來。若不及時發(fā)現(xiàn)治療,可造成大批死亡。
(2)治療:掌握水溫恒定,停食2~3天,以1%的食鹽灑入箱內(nèi),一般1~2天即好轉(zhuǎn)。
8.水螅 是一種腔腸小動物,常隨魚蟲帶入箱內(nèi),在水溫22~26℃大量繁殖,對成魚無大害,對幼魚是天敵。它與魚爭水族箱中氧氣及食物。一旦發(fā)現(xiàn)很難根除。水螅對魚雖有害,但可做為中、小學生生物實驗的教材。
(1)癥狀:水螅尖端有吸盤,另一端帶有觸手的口,吸盤能在玻璃、水草上吸附,身體與觸手在水中晃來晃去,爭吃喂魚的餌料。幾天之間繁殖滿箱,更易傳入其他魚箱。
(2)治療:特效藥為硫酸銅,90×45×60(厘米)箱可放綠豆粒大小結(jié)晶塊將它們殺死,但對養(yǎng)有水草的箱就不方便了。這種情況在發(fā)生初期(數(shù)量不太多,可放幾捆紫銅絲,3天左右可將它們殺死。紫銅絲可與水族箱中的酸根作用,生成銅的化合物,殺死水螅。目的達到后盡快取出銅絲,過多銅對魚有毒。
9.魚虱 是傳染性寄生蟲病。病原體為魚虱,途徑是在喂魚蟲時常帶入魚虱或有病魚存在。蟲體寄生于魚體表鱗片縫中吸取營養(yǎng)使魚逐漸消瘦,發(fā)病率不高,死亡率也不高,較易治愈。
(1)癥狀:蟲體寄生魚體表鱗片縫之中。病魚表現(xiàn)不安,到處蹭。有的蟲體被蹭掉,有的蹭不掉。傳染較快。如發(fā)現(xiàn)幾條魚有蟲體,全箱要下藥。
(2)治療:大型魚,把魚撈出用鑷子鑷掉蟲體,患處可涂磺胺、呋喃西林粉劑。小型魚類,絕大部分已得魚虱,可用1ppm晶體敵百蟲液體浸魚或遍灑魚箱,高錳酸鉀治療也有效,用量可掌握在水稍變色即可。
10.水鼓病 無傳染性。病原體尚不清,發(fā)病率不高,死亡率高。癥狀:魚腹鼓大,最初有食欲,后期無食欲。最后浮水面或沉箱底不動。用手擠腹部流出黃色液體,病程較長,最后死亡。無法治療。 )
11. 立鱗病 為病毒性傳染病,但傳染性不大。
(1) 病原體:病毒。誘因是用低于原箱水溫的水,直接沖到了魚體受涼而引起的。
(2) 癥狀:魚的鱗片都豎起來,是因為皮下有水腫而引起。嚴重時鱗片脫落而死。發(fā)病率不高,死亡率高。
(3) 治療:無特效藥。但可用1A3~2A3的海水養(yǎng)浴數(shù)日,可恢復健康。也可用抗生素及呋喃林干粉消炎。有一定療效。
12關于鸚鵡魚疾病的解決辦法
1、剛買回時顏色很美麗,但現(xiàn)在逐漸退色,怎么辦?
1)飼料上逐漸添加顆粒(能增色的),會使顏色變好,喂魚已經(jīng)習慣了的飼料之前,先給一點顆粒(能增色的),要少,讓魚適應,吃完再喂原來一直喂的飼料,逐漸調(diào)整到新飼料。這樣會調(diào)整過來。
2)如果魚缸在不向陽的房間,就每天增加兩小時的光照。
3)換成發(fā)紅光的燈管,普通熒光燈會使魚的顏色看上去發(fā)青。
4)鸚鵡、七彩如果顏色變淺超過三個月,就基本上不會恢復到原來的顏色程度。所以要及時更換飼料。
2、鸚鵡膽子小,追不到又搶不上食怎么辦?
鸚鵡膽子小,可以喂之前先開燈,開燈五分鐘后,等所有魚都適應了,慢慢膽子大了,再喂食。時間長了,形成條件反射,一開燈鸚鵡就會自己過來。我的就是這樣的。如果鸚鵡和大型魚混養(yǎng),可以準備點顆粒飼料(當然干蝦更好),和其他餌料一起放。顆粒飼料比較小一時半會大魚吃不完,鸚鵡就能搶到了。而且顆粒飼料具有增色的作用,這樣一來可以使鸚鵡不褪色。當然最好是和龍等大型魚分缸養(yǎng)
3、我發(fā)現(xiàn)換新水后鸚鵡很活躍,是不是應該勤換水?
對,加水前先擦缸,過濾幾個小時,水清亮了再換水,鸚鵡比較喜歡新水,換一點困好的水應該。每兩天換1、5的水為好。這樣一來,飼料產(chǎn)生的水中的顏色問題也可以迎刃而解了
4、鸚鵡現(xiàn)在不紅了,它們好像不愛吃顆粒飼料,怎么辦?
魚剛到你的缸里會有一些褪色,因為不適應。隨著它們適應能力的增強,會逐漸好起來。飼料上逐漸添加顆粒(能增色的),也會使顏色變好。每天給兩小時以上的光照。 冰凍豐年蝦當然很好啦,可以增色,就是成本高些。吃慣了活餌的魚,會不太喜歡吃顆粒的。在喂魚兒愛吃的飼料之前,先少量喂食能增色的顆粒,要少,等魚兒適應后,逐漸加多顆粒,減少愛吃的飼料,慢慢就轉(zhuǎn)過來了。
5、鸚鵡老聚在缸的一角,人一過來就亂竄,怎么辦?
鵡天生膽小、愛扎堆,注意5點:1、別喂太飽,半饑餓狀態(tài)時,他們就不得不出來找食物。2、傍晚喂,白天餓了,就會出來了。3、別驚嚇,接近魚缸時,慢一點,魚在缸里,看到人影就跑,故靠近魚缸前別讓人影晃到魚缸。4、投喂食物時,在缸前呆一會兒,輕輕拍一拍缸,訓練一段時間,就好了。5、混養(yǎng)一些膽子大,不怕人的魚,如:神仙,地圖等,在別的魚的帶動下,它們就會跑出來搶食甚至追逐
6、血鸚鵡和羅漢可以混養(yǎng)嗎
血鸚鵡和羅漢要從小就混養(yǎng),一旦長大了,就很難再混在一起了。他們都屬于領地意識很強的魚。從小養(yǎng),也要讓血鸚鵡比羅漢大些,這樣一來就不會打架.如果羅漢大,那羅漢就不會容忍鸚鵡了. ;
7、鸚鵡產(chǎn)卵了,為什么不能孵化?
鸚鵡產(chǎn)卵是無法孵化的。鸚鵡是兩個種類的魚雜交而來。就好象是驢和馬交配后 產(chǎn)生的后代,是沒有生殖能力的。雄的沒有能力。所以,母魚就算產(chǎn)卵 也無法孵化。如果你有興趣,堅持想繁殖血鸚鵡,我可以教你一個辦法.可以試試增加幾條壽星、紅魔鬼、紫紅火口等。興許能夠繁殖,也就是為母魚準備紅魔鬼、壽星、紫紅火口等的公魚,這樣一來就可以繁殖了.紅魔鬼等公魚應該能和鸚鵡母魚繁殖出來小魚,少數(shù)的母鸚鵡還能和羅漢出來短身的羅漢,但不是所有的母鸚鵡都可以.有興趣有耐性的話還可以試試用紅魔鬼和鸚鵡繁殖出來的公鸚鵡再和普通母鸚鵡交配,據(jù)傳說可以孵出來,但還沒有證實.你可以試試,我試過多次了,沒成功過。祝你成功。
8、鸚鵡嘴和身上長黑色,是先天的,但可以通過調(diào)整水、光線、飼料、環(huán)境等得到改善。減少驚嚇,增加光照就會好的。
羅漢和英五都是顏色不穩(wěn)定的魚,它們會改變顏色,由于溫度、光照、驚嚇、飼料、遺傳等原因。關于鸚鵡退色的問題我以前的問答中有詳細的解說。
鸚鵡魚挑選技巧 鸚鵡魚如何挑選
鸚鵡魚挑選技巧
1、要通體血紅,沒有黑點和雜色,越紅越好,但要紅得自然;
2、體型要渾圓厚實,越短越好,類似金魚短圓的可愛體態(tài);
3、嘴型可愛有趣,完美的血鸚鵡應該具有三角形、T字形或心形的小巧嘴巴;
4、觀察血鸚鵡魚的游動是否正常,不要選擇那些一直浮在水面上或者沉在水底的。各鰭要完整舒展,鰓蓋部分不應該外翻,呼吸順暢;
5、無外傷并且魚眼透明有神;
6、進食欲望好,游動性強,活潑好動。
7、血鸚鵡魚水族箱一般需搭配2-3條體型相當?shù)那宓婪螋~作為水族箱內(nèi)的工作魚,您可同時選購回來。
8、目前市場上出售的“一顆心”鸚鵡魚屬對幼魚進行斷尾,屬畸形殘疾魚,不建議您養(yǎng)殖。
鸚鵡魚如何挑選
1、身體歪斜畸形
鸚鵡身體某部位出現(xiàn)歪斜畸形的也比較多見,特別是尾柄附近容易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這樣的缺陷比較明顯。
2、鸚鵡的嘴形
各種不同品種鸚鵡的嘴形有不同標準。普通鸚鵡一般T字形、V字形、倒三角形為好,元寶鸚鵡以月牙形嘴居多,金剛鸚鵡是一字形嘴。特別要注意的是鸚鵡歪嘴的很多,一定要注意挑選。另外下嘴唇突出、兜齒的不好看,注意挑選下嘴唇內(nèi)收的為好??偟脑瓌t是正面看要形成笑哈哈的笑嘴,這樣的才招人喜歡。
3、鸚鵡的眼睛
鸚鵡的眼睛要大小適宜,透亮有神。小眼睛不好看,太大一般是老頭魚。另外主要注意的是眼圈要金黃色完整透亮,有許多鸚鵡的眼圈有黑紗,不能形成完整的金色圓環(huán),不好看。小的鸚鵡有的能褪掉,中大魚眼圈有黑紗的就沒辦法了。挑選時盡量要挑眼圈沒黑紗的。
4、鸚鵡的體色
誰都希望自己養(yǎng)的鸚鵡紅艷可人,但是不少魚友的鸚鵡顏色并不鮮艷,盡量不要買打色的鸚鵡。
關于平嘴鸚鵡魚和鸚鵡嘴魚長什么樣的介紹到此就結(jié)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發(fā)表評論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