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賞魚白斑?。ㄓ^賞魚白班?。?/h1>
南寧龍魚2025-01-07 17:09:271.38 W閱讀0評論

溫馨提示:這篇文章已超過486天沒有更新,請注意相關的內(nèi)容是否還可用!

今天給各位分享觀賞魚白斑病的知識,其中也會對觀賞魚白班病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xiàn)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祥龍魚場哦,現(xiàn)在開始吧!

今天給各位分享觀賞魚白斑病的知識,其中也會對觀賞魚白班病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xiàn)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祥龍魚場哦,現(xiàn)在開始吧!

本文目錄:

觀賞魚白點病最簡單的治療方法,如何治好白點病

換水:魚兒身上長白點的話,首先要做的就是換水。換水可以改善水體環(huán)境,降低水中有害物質(zhì)的含量。升溫:對付白點病,最好的辦法就是升溫,溫度上升到25℃左右為宜。下鹽:為了防止魚兒在患病期間,因感染其他病菌導致病情加重,因此需要適當下鹽。藥?。翰∏閲乐氐男枰每兹甘G或白點凈藥浴。

一、換水魚兒身上長白點的話,首先要做的就是換水。換水的目的是改善水體環(huán)境,降低水中有害物質(zhì)的含量,從而為魚兒康復打下基礎。通常隔一天就要換一次,每次換四分之一或五分之一即可,換太多也會對魚兒的健康不利。

二、升溫之所以會長白點,是因為魚兒得了白點病,而導致其患病的是一種名為小瓜蟲的寄生蟲。這種寄生蟲對溫度比較敏感,通常當水溫上升到25℃的時候,它就會停止生長,到達28℃就會逐漸死掉,所以通過升溫可以起到治療的作用。

三、下鹽為了防止魚兒在患病期間,因感染其他病菌導致病情加重,因此需要適當下鹽,提高水體滲透壓,抑制細菌侵害。需要注意的是,下鹽不能下太多,不然會導致魚兒體內(nèi)的水分滲出,嚴重的話甚至會脫水死亡,通常濃度不能超過千分之五。

四、藥浴針對長白點比較嚴重的情況,依靠升溫的方法治療是來不及的,必須要配合藥物浸洗才能讓它盡快康復。通常用到的藥物是孔雀石綠或白點凈,二者有一定的毒性,因此平時保存和使用的時候都要小心。

家養(yǎng)金魚身上長白斑,還腐爛怎么治???

家養(yǎng)金魚身上長白斑,還腐爛怎么治???

那是白點病。

白點病, 熱帶魚病中百分之九十都是此病,很容易傳染,特效藥是硫酸奎寧,先將藥融入熱水中化開,再倒入缸中,水溫要加高到28——30度,經(jīng)3——5天便可殺死原蟲,如沒有完全消滅,可再來一次。 土辦法是將魚放入1%的食鹽水中泡,也可以治好。專治白點病的藥——抗茲靈也行。 此病是織毛蟲類的一種寄生蟲在魚的面板上,吸取魚的體液,繁殖很快。所以治病要10天左右才徹底。 沒有藥有省錢的辦法,就是1%的食鹽水泡浴。10天左右。另外,魚缸徹底清洗后,消毒。消毒可以用高錳酸鉀或來蘇水 養(yǎng)魚先養(yǎng)水,提前準備好,老魚缸不能還用,要消毒,要不然還要得病。把魚先放到洗臉盆等里面泡浴,然后清缸、消毒。自來水剛接出來不能用,要晾幾天。上述方法也可以治療爛尾病。

家養(yǎng)金魚身上長白皮怎么辦

金魚身上長了一層白膜,叫水霉病。

防治:

1、用孔雀石綠(花鳥市場有售)化水洗浴病魚10~20分鐘。

2、用棉簽蘸紅藥水涂擦病魚患處。

3、用1%的食鹽水洗浴病魚10~20分鐘。

我家金魚身上長白斑怎么辦?

水霉病是魚體表的一種真菌--水霉寄生病。水霉的主要特征是有細長而分枝的菌絲, 只有少數(shù)種類不分枝。菌絲的長度可達3厘米,呈灰白色,柔軟,成叢生長的水霉像棉花絮。水霉病用無性和有性兩種方法繁殖新的菌絲。

當魚體受傷以后,水中自由游動的水霉的動孢子侵入傷口,吸取魚面板內(nèi)的營養(yǎng)萌發(fā),迅速生長。菌絲的一端橡樹根一樣著生于魚的面板上和面板組織內(nèi),其余大部分露在體表外面。菌絲茁壯整齊,呈白色或灰白色。魚體寄生于水霉以后,由于菌絲吸取魚面板和面板組織內(nèi)的營養(yǎng),菌絲與傷口的組織細胞纏繞粘附,使組織壞死,魚體質(zhì)很快瘦弱。

水霉病在早春和晚冬最為流行,進入越冬池的魚種和冬季在成魚池放養(yǎng)的魚種,在第2年3-4月最容易發(fā)生水霉病。

防治方法:

1 接觸魚時,操作要細致,不使魚體受傷;

2 用3%-4%的食鹽水浸洗病魚5分鐘

3 用食鹽與小蘇打合劑全池潑灑或浸泡病魚,1立方米水用食鹽和小蘇打各400克;

4 用石灰溶液浸洗病魚10-15分鐘,每天1次,連續(xù)3天;

5 受了傷的魚,可直接在傷口上涂抹高濃度的龍膽紫或高錳酸鉀,防止水霉菌感染。

金魚身上長白毛怎么治

貼那么多不實際的干嘛

市場人說的沒錯。。??墒撬粫嬖V你全部。。

你下次選魚的時候回去在問道他這問題。。他會跟你說

“哦,你拿鹽水泡過沒?”

你說:“泡了,還是沒用啊”

他說“這樣啊,我這里有專門治這種病的萬能魚藥你可以買回去試下”

明說了就是白斑病就好了告訴人家怎么弄就是了

整他那么一大托看著都犯暈。

我前面說鹽水是對的但是只可以取到消毒的作用

對魚外傷有效果

對白斑病還是要去市場買專業(yè)的魚藥

家養(yǎng)金魚身上出現(xiàn)霉點潰爛怎樣治療

細菌性爛尾、爛鰭癥:由細菌引起的爛尾、爛鰭癥傳染性極高,從鰭條開始,繼而身體腐爛至死。這種爛鰭癥有兩種病征,第一種由鰭邊開始腐爛,再向內(nèi)伸展,第二種由鰭中央部分開始,向四面八方蔓延?;继幾儼咨?,最后脫落。魚運送或產(chǎn)卵后身體抵抗力會減弱,此時最易感染此疾病。病魚一經(jīng)發(fā)現(xiàn),必須立即隔離,施以抗生素或叮啶黃等藥劑來治療病魚。爛鰭癥的病征出現(xiàn)較慢時,治療法是更換部分缸水,清洗過濾器和新增少許食鹽入缸內(nèi),并停止喂食數(shù)天。食鹽療法的作用是增加水的比重,改變水中的滲透壓,透過滲透作用的變化來殺死細菌和其他的病原體。

鸚鵡魚身上長白斑該怎么治療???

鸚鵡魚身上有白斑表示鸚鵡魚得了白點病。這是一種傳染性很強的外寄生蟲病;一年四季都可感染,發(fā)病率和死亡率很高。

癥狀:早期,各鰭及身軀有個別的小白點,有食欲,精神沒有多大變化;中期,鰭、身軀到處是白點,沒有食欲,不愛活動,到處蹭癢,顏色變暗;晚期,白點布滿全身,魚浮在水面或沉入箱底。魚有氣無力,左右搖擺,體表粘膜增多,呼吸困難,窒息而死。

 治療:此病要綜合治療,只用藥收效不大,加強飼養(yǎng)管理很重要。首先停食4~5天,減少污染;同時保持水溫恒定,升溫比原水溫高2~3℃為佳。在沒有水草的情況下可適當投藥,因水草對各種藥物敏感很快枯死。

1)早期可投入0.5%~1%食鹽,可取得一定效果。

2)初期、中期可用1~5ppm的呋喃西林粉劑灑全箱。用火柴棍蘸甲基藍結(jié)晶粉,涮入病魚箱內(nèi)變色即可,都有較好效果。

3)早期、中期,將紅汞放入水中,變成淡紅色即可,有很好的消滅病原的作用,但不能反復使用,因汞有毒,魚不易排出體外。

4)中期、晚期,特效藥為◇◇亞汞,但魚對此藥很敏感,易造成死亡,故一般情況下不采用。90×45×60(厘米)箱放綠豆粒大小一塊即可,此藥也不能反復使用。北京動物園治療此病治愈率較高,一般損失不大。

金魚都死了,怎么治?身上長白斑后死的

小瓜蟲病 又稱白點病。

[病原體 為凹口科、小瓜蟲屬、多子小瓜蟲。這是一類體型比較大的纖毛蟲。它的形態(tài)在幼蟲期和成蟲期有很大的差別。小瓜蟲的幼蟲侵襲魚的面板和鰓,尤以面板為普遍。當幼蟲感染了寄主后,就鉆進面板或鰓的上皮組織,把身體包在由寄主分泌的小囊胞內(nèi),在胞內(nèi)生長發(fā)育,變?yōu)槌上x。成蟲沖破囊胞落入水中,自由游動一段時間后落在水體底部,靜止下來,分泌一層膠質(zhì)的胞囊。胞囊里的蟲體分裂法繁殖,產(chǎn)生幾百甚至成千的纖毛幼蟲。幼蟲出來,在水中自由游動,尋找寄主,這就是小瓜蟲的感染期。幼蟲感染了新寄主,又開始它的生活史。

[癥狀 觀賞魚因小瓜蟲寄生而發(fā)病的病例較為普遍。魚體感染初期,胸、背、尾鰭和體表面板均有白點狀分布,此時病魚照常覓食活動,幾天后白點布滿全身,魚體失去活動能力,常呈呆滯狀,浮于水面,游動遲鈍,食欲不振,體質(zhì)消瘦,面板伴有出血點,有時左右擺動,并在水族箱壁、水草、砂石旁側(cè)身迅速游動蹭癢,游泳逐漸失去平衡。病程一般5~10天。傳染速度極快,若治療不及時,短時間內(nèi)可造成大批死亡。

小瓜蟲的適宜水溫為15~25℃。此病多在初冬、春末和梅雨季節(jié)發(fā)生,尤其在缺乏光照、低溫、缺乏活餌的情況下容易流行。當水溫升至28℃時,小瓜蟲就會開始死亡。

[防治方法 多采用小瓜蟲不耐高溫的弱點,提高水溫,再配備藥物治療,通常治愈率可達90%以上。若治療及時,治愈率可達100%。

用百萬分之零點零五(0.05ppm)的孔雀石綠和百萬分之二十五(25ppm)的甲醛溶液混合處理,療效較好;也可用1%鹽水浸泡數(shù)天,或用百萬分之二(2ppm)的甲基藍溶液,每天浸泡6小時;或用28~30℃的百萬分之二(2ppm)的鹽酸奎寧藥液浸泡3~5天,或用百萬分之二(2ppm)的硝酸亞汞藥液浸泡30分鐘;或用百萬分之五十至七十(50~70ppm)濃度的紅汞溶液浸泡5~15分鐘,或用百萬分之零點一至零點二(0.1~0.2ppm)的硝酸汞溶液潑灑,均可取得良好效果

金魚身上長黑斑怎么治

如果魚的活動都正常,沒有造成壞影響,可以不用管它。

所謂長黑斑,可能是正在變色。

變色原因:

一.金魚變色的早晚受遺傳因素影響較大,親魚變色早則子代變色就早;反之,子代變色就晚。這就是為什么有經(jīng)驗的養(yǎng)魚者總是將變色早的金魚留作親本。環(huán)境因素對親魚的變色有較大影響。

二.水溫。一般來說,水溫高,魚變色快,通常完成整個變色過程需要15—20天,也有長達半年之久的。

三.光線,光線通過金魚的視覺剌激神經(jīng)中樞,從而影響其褪色。在光線弱的環(huán)境中或黑色容器中飼養(yǎng)的金魚,褪色遲而且褪色完后形成的體色偏深;反之,則褪色早而快,褪色后的體色也淺;長期養(yǎng)在清水中的金魚褪色早,而養(yǎng)在濃綠水中的金魚褪色晚,所以,幼魚飼養(yǎng)過程要增加光照,改善水質(zhì),以促進金魚提早出色。

四.營養(yǎng):

實驗證明,營養(yǎng)也會影響金魚的褪色。經(jīng)常投喂水蚤,搖蚊蟲,小蝦米等動物性餌料的幼魚褪色快,褪出的體色鮮亮,而投喂顆粒飼料,米飯、面條等商品飼料的幼魚褪 色慢,形成的顏色不如前者好看。

除了上面所說的,還有這些是關鍵.

金魚一生的體色會發(fā)生三次改變。第一階段:魚苗時期的變色。第二階段:幼魚時期的脫色。第三階段:老齡時期的退色。

金魚可是“變色龍”,基本色隨著身體的發(fā)育,逐漸發(fā)生著改變,在其一生會發(fā)生數(shù)次變色,常常會引起初學養(yǎng)魚者的困惑。報紙上時常見到報道:有人買了幾條黑色的金魚,經(jīng)過數(shù)月飼養(yǎng),變成紅色,以為異事。其實金魚的這種變色現(xiàn)象,很久以前就被人發(fā)現(xiàn)。

如果魚的活動不正常,那可能是黑斑病。

黑斑病,病原體主要是水霉菌和霉菌,寄生在魚體的傷口和魚卵上,是較常見的魚病。病因主要是魚體受傷,鱗片脫落等,導致病菌侵入傷口。

發(fā)病原因

在捕撈、運輸時魚體受到外傷或寄生蟲使魚的面板受傷后被霉菌孢子侵入從而感染。在捕撈、運輸時小心一點不使魚體受傷,放養(yǎng)新魚的水族箱里可投放少量食鹽以抑制水霉的發(fā)生、投放活餌料時注意清潔消毒。水質(zhì)保持清潔以隔絕水霉菌的生長。一般可以防止此病的發(fā)生。

癥狀和病變

魚體長出“黑斑點”,呈灰白色,菌絲與傷口的細胞組織纏繞粘附,使組織壞死。同時病魚食欲減退,最后死亡。一年四季皆會出現(xiàn)此病。

治療方法

A、用食鹽250克加小蘇打250克混合液潑灑于100cmx55cmx45cm的魚缸,堅持數(shù)次,效果顯著。

B、在100千克水中溶解孔雀石綠0.3克或次甲基藍,浸洗魚體10~20分鐘,數(shù)日后可見菌絲脫落。

極為常見的觀賞魚疾病。

C、2%—3%的鹽水浸洗,每天一次,每次5—10分鐘。

D、百萬分之二(2ppm)的高錳酸鉀加上1%的鹽水混合后將病魚浸泡20—30分鐘。

E、提高水溫以抑制水霉的生長。并且可用一盞15瓦的紫外線燈每日照射數(shù)小時可有效的抑制和消滅水霉菌。

紅箭魚身上長白斑啊

如果是白點的話,那么就是得了白點病.你所說的白斑不知道是不是這樣的,就是一個白點,鼓出點頭.

這種病是熱帶魚的常見?。?/p>

白點病是由小瓜蟲這種生物引起的,而小瓜蟲在30度以上的水溫中根本無法存活,所以只需要將水溫升到30度以上,兩至四天就會好.如能加點鹽配合治療,效果更佳.

如果是大塊的白斑,那么可能就是得了我們俗稱的”感冒”,這種病是由于換水時,換水前后的水溫溫差過大,導致魚支受病.

這時,需要到觀賞魚市場買黃粉,對魚支進行藥浴,具體使用方法及用藥量,參照藥物說明書即可.

孔雀魚身上長白斑怎么辦啊

孔雀魚白點病又被稱為小瓜蟲病,白點病嚴重威脅著孔雀魚的生命安全。當孔雀魚得了上白點病后,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孔雀魚的白點病就會急劇的惡化,最好導致孔雀魚大量的死亡。

解決方案:

1、當發(fā)現(xiàn)孔雀魚患有白點病初期,在治療方面還是較容易的,飼養(yǎng)者只需將水族箱的水溫提高到28~30攝氏度,以破壞小瓜蟲生長繁殖的環(huán)境,這樣在幾天后粘附在孔雀魚體表的小瓜蟲就會破裂脫落。在小瓜蟲脫落后,就需要為孔雀魚及時的更換新水,保持水溫環(huán)境的穩(wěn)定,這樣患病的孔雀魚就會慢慢恢復了。

2、在孔雀魚患上白點病之后,還可以選擇0.05%~0.07%濃度的紅汞溶液,將患病的孔雀魚每天藥浴5-15分鐘,持續(xù)2-3天,基本上來說白點可以祛除。

3、使用“尿磚”治療,也有效,飼養(yǎng)者可以將新磚在尿液中浸泡24小時,晾干后放入病魚的水族相中,數(shù)日后就能見到治療的效果。

4、不管是防毒還是殺菌,高錳酸鉀都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當孔雀魚白點后,使用低濃度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洗或潑灑在水族箱中,讓孔雀魚進行藥浴,孔雀魚很快就能恢復。

觀賞魚得了白點病怎么治?

觀賞魚

觀賞魚觀賞魚白斑病的白點病是比較常見的魚病,所謂白點病其實就是寄生蟲,想要消滅觀賞魚身上的白點病應該了解如何用藥是非常重要的,盲目的用藥不僅治療不好觀賞魚的白點病,有可能還會造成更嚴重的魚病。

一、冷靜

看清楚那是否真的白點,再冷靜地判斷相應的對策。有很多養(yǎng)魚新手一見到魚的背鰭或尾鰭有一點白色的物體,或甚至發(fā)現(xiàn)魚有蹭缸的情況出現(xiàn),就斷定那是白點病,以為世界末日來臨,又撈魚又加溫 又下藥,結(jié)果得不償失。其實魚鰭上有白點物體,很多時都只是因為“ ?打架”或“ ?撞擊石頭及缸壁”所致,而擦身等情況會在魚鱗因先前受損,或在痊愈時發(fā)生,胡亂地加溫下藥,后果也不用多說。所以先要冷靜地作出觀察一段時間,在肯定那是白點病后,方才因應環(huán)境而作出適當?shù)闹委煵渴?。要知道白點病本身并不可怕,充其量只可以用“ ?煩”來形容,真正可怕的是那些只顧心驚而又不懂得去處理的人;現(xiàn)實里導致死魚的罪魁禍首,往往并不是白點蟲,而是人。

二、隔離

輕微病患的魚留在大缸中治療,嚴重病患的魚撈起放落醫(yī)療缸分開治療。理論上,白點病是適宜整缸處理的。因為就算缸中只有一兩條魚出現(xiàn)白點,有可能小瓜蟲在缸中已經(jīng)經(jīng)過了一次或以上的生命周期,撈走有白點的魚不代表水中、草上沒有小瓜蟲的孢子或缸底上沒有它的成蟲正在分裂當中,所以最有效和最徹底的方法還是整缸處理。其實,除非在別無他選的情況下,個人一直不主張每次將所有病魚撈走放在醫(yī)療缸治療。因為病魚本身巳十分虛弱,就算在醫(yī)療缸中水質(zhì)相似、水溫也相同,但始終都會有所差別,而且在一個新的環(huán)境之下,或多或少都會使病魚受驚,令其更加虛弱,進一步減低其抵抗力,治療上往往會因而更為困難,轉(zhuǎn)缸過程若處理得不好的話甚至會令病魚比小瓜蟲還要先行一步。不過若當中遇有嚴重病患的魚,在這種迫不得意的情況下,撈起它們分開治療還是有需要的,因為這樣可避免大缸中輕微病患的魚受到再進一步的感染,直接令大缸中的病情可以更容易地受到控制。 如果本身已有醫(yī)療缸一直在運作著的朋友們,隔離的程序會比較簡單,做足對溫對水就可以了。

三、加溫

慢慢地或分段地將水溫調(diào)高至28℃或以上,但不要超過30℃。調(diào)高水溫的目的,就是要加快小瓜蟲在魚體身上的生長速度,催化它們成熟然后脫離魚體;另一方面,此舉也有助縮短水中那些小瓜蟲孢子的壽命。不過,有很多養(yǎng)魚新手一直有個誤解,聽別人講話加溫,就以為水溫越高就等同越好,有些甚至會將水溫調(diào)高到32℃或以上,殊不知道此舉只會令病患中的魚更容易死亡觀賞魚白斑病!其實當水溫24℃至26℃時,整個小瓜蟲的生命周期只會得約48小時,即2天。過份地加溫,只會令病魚的新陳代謝過快,直接使其更加虛弱,病情嚴重的魚會往往因負荷不了以致死亡。再者,過份地高溫也會對缸中的水草構(gòu)成一定的壓力,輕則葉黃草溶,重則枯萎,而且還未計對缸中其他生物如蝦、螺等的影響。所以切勿盲目地加溫,以為此舉“ ?只有百害,而無一利”。另外在加溫的同時,大家還要注意水中的溶氧量。要知道當水溫越高,水溶氧量就會越低,但生物耗氧量卻會增加,而且當魚因病虛弱時,對氧氣的要求會比平常多。因此大缸中最好在關燈后打氧,而醫(yī)療缸中則要24小時打氧。

四、落鹽

大缸中用不高于0.3%濃度的鹽水進行為期約3至5日的藥浴,醫(yī)療缸中用不高于0.5%濃度的鹽水進行約1至2星期的藥浴,兩者所需的實則時間均要視進展而定。再嚴重的話,病魚可以先以1.5%的濃度去進行藥浴,時間以半小時為極限,視乎病魚的大小和體質(zhì)而定,完成后再放入醫(yī)療缸治療。何為0.3%的濃度觀賞魚白斑病?計算的方法很簡單,濃度0.1%就是以100g的鹽加入100L水當中。舉個例子,個缸150L水,要達到0.3%濃度的話 就要放450g的鹽,如此類推。至于下什么鹽,細鹽和粗鹽,分別不大,只要不是含碘鹽。另外由于現(xiàn)在不是煲湯,放鹽時千萬不要將鹽直接放入缸中,要先要用溫水將其完全溶解,才慢慢地、均勻地倒入缸中。假若一個不留神,放多了鹽量,令魚出現(xiàn)沉底無神或大口大口呼吸等癥狀時,也不需要驚慌,換水就已經(jīng)可以解決問題。用鹽的好處,除了效果顯著之外,最大的優(yōu)點是它十分可靠,并不會對已建立的硝化系統(tǒng)產(chǎn)生任何不良的影響,而且濃度若不超過0.5%的話,對水草本身也影響有限。

五、換水

大缸中隔日換水四分之一,醫(yī)療缸則隔日換三分之一,直至療程完成,而每次換水均要保持鹽份的濃度。 其實水并不需要太密地換。換水的目的是要:一)減低水中所含小瓜蟲活孢子的數(shù)量,二)將死去的小瓜蟲成蟲或孢子帶走而令水質(zhì)在治療的過程中得到改善。要明白就算如日常管理中的換水,都會對缸中的生物構(gòu)成一定程度的壓力,更何況是正在生病中的魚。換水太密或太多只會令病魚更虛弱,更難快速痊愈。另外換入的水要保持適當?shù)柠}濃度,例如大缸中換走50L水,新?lián)Q入的50L水就要在先前加入150g的鹽以維持0.3%的濃度,當然不要忘記加定水劑(除氯和除重金屬),而且可能的話,要盡量避免溫差的出現(xiàn),在冬天時最好先為新水加溫,等新水達到和大缸一樣的溫度時,才好加入缸。當完成整個療程后,即是白點病被完全治愈后,也無需要將大缸內(nèi)的水一下子全部換走,只需先換三分之一,然后再照平常一樣,每星期換三分之一水便可。

六、等

耐性是最好的戰(zhàn)友。如同對付任何魚病一樣,治療白點病最重要的是切忌“心急”,正所謂欲速則不達,往往都貪快,又高溫又加重藥,不要說是病魚,健健康康的魚都會死。 ? 那么何時才叫作戰(zhàn)勝利呢觀賞魚白斑病?要等到再無發(fā)現(xiàn)魚身上有白點的那一天開始計,其間繼續(xù)療程,如果在跟著的3日內(nèi)都沒有白點再出現(xiàn),那就可以開香檳慶祝了;若果不幸地發(fā)覺白點再現(xiàn),也千萬不要泄氣,可能小瓜蟲太強,到時只需再維持療程一段時間,直致可以開香檳的情況出現(xiàn)為止。另外一個很常出現(xiàn)的誤解是,魚病時要停止喂食。其實這是毫無必要的,因為魚病時同人生病時一樣,雖然未必有胃口,但也需要營養(yǎng)才能增強體質(zhì),再而增加抵抗力去應付小瓜蟲的攻擊。所以千萬不要停止喂食,但在喂食的份量上需要減半或以上,避免病魚因無胃口,令食物過剩而導致水質(zhì)迅速惡化,或因病時吃得太飽而引發(fā)其他如消化不良等病發(fā)癥。

觀賞魚的魚病是需要我們細心觀察才是可以發(fā)現(xiàn)的,如果發(fā)現(xiàn)的不及時很可能會耽誤治療甚至導致死亡,所以平時對觀賞魚的觀察必不可少,也是健康的一個保證。

觀賞魚白點病怎么治?

白點病的病原是由原生動物小瓜蟲侵入魚體皮膚或鰓部而引發(fā)。其小瓜蟲屬原生動物中纖毛蟲的一種。鏡檢成蟲體內(nèi)具有馬蹄形大核。幼魚僅有圓形、橢圓形或棒形的大核。蟲體柔而可塑,形態(tài)多變。此病是觀賞魚中最為常見的多發(fā)病之一,它的發(fā)病特點是傳染快,流行廣,危害大。當病魚癥狀消失后,要及時更換新水,以免時間太長引致魚的汞中毒。預防此病只須注意保持25℃以上的水溫,引進新魚時先將新魚用高錳酸鉀溶液或鹽水浸泡消毒后才放入魚缸,一般就能杜絕白點病的發(fā)生。

無論使用什么藥物首先要提高水溫到30度??衫眯」舷x不耐高溫的方法,促使產(chǎn)生在魚體表面的孢子快速成熟,加速其生長速度,使他們從魚體表面脫落。治療藥物:1。也可用5%鹽水浸泡數(shù)天;2。或用百萬分之二(2ppm)的甲基藍溶液,每天浸泡6小時;3。用百萬分之零點零五(0.05ppm)的孔雀石綠和百萬分之二十五(25ppm)的甲醛溶液混合處理,療效較好;4?;蛴?8~30℃的百萬分之二(2ppm)的鹽酸奎寧藥液浸泡3~5天;5?;蛴冒偃f分之二(2ppm)的硝酸亞汞藥液浸泡30分鐘;6?;蛴冒偃f分之五十至七十(50~70ppm)濃度的紅汞溶液浸泡5~15分鐘,每天2次

白點病

治療待白點消失后,仍要用藥一段時間使未附著魚體的小瓜蟲死亡

注:硝酸亞汞、孔雀石綠,是劇毒產(chǎn)品,會對人體產(chǎn)生巨大傷害,極易至癌。故不推薦使用,在其他病害的治療上也應避免使用

注:孔雀石綠在化學上稱為堿性綠,分子式為:C23H26N2,分子量為:346.4,在工業(yè)上可用作綠色染料。但魚病治療方面也應用很多(尤其漁場),可用于多種魚體外寄生蟲和病原體(包括:霉菌、細菌、皮膚與鰓部的吸蟲感染等等),臨床治療已被證實有效的病癥包括:白點病、水霉病、絲霉病、皮膚黏液病等等。

觀賞魚身上有白色的小點是什么病,怎么解決?

是白點病。

白點病是一種最常見的魚類寄生蟲病,多發(fā)于秋末春初水溫較低的季節(jié)鯉科和慈鯛科的熱帶魚較易感染。白點病也叫小瓜蟲病,小瓜蟲蟲體(lchthyophthiriusmultifiliis)呈球形,全身披有纖毛,直徑約0.8mm,為肉眼可見的小白點。

癥狀:帶魚患此病時,表現(xiàn)在魚鰭上先出現(xiàn)白點,魚兒顯得精神呆滯、漂浮于水面,很少活動?;蛘叱T谒荨⑸笆詡?cè)身迅速游動蹭癢。嚴重時,導致魚體周身密布白點、停止攝食、肌體消瘦、呼吸困難直至死亡,病程一般約為5~10天。

治療方法:

(1)因小瓜蟲不耐高溫,一般25℃以上就會停止發(fā)育,當水溫升至28~30℃時,就會自然死亡。因此對患白點病的熱帶魚來說,治療并不太麻煩。

(2)只須將水溫維持在28~30℃左右,一星期以后,魚體表的胞囊就會全部脫落。

(3)如果此時在輔以藥物治療,效果會更好。用藥物治療時,可在魚缸中用0.1ppm的硝酸亞汞作藥浴處理。對病重的魚,可用2ppm的硝酸亞汞或0.5ppm孔雀石綠溶液侵洗病魚2-3小時。

(4)當病魚癥狀消失后,要及時更換新水,以免時間太長引致魚的汞中毒。預防此病只須注意保持25℃以上的水溫,引進新魚時先將新魚用高錳酸鉀溶液或鹽水浸泡消毒后才放入魚缸,一般就能杜絕白點病的發(fā)生。

關于觀賞魚白斑病和觀賞魚白班病的介紹到此就結(jié)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文章版權(quán)聲明:本站文章來之全網(wǎng),如有雷同請聯(lián)系站長微信xlyc002 ,轉(zhuǎn)載或復制請以超鏈接形式并注明出處。

觀賞魚白斑?。ㄓ^賞魚白班病)

發(fā)表評論

快捷回復:表情:
AddoilApplauseBadlaughBombCoffeeFabulousFacepalmFecesFrownHeyhaInsidiousKeepFightingNoProbPigHeadShockedSinistersmileSlapSocialSweatTolaughWatermelonWittyWowYeahYellowdog
評論列表 (暫無評論,13830人圍觀)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

目錄[+]

取消
微信二維碼
微信二維碼
支付寶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