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黃帝內經,《黃帝內經》都誰在講

祥龍魚場2024-10-30 11:50:539.78 K閱讀0評論
歧伯說:這是他天賦的精力超過常人,氣血經脈保持暢通,腎氣有余的緣故.這種人雖有生育能力,但男子一般不超過六十四歲,女子一般不超過四十九歲,精氣變枯竭了., 黃帝說:掌握養(yǎng)生之道的人,年齡都可以達到一百歲左右,還能生育嗎?
本文摘要目錄:

如何看黃帝內經

1、看白話內經,前一兩篇還行,后邊越看越無味兒。2、最好是能夠找到唐代王冰注的黃帝內經,再下載一個明代張介賓的《類經》,兩者對照,基本上就可以懂了?!端貑枴防镉衅咂笳摚难晕牡囊话阋膊蝗菀卓炊?,有任應秋先生的《內經素問運氣七篇講解》一書,可以幫助理解。3、古人云: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熟讀幾遍,也可幫助理解。古人讀書,字詞典一類的書不好找到,就靠多讀。4、您還可以通過百度的知道提問或到百度《素問研究吧》里提問,一般很快便能夠得到解答。

《黃帝內經》都誰在講

聶文濤是訓詁《黃帝內經》.包括對一些疾病認識的糾錯;包括對一些治療方法的糾錯,等等.
曲黎敏是白話《黃帝內經》.也就是把自己的感悟與更多的人交流.
如果說區(qū)別,一個是醫(yī)學研究角度;一個是科普角度.

如何看黃帝內經,《黃帝內經》都誰在講 觀賞魚 第1張

需黃帝內經 注解版

這是前四章.郵箱給我,我給你發(fā)全本.
黃帝內經白話文(一)
上古天真論篇第一
從前的黃帝,生來十分聰明,很小的時候就善于言談,幼年時對周圍事物領會得很快,長大之后,既敦厚又勤勉,及至成年之時,登上了天子之位.他向歧伯問道:我聽說上古時候的人,年齡都能超過百歲,動作不顯衰老;現在的人,年齡剛至半百,而動作就都衰弱無力了,這是由于時代不同所造成的呢,還是因為今天的人們不會養(yǎng)生所造成的呢?
歧伯回答說:上古時代的人,那些懂得養(yǎng)生之道的,能夠取法于天地陰陽自然變化之理而加以適應,調和養(yǎng)生的辦法,使之達到正確的標準.飲食有所節(jié)制,作息有一定規(guī)律,既不妄事操勞,又避免過度的房事,所以能夠形神俱旺,協調統一,活到天賦的自然年齡,超過百歲才離開人世;現在的人就不是這樣了,把酒當水漿,濫飲無度,使反常的生活成為習慣,醉酒行房,因恣情縱欲,而使陰精竭絕,因滿足嗜好而使真氣耗散,不知謹慎地保持精氣的充滿,不善于統馭精神,而專求心志的一時之快,違逆人生樂趣,起居作息,毫無規(guī)律,所以到半百之年就衰老了.  
古代深懂養(yǎng)生之道的人在教導普通人的時候,總要講到對虛邪賊風等致病因素,應及時避開,心情要清凈安閑,排除雜念妄想,以使真氣順暢,精神守持與內,這樣,疾病就無從發(fā)生.因此,人們就可以心志安閑,少有欲望,情緒安定而沒有焦慮,形體勞作而不使疲倦,真氣因而調順,各人都能隨其所欲而滿足自己的愿望.人們無論吃什麼食物都覺得甘美,隨便穿什麼衣服也都感到滿意,大家喜愛自己的風俗習尚,愉快地生活,社會地位無論高低,都不相傾慕,所以這些人稱得上樸實無華.因而任何不正當的嗜欲都不會引起他們注目,任何淫亂邪僻的事物也都不能惑亂他們的心志.無論愚笨的,聰明的,能力大的還是能力小的,都不因外界事物的變化而動心焦慮,所以符合養(yǎng)生之道.他們之所以能夠年齡超過百歲而動作不顯得衰老,正是由于領會和掌握了修身養(yǎng)性的方法而身體不被內外邪氣干擾危害所致.
黃帝說:人年紀老的時候,不能生育子女,是由于精力衰竭了呢,還是受自然規(guī)律的限定呢?
歧伯說:女子到了七歲,腎氣盛旺了起來,乳齒更換,頭發(fā)開始茂盛.十四歲時,天癸產生,任脈通暢,太沖脈旺盛,月經按時來潮,具備了生育子女的能力.二十一歲時,腎氣充滿,真牙生出,牙齒就長全了.二十八歲時,筋骨強健有力,頭發(fā)的生長達到最茂盛的階段,此時身體最為強壯.三十五歲時,陽明經脈氣血漸衰弱,面部開始憔悴,頭發(fā)也開始脫落.四十二歲時,三陽經脈氣血衰弱,面部憔悴無華,頭發(fā)開始變白.四十九歲時,任脈氣血虛弱,太沖脈的氣血也衰少了,天葵枯竭,月經斷絕,所以形體衰老,失去了生育能力.男子到了八歲,腎氣充實起來,頭發(fā)開始茂盛,乳齒也更換了,十六歲時,腎氣旺盛,天癸產生,精氣滿溢而能外瀉,兩性交合,就能生育子女.二十四歲時,腎氣充滿,筋骨強健有力,真牙生長,牙齒長全.三十二歲時,筋骨豐隆盛實,肌肉亦豐滿健壯.四十歲時,腎氣衰退,頭發(fā)開始脫落,牙齒開始枯槁.四十八歲時,上部陽氣逐漸衰竭,面部憔悴無華,頭發(fā)和兩鬢花白.五十六歲時,肝氣衰弱,筋的活動不能靈活自如.六十四歲時,天癸枯竭,精氣少,腎臟衰,牙齒頭發(fā)脫落,形體衰疲.腎主水,接受其他各臟腑的精氣而加以貯藏,所以五臟功能都以衰退,筋骨懈惰無力,天癸以竭.所以發(fā)鬢都變白,身體沉重,步伐不穩(wěn),也不能生育子女了.
黃帝說:有的人年紀已老,仍能生育,是什麼道理呢?
歧伯說:這是他天賦的精力超過常人,氣血經脈保持暢通,腎氣有余的緣故.這種人雖有生育能力,但男子一般不超過六十四歲,女子一般不超過四十九歲,精氣變枯竭了.
黃帝說:掌握養(yǎng)生之道的人,年齡都可以達到一百歲左右,還能生育嗎?
歧伯說:掌握養(yǎng)生之道的人,能防止衰老而保全形體,雖然年高,也能生育子女.我聽說上古時代有稱為真人的人,掌握了天地陰陽變化的規(guī)律,能夠調節(jié)呼吸,吸收精純的清氣,超然獨處,令精神守持于內,鍛煉身體,使筋骨肌肉與整個身體達到高度的協調,所以他的壽命同于天地而沒有終了的時候,這是他修道養(yǎng)生的結果.中古的時候,有稱為致人的人,具有醇厚的道德,能全面地掌握養(yǎng)生之道,和調于陰陽四時的變化,離開世俗社會生活的干擾,積蓄精氣,集中精神,使其遠馳于廣闊的天地自然之中,讓視覺和聽覺的注意力守持于八方之外,這是他延長壽命和強健身體的方法,這種人也可以歸屬真人的行列.其次有稱為圣人的人,能夠安處于天地自然的正常環(huán)境之中,順從八風的活動規(guī)律,使自己的嗜欲同世俗社會相應,沒有惱怒怨恨之情,行為不離開世俗的一般準則,穿著裝飾普通紋采的衣服,舉動也沒有炫耀于世俗的地方,在外,他不使形體因為事物而勞累,在內,沒有任何思想負擔,以安靜、愉快為目的,以悠然自得為滿足,所以他的形體不益衰憊,精神不益耗散,壽命也可達到百歲左右.其次有稱為賢人的人,能夠依據天地的變化,日月的升降,星辰的位置,以順從陰陽的消長和適應四時的變遷,追隨上古真人,使生活符合養(yǎng)生之道,這樣的人也能增益壽命,但有終結的時候.
黃帝內經白話文(二)
四氣調神大論篇第二
春季的三個月謂之發(fā)陳,是推陳出新\生命萌發(fā)的時令.天地自然,都富有生氣,萬物顯得欣欣向榮.此時,人們應該入夜即睡眠,早些起身,披散開頭發(fā),解開衣帶,使形體舒緩,放寬步子,在庭院中漫步,使精神愉快,胸懷開暢,保持萬物的生機.不要濫行殺伐,多施與,少斂奪,多獎勵,少懲罰,這是適應春季的時令,保養(yǎng)生發(fā)之氣的方法.如果違逆了春生之氣,便會損傷肝臟,使提供給夏長之氣的條件不足,到夏季就會發(fā)生寒性病變.
夏季的三個月,謂之蕃秀,是自然界萬物繁茂秀美的時令.此時,天氣下降,地氣上騰,天地之氣相交,植物開花結實,長勢旺盛,人們應該在夜晚睡眠,早早起身,不要厭惡長日,情志應保持愉快,切勿發(fā)怒,要使精神之英華適應夏氣以成其秀美,使氣機宣暢,通泄自如,精神外向,對外界事物有濃厚的興趣.這是適應夏季的氣候,保護長養(yǎng)之氣的方法.如果違逆了夏長之氣,就會損傷心臟,使提供給秋收之主的條件不足,到秋天容易發(fā)生瘧疾,冬天再次發(fā)生疾病.
秋季的三個月,謂之容平,自然界景象因萬物成熟而平定收斂.此時,天高風急,地氣清肅,人應早睡早起,和雞的活動時間相仿,以保持神志的安寧,減緩秋季肅殺之氣對人體的影響;收斂神氣,以適應秋季容平的特征,不使神思外馳,以保持肺氣的清肅功能,這就是適應秋令的特點而保養(yǎng)人體收斂之氣的方法.若違逆了秋收之氣,就會傷及肺臟,使提供給冬藏之氣的條件不足,冬天就要發(fā)生飧泄病.
冬天的三個月,謂之閉藏,是生機潛伏,萬物蟄藏的時令.當此時節(jié),水寒成冰,大地龜裂,人應該早睡晚起,待到日光照耀時起床才好,不要輕易地擾動陽氣,妄事操勞,要使神志深藏于內,安靜自若,好象有個人的隱秘,嚴守而不外泄,又象得到的渴望得到的東西,把他密藏起來一樣;要守避寒冷,求取溫暖,不要使皮膚開泄而令陽氣不斷地損失,這是適應冬季的氣候而保養(yǎng)人體閉藏機能的方法.違逆了冬令的閉藏之氣,就要損傷腎臟,使提供給春生之氣的條件不足,春天就會發(fā)生痿厥之疾.
天氣,是清凈光明的,蘊藏其德,運行不止,由于天不暴露自己的的光明德澤,所以永遠保持他內蘊的力量而不會下泄.如果天氣陰霾晦暗,就會出現日月昏暗,陰霾邪氣侵害山川,陽氣閉塞不通,大地昏蒙不明,云霧彌漫,日色無光,相應的雨露不能下降.天地之氣不交,萬物的生命就不能綿延.生命不能綿延,自然界高大的樹木也會死亡.惡劣的氣候發(fā)作,風雨無時,雨露當降而不降,草木不得滋潤,生機郁塞,茂盛的禾苗也會枯槁不榮.賊風頻頻而至,暴雨不時而作,天地四時的變化失去了秩序,違背了正常的規(guī)律,致使萬物的生命未及一半就夭折了.只有圣人能適應自然變化,注重養(yǎng)生之道,所以身無大病,因不背離自然萬物皈發(fā)展規(guī)律,而生機不會竭絕.
違逆了春生之氣,少陽就不會生發(fā),以致肝氣內郁而發(fā)生病變.違逆了夏長之氣,太陽就不能盛長,以致心氣內虛.違逆了秋收之氣,太陽就不能收斂,以致肺熱葉焦而脹滿.違逆了冬藏之氣,少陰就不能潛藏,以致腎氣不蓄,出現注瀉等疾病.
四時陰陽的變化,是萬物生命的根本,所以圣人在春夏季節(jié)保養(yǎng)陽氣以適應生長的需要,在秋冬季節(jié)保養(yǎng)陰氣以適應收藏的需要,順從了生命發(fā)展的根本規(guī)律,就能與萬物一樣,在生、長、收、藏的生命過程中運動發(fā)展.如果違逆了這個規(guī)律,就會戕伐生命力,破壞真元之氣.因此,陰陽四時是萬物的終結,是盛衰存亡的根本,違逆了它,就會產生災害,順從了它,就不會發(fā)生重病,這樣便可謂懂得了養(yǎng)生之道.
對于養(yǎng)生之道,圣人能夠加以實行,愚人則時常有所違背.
順從陰陽的消長,就能生存,違逆了就會死亡.順從了它,就會正常,違逆了它,就會乖亂.相反,如背道而行,就會使機體與自然環(huán)境相格拒.所以圣人不等病已經發(fā)生再去治療,而是治療在疾病發(fā)生之前,如同不等到亂事已經發(fā)生再去治理,而是治理在它發(fā)生之前.如果疾病已發(fā)生,然后再去治療,亂子已經形成,然后再去治理,那就如同臨渴而掘井,戰(zhàn)亂發(fā)生了再去制造兵器,那不是太晚了嗎?
黃帝內經白話文(三)
生氣通天論篇第三
黃帝說:自古以來,都以通于天氣為生命的根本,而這個根本不外天之陰陽.天地之間,六合之內,大如九州之域,小如人的九竅、五臟、十二節(jié),都與天氣相通.天氣衍生五行,陰陽之氣又依盛衰消長而各分為三.如果經常違背陰陽五行的變化規(guī)律,那麼邪氣就會傷害人體.因此,適應這個規(guī)律是壽命得以延續(xù)的根本.
蒼天之氣清凈,人的精神就相應地調暢平和,順應天氣的變化,就會陽氣固密,雖有賊風邪氣,也不能加害于人,這是適應時序陰陽變化的結果.所以圣人能夠專心致志,順應天氣,而通達陰陽變化之理.如果違逆了適應天氣的原則,就會內使九竅不通,外使肌肉壅塞,衛(wèi)氣渙散不固,這是由于人們不能適應自然變化所致,稱為自傷,陽氣會因此而受到削弱.
人身的陽氣,如象天上的太陽一樣重要,假若陽氣失去了正常的位次而不能發(fā)揮其重要作用,人就會減損壽命或夭折,生命機能亦暗弱不足.所以天體的正常運行,是因太陽的光明普照而顯現出來,而人的陽氣也應在上在外,并起到保護身體,抵御外邪的作用.
由于寒,陽氣應如門軸在門臼中運轉一樣活動于體內.若起居猝急,擾動陽氣,則易使神氣外越.因于暑,則汗多煩躁,喝喝而喘,安靜時多言多語.若身體發(fā)高熱,則象碳火燒灼一樣,一經出汗,熱邪就能散去.因于濕,頭部象有物蒙裹一樣沉重.若濕熱相兼而不得排除,則傷害大小諸筋,而出現短縮或弛縱,短縮的造成拘攣,弛縱的造成痿弱.由于風,可致浮腫.以上四種邪氣維系纏綿不離,相互更代傷人,就會使陽氣傾竭.
在人體煩勞過度時,陽氣就會亢盛而外張,是陰精逐漸耗竭.如此多次重復,陽愈盛而陰愈虧,到夏季暑熱之時,便易使人發(fā)生煎厥病,發(fā)作的時候眼睛昏蒙看不見東西,耳朵閉塞聽不到聲音,混亂之時就象都城崩毀,急流奔瀉一樣不可收拾.
人的陽氣,在大怒時就會上逆,血隨氣生而淤積于上,與身體其他部位阻隔不通,使人發(fā)生薄厥.若傷及諸筋,使筋弛縱不收,而不能隨意運動.經常半身出汗,可以演變?yōu)榘肷聿凰?出汗的時候,遇到濕邪阻遏就容易發(fā)生小的瘡癤和痱子.經常吃肥肉精米厚味,足以導致發(fā)生疔瘡,患病很容易,就象以空的容器接收東西一樣.在勞動出汗時遇到風寒之邪,迫聚于皮腠形成粉刺,郁積化熱而成瘡癤.
人的陽氣,既能養(yǎng)神而使精神慧爽,又能養(yǎng)筋而使諸筋柔韌.汗孔的開閉調節(jié)失常,汗氣就會隨之侵入,損傷陽氣,以致筋失所養(yǎng),造成身體俯曲不伸.寒氣深陷脈中,留連肉腠之間,氣血不通而郁積,久而成為瘡瘺.從腧穴侵入的寒氣內傳而迫及五臟,損傷神志,就會出現恐懼和驚駭的癥象.由于寒氣的稽留,營氣不能順利地運行,阻逆于肌肉之間,就會發(fā)生癰腫.汗出未止的時候,形體與陽氣都受到一定的消弱,若風寒內侵,俞穴閉阻,就會發(fā)生風瘧.
風是引起各種疾病的起始原因,而只要人體保持精神的安定和勞逸適度等養(yǎng)生的原則,那麼,肌肉腠理就會密閉而有抗拒外邪的能力,雖有大風苛毒的侵染,也不能傷害,這正是循著時序的變化規(guī)律保養(yǎng)生氣的結果.
病久不愈,邪留體內,則會內傳并進一步演變,到了上下不通、陰陽阻隔的時候,雖有良醫(yī),也無能為力了.所以陽氣蓄積,郁阻不通時,也會致死.對于這種陽氣蓄積,阻隔不通者,應采用通瀉的方法治療,如不迅速正確施治,而被粗疏的醫(yī)生所誤,就會導致死亡.人身的陽氣,白天主司體表:清晨的時候,陽氣開始活躍,并趨向于外,中午時,陽氣達到最旺盛的階段,太陽偏西時,體表的陽氣逐漸虛少,汗孔也開始閉合.所以到了晚上,陽氣收斂拒守于內,這時不要擾動筋骨,也不要接近霧露.如果違反了一天之內這三個時間的陽氣活動規(guī)律,形體被邪氣侵擾則困乏而衰薄.
歧伯說:陰是藏精于內部斷地扶持陽氣的;陽是衛(wèi)護于外使體表固密的.如果陰不勝陽,陽氣亢盛,就使血脈流動迫促,若再受熱邪,陽氣更盛就會發(fā)為狂癥.如果陽不勝陰,陰氣亢盛,就會使五臟之氣不調,以致九竅不通.所以圣人使陰陽平衡,無所片勝,從而達到筋脈調和,骨髓堅固,血氣暢順.這樣,則會內外調和,邪氣不能侵害,耳目聰明,氣機正常運行.
風邪侵犯人體,傷及陽氣,并逐步侵入內臟,陰精也就日漸消亡,這是由于邪氣傷肝所致.若飲食過飽,阻礙升降之機,會發(fā)生筋脈弛縱、腸澼及疥瘡等病癥.若飲酒過量,會造成氣機上逆.若過度用力,會損傷腎氣,腰部脊骨也會受到損傷.
大凡陰陽的關鍵,以陽氣的致密最為重要.陽氣致密,陰氣就能固守于內.陰陽二者不協調,就象一年之中,只有春天而沒有秋天,只有冬天而沒有夏天一樣.因此,陰陽的協調配合,相互為用,是維持正常生理狀態(tài)的最高標準.所以陽氣亢盛,不能固密,陰氣就會竭絕.陰氣和平,陽氣固密,人的精神才會正常.如果陰陽分離決絕,人的精氣就會隨之而竭絕.
由于霧露風寒之邪的侵犯,就會發(fā)生寒熱.春天傷于風邪,留而不去,會發(fā)生急驟的泄瀉.夏天傷于暑邪,到秋天會發(fā)生瘧疾病.秋天傷于濕邪,邪氣上逆,會發(fā)生咳嗽,并且可能發(fā)展為痿厥病.冬天傷于寒氣,到來年的春天,就要發(fā)生溫病.四時的邪氣,交替?zhèn)θ说奈迮K.
陰精的產生,來源于飲食五味.儲藏陰精的五臟,也會因五味而受傷,過食酸味,會使肝氣淫溢而亢盛,從而導致脾氣的衰竭;過食咸味,會使骨骼損傷,肌肉短縮,心氣抑郁;過食甜味,會使心氣滿悶,氣逆作喘,顏面發(fā)黑,腎氣失于平衡;過食苦味,會使脾氣過燥而不濡潤,從而使胃氣滯;過食辛味,會使筋脈敗壞,發(fā)生弛縱,精神受損.因此謹慎地調和五味,會使骨骼強健,筋脈柔和,氣血通暢,腠理致密,這樣,骨氣就精強有力.所以重視養(yǎng)生之道,并且依照正確的方法加以實行,就會長期保有天賦的生命力.
黃帝內經白話文(四)
金匱真言論篇第四
黃帝問道:自然界有八風,人的經脈病變又有五風的說法,這是怎麼回事呢?歧伯答說:自然界的八風是外部的致病邪氣,他侵犯經脈,產生經脈的風病,風邪還會繼續(xù)經脈而侵害五臟,使五臟發(fā)生病變.一年的四個季節(jié),有相克的關系,如春勝長夏,長夏勝冬,冬勝夏,夏勝秋,冬勝春,某個季節(jié)出現了克制它的季節(jié)氣候,這就是所謂四時相勝.
東風生于春季,病多發(fā)生在肝,肝的經氣輸注于頸項.南風生于夏季,病多發(fā)生于心,心的經氣輸注于胸脅.西風生于秋季,病多發(fā)生在肺,肺的經氣輸注于肩背.北風生于冬季,病多發(fā)生在腎,腎的經氣輸注于腰股.長夏季節(jié)和中央的方位屬于土,病多發(fā)生在脾,脾的經氣輸注于脊.所以春季邪氣傷人,多病在頭部:夏季邪氣傷人,多病在心:秋季邪氣傷人,多病在肩背:冬季邪氣傷人,多病在四肢.春天多發(fā)生嬶衄,夏天多發(fā)生在胸脅方面的疾患,長夏季多發(fā)生冬泄等里寒證,秋天多發(fā)生風瘧,冬天多發(fā)生痹厥.若冬天不進行按等擾動陽氣的活動,來年春天就不會發(fā)生#和頸項部位的疾病,夏天就不會發(fā)生胸脅的疾患,長夏季節(jié)就不會發(fā)生洞泄一類的里寒病,秋天就不會發(fā)生風瘧病,冬天也不會發(fā)生痹厥、饗泄、汗出過多等病癥.精,是人體的根本,所以陰精內藏而不妄泄,春天就不會得溫熱病.夏暑陽盛,如果不能排汗散熱,到秋天就會釀成風瘧病.這是診察普通人四時發(fā)病的一般律.
所以說:陰陽之中,還各有陰陽.白晝屬陽,平旦到中午,為陽中之陽.中午到黃昏,則束陽中之陰.黑夜屬陰,合夜到雞鳴,為陰中之陰.雞鳴到平旦,則屬陰中之陽.黑夜屬陰,合夜到雞鳴,為陰中之陰.雞鳴到平旦,則屬陰中之陽.人的情況也與此相應.就人體陰陽而論,外部屬陽,內部屬陰.就身體的部位來分陰陽,則背為陽,腹為陰.從臟腑的陰陽劃分來說,則臟屬陰,腑屬陽,肝、心、脾、肺、腎五臟都屬陰.膽、胃、大腸、小腸、膀胱三焦六腑都屬陽.了解陰陽之中復有陰陽的道理是什麼呢?這是要分析四時疾病的在陰在陽,以作為治療的依據,如冬病在陰,夏病在陽,春病在陰,秋病在陽,都要根據疾病的部位來施用針刺和貶石的療法.此外,背為陽,陽中之陽為心,陽中之陰為肺.腹為陰,陰中之陰為腎,陰中之陽為肝,陰中的至陰為脾.以上這些都是人體陰陽表里、內外雌雄相互聯系又相互對應的例證,所以人與自然界的陰陽是相應的.
黃帝說:五臟除與四時相應外,它們各自還有相類的事物可以歸納起來嗎?歧伯說:有.比如東方青色,與肝相通,肝開竅于目,經氣內藏于肝,發(fā)病常表現為驚駭,在五味為酸,與草木同類,在五蓄為雞,在五谷為麥,與四時中的夏季相應,在天體為歲星,春天陽氣上升,所以其氣在頭,在五音為角,其成數為八,因肝主筋.此外,在嗅味為臊.南方赤色,與心相通,心開竅于耳,經氣內藏與心,在五味為苦,與火同類,在五畜為羊,在五谷為黍,與四時中的夏季相應,在天體為熒惑星,他的疾病多發(fā)生在脈和五臟,在五音為徽,其成數為七.此外,在嗅味為焦.中央黃色,與脾相通,脾開竅于口,經氣內藏于脾,在五味為甘,與土同類,在五畜為牛,在五谷為稷,與四時中的長夏相應,在天體為鎮(zhèn)星,他的疾病多發(fā)生在舌根和肌肉,在五音為宮,其生數為五.此外,在嗅味為香.西方白色,與肺相通,肺開竅于鼻,經氣內藏于肺,在五味為辛,與金同類,在五畜為馬,在五谷為稻,與四時中的秋季相應,在天體為太白星,他的疾病多發(fā)生在背部和皮毛,在五音為商,其成數為九.此外,在嗅味為腥.北方黑色,與腎相同,腎開竅于前后二陰,經氣內藏于腎,在五味為咸,與水同類,在五畜為#,在五谷為豆,與四時中的冬季相應,在天體為辰星,他的疾病多發(fā)生在溪和骨,在五音為羽,其成數為六.此外,其嗅味為腐.所以善于診脈的醫(yī)生,能夠謹慎細心地審查五臟六腑的變化,了解其順逆的情況,把陰陽、表里、雌雄的對應和聯系,綱目分明地加以歸納,并把這些精深的道理,深深地記在心中.這些理論,至為寶貴,對于那些不是真心實意地學習而又不具備一定條件的人,切勿輕易傳授,這才是愛護和珍視這門學問的正確態(tài)度.

分享一下你喜歡的書吧

印象最深刻的幾本書應該就,四大名著吧,整體概括了俠義,柔情,忠誠,善緣等意向。還有《金瓶梅》,《西廂記》,這些書都是沒有智能手機以前,粗略讀過,能記住的細節(jié)很少。在這里我可以給你推薦幾本過目不忘,老少皆宜的輕松讀物:

如何看黃帝內經,《黃帝內經》都誰在講 觀賞魚 第2張

《黑貓警長》,《格林童話選》,《弟子規(guī)》,《增廣賢文》,《三毛流浪記》,《金剛葫蘆娃》……

現在的手機,電視看的人眼花繚亂,再新穎的書象是擺設,除非停電了,偶爾拿起來看看插圖,彈彈灰塵!

如何看黃帝內經,《黃帝內經》都誰在講 觀賞魚 第3張

如何看黃帝內經,《黃帝內經》都誰在講

文章版權聲明:本站文章來之全網,如有雷同請聯系站長微信xlyc002 ,轉載或復制請以超鏈接形式并注明出處。

發(fā)表評論

快捷回復:表情:
AddoilApplauseBadlaughBombCoffeeFabulousFacepalmFecesFrownHeyhaInsidiousKeepFightingNoProbPigHeadShockedSinistersmileSlapSocialSweatTolaughWatermelonWittyWowYeahYellowdog
評論列表 (暫無評論,9783人圍觀)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

目錄[+]

取消
微信二維碼
微信二維碼
支付寶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