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液滅菌原理(消毒液殺菌消毒的原理)

北京魚缸定做2025-02-07 15:05:241.26 W閱讀0評論

溫馨提示:這篇文章已超過554天沒有更新,請注意相關的內容是否還可用!

消毒液滅菌原理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消毒液滅菌原理,以及消毒液殺菌消毒的原理對應的相關信息,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關注我們祥龍魚場哦, 本文目錄一覽:根據消毒藥消毒液滅菌原理的類別和化學性質不同消毒液滅菌原理,其殺菌原理也不盡相同,(1)酸類消毒藥分有機酸和無機酸兩類,無機酸主要指硝酸、鹽酸、硼酸等消毒液滅菌原理,其殺菌力取決于溶液中離解的氫離子濃度,有機酸的殺菌作用在于其不電離的分子能透過細菌的細胞膜,如甲酸、醋酸、乳酸、過氧乙酸等,(2)堿類消毒藥堿類的殺菌作用取決于在溶液中離解的氫氧根離子濃度,濃度大則殺菌力強,氫氧根離子可以水解蛋白質

消毒液滅菌原理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消毒液滅菌原理,以及消毒液殺菌消毒的原理對應的相關信息,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關注我們祥龍魚場哦。

本文目錄一覽:

消毒藥的殺菌作用機理是什么?

根據消毒藥消毒液滅菌原理的類別和化學性質不同消毒液滅菌原理,其殺菌原理也不盡相同。

(1)酸類消毒藥

分有機酸和無機酸兩類。無機酸主要指硝酸、鹽酸、硼酸等消毒液滅菌原理,其殺菌力取決于溶液中離解的氫離子濃度。有機酸的殺菌作用在于其不電離的分子能透過細菌的細胞膜,如甲酸、醋酸、乳酸、過氧乙酸等。

(2)堿類消毒藥

堿類的殺菌作用取決于在溶液中離解的氫氧根離子濃度,濃度大則殺菌力強。氫氧根離子可以水解蛋白質與核酸,還可以分解菌體中的糖類,使微生物的酶系統(tǒng)遭到破壞,因而對病毒和細菌均有很強的殺滅作用。常用的品種有氫氧化鈉和氧化鈣。

(3)酚類消毒藥

酚類是以羥基取代苯環(huán)上的氫原子而形成的化合物,它們可使微生物原漿蛋白變性、沉淀而起殺菌或抑菌作用,能殺死一般細菌。對芽胞無效,對病毒、真菌無殺滅作用。但由酚及酸類復合型消毒劑(復合酚)則為廣譜、高效,可殺滅細菌、病毒、霉菌等。

常用的品種有苯酚(石炭酸)、煤酚(甲酚)、復合酚。

(4)醇類消毒藥

醇類具有殺菌作用,其中用途最廣的為70%乙醇。它能使菌體蛋白迅速凝固并脫水,以70%~75%乙醇殺菌力最強。70%乙醇的殺菌作用與3%的苯酚相當,可殺死一般繁殖期病菌,但對芽胞無效。當濃度大于75%時,其殺菌作用減弱,因菌體表層蛋白質快速凝固妨礙消毒液滅菌原理了乙醇向內滲透,影響消毒液滅菌原理了殺菌效果。

(5)醛類消毒藥

醛類與醇類作用相似,能使蛋白質變性而發(fā)揮殺菌作用,但其殺菌作用比醇類強,其常用品種有甲醛、戊二醛、烏洛托品等。

(6)鹵素類消毒藥

屬消毒藥中用途最廣、品種最多的種類。其中主要的是氯、碘,常用的是它們的單質或能釋放出氯、碘的化合物。其殺菌作用在于它們能氧化細菌原漿蛋白活性基因,并和蛋白質的氨基酸結合而使其變性。常用的為碘及能釋放出碘、氯的碘化物、氯化物。

(7)重金屬類消毒藥

重金屬的化合物(分別含汞、銀、鋅等)能與菌體蛋白質結合而使之沉淀,從而發(fā)揮抗菌作用。其抗菌作用強度取決于重金屬離子的濃度、性質以及病菌的特性。高濃度的重金屬鹽有殺菌作用,低濃度的能抑制細菌酶系而起抑菌作用。常用的有升汞、紅汞、硫柳汞。

(8)染料類消毒藥

染料可分酸、堿兩大類。它們的陽離子和陰離子可分別與菌體蛋白的羥基和氨基相結合而破壞菌體代謝呈抗菌作用。堿性染料對革蘭氏陽性菌有效,酸性染料一般抗菌作用微弱。常用的品種有甲紫、亞甲藍。

(9)氧化劑類消毒藥

這是一類含不穩(wěn)定結合氧的化合物,當其遇到有機物或酶時則能釋放出初生態(tài)氧(亦稱原子氧),可破壞菌體蛋白或酶而呈殺菌作用,但對正常機體組織細胞有不同程度的損傷和腐蝕作用。其對革蘭氏陽性菌、厭氧菌及某些螺旋體有效。常用的品種有過氧化氫、高錳酸鉀等。

(10)表面活性劑類消毒藥

這是一類使用較廣泛的消毒藥,又稱除污劑或清潔劑。通過吸附在細菌表面,改變菌體細胞膜的通透性,破壞酶系統(tǒng)作用,并使菌體蛋白變性等而呈殺菌作用。分為陽離子表面活性劑、陰離子表面活性劑及不游離的非離子表面活性劑三種。陽離子表面活性劑使用廣泛,抗菌譜較廣、顯效快,對組織無刺激性,對多種革蘭氏陽性菌、革蘭氏陰性菌、真菌、病毒有效。陰離子表面活性劑僅對革蘭氏陽性菌有效。非離子表面活性劑無殺菌作用,只有去污和清潔作用。常用的有苯扎溴銨、醋酸氯已定、消毒凈、創(chuàng)必龍、百毒殺等。

(11)其他消毒藥

常用的有環(huán)氧乙烷、霉敵等氣體消毒藥,對細菌芽孢、真菌、立克次氏體、病毒、霉菌等都具有殺滅作用。具有穿透力強、易擴散、消除快、對物品無損害及腐蝕等特點。

殺菌消毒劑的作用機理有哪些

(1)改變病原微生物細胞膜消毒液滅菌原理的通透性

表面活性劑、酚類及醇類可導致胞漿膜結構紊亂并干擾其正常功能。使小分子代謝物質溢出胞外消毒液滅菌原理,影響細胞傳遞活性和能量代謝消毒液滅菌原理,甚至引起細胞破裂。

(2)干擾、破壞病原微生物的酶系統(tǒng)

許多消毒劑能破壞微生物的酶系統(tǒng)消毒液滅菌原理,從而影響微生物的代謝消毒液滅菌原理,發(fā)生抑菌和殺菌作用。如某些氧化劑和重金屬鹽類能與細菌的巰基結合并使之失去活性。

(3)使病原微生物的蛋白質凝固、變性

酸、堿和醇類等有機溶劑可改變蛋白構型而擾亂多肽鏈的折疊方式,造成蛋白發(fā)生不可逆的變性、凝固,導致結構蛋白和功能蛋白都遭受嚴重破壞。如乙醇、大多數(shù)重金屬鹽、氧化劑、醛類、染料和酸堿等。

消毒劑如何滅活病毒 消毒劑滅活病毒的原理是什么

1、市面上的消毒產品按照作用位點來分類,可以概括為以下兩大類:直接作用于內部遺傳物質核酸的紫外線消毒;作用于蛋白質使其失活的大部分化學消毒劑、高溫。

2、蛋白質的失活,主要是通過加熱、脫水、氧化、成鹽、脫氨、改變電荷等方式來改變及破壞其二級或三級結構。

3、消毒劑用于殺滅傳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達到無害化要求,將病原微生物消滅于人體之外,切斷傳染病的傳播途徑,達到控制傳染病的目的。

4、消毒劑按照其作用的水平可分為滅菌劑、高效消毒劑、中效消毒劑、低效消毒劑。滅菌劑可殺滅一切微生物使其達到滅菌要求,包括甲醛、戊二醛、環(huán)氧乙烷、過氧乙酸、過氧化氫、二氧化氯、氯氣、硫酸銅、生石灰、乙醇等。

關于消毒液滅菌原理和消毒液殺菌消毒的原理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文章版權聲明:本站文章來之全網,如有雷同請聯(lián)系站長微信xlyc002 ,轉載或復制請以超鏈接形式并注明出處。

發(fā)表評論

快捷回復:表情:
AddoilApplauseBadlaughBombCoffeeFabulousFacepalmFecesFrownHeyhaInsidiousKeepFightingNoProbPigHeadShockedSinistersmileSlapSocialSweatTolaughWatermelonWittyWowYeahYellowdog
評論列表 (暫無評論,12635人圍觀)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

目錄[+]

取消
微信二維碼
微信二維碼
支付寶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