鐮刀魚又叫什么魚(鐮刀魚圖片)
溫馨提示:這篇文章已超過565天沒有更新,請注意相關的內容是否還可用!
本站是一個關于水族行業(yè)的一個網(wǎng)站,本文給大家介紹鐮刀魚又叫什么魚,和鐮刀魚圖片對應的相關信息,希望對魚友有所幫助,謝謝關注我們祥龍魚場,本文目錄一覽:刀鰍魚可以打窩釣,用紗布或蚊帳,包著一些動物內臟,里面放塊石頭,再用繩子把口扎起來,放到刀泥鰍出沒的地方就可以釣到,\r\n刀泥鰍又叫大刺鰍,身長細長,前部稍側扁,尾部扁而薄,頭細長而尖,前端有一尖長的吻突,口在下位,成三角形,眼小,位于頭的前部,被皮膜籠蓋,體鱗很細,側線完全,體背側灰褐色或黑褐色,腹部灰黃色,背鰭長,和尾鰭相連接,由35或36枚游離的硬短刺組成,因背鰭堅硬無比而得名“刺鰍”,又
本站是一個關于水族行業(yè)的一個網(wǎng)站,本文給大家介紹鐮刀魚又叫什么魚,和鐮刀魚圖片對應的相關信息,希望對魚友有所幫助,謝謝關注我們祥龍魚場。
本文目錄一覽:
刀鰍魚怎么釣才得多?
刀鰍魚可以打窩釣,用紗布或蚊帳,包著一些動物內臟,里面放塊石頭,再用繩子把口扎起來,放到刀泥鰍出沒的地方就可以釣到。\r\n刀泥鰍又叫大刺鰍,身長細長,前部稍側扁,尾部扁而薄,頭細長而尖,前端有一尖長的吻突,口在下位,成三角形,眼小,位于頭的前部,被皮膜籠蓋,體鱗很細,側線完全。體背側灰褐色或黑褐色,腹部灰黃色,背鰭長,和尾鰭相連接,由35或36枚游離的硬短刺組成。因背鰭堅硬無比而得名“刺鰍”,又因像鋸齒鐮刀而得名“鐮刀魚”,主要生長在我國南方溪流中,成年魚此魚性情溫馴,屬于雜食性魚類,以底棲動物、蝦類和附著硅藻為食,習慣棲息于干凈而有石頭的溪流中,常常藏匿在石縫或洞穴中,喜歡成雙結隊覓食。此魚肉細堅實,香甜可口,營養(yǎng)豐碩,隔水蒸或開湯都很好吃,因此,是南方垂釣的主要對象魚種之一。\r\n更多關于刀鰍魚怎么釣才得多,進入:查看更多內容
為什么管帶魚叫刀魚
帶魚和刀魚不是一個東西
帶魚屬于脊索動物門下脊椎動物亞門中鐮刀魚又叫什么魚的硬骨魚綱鱸形目帶魚科。又叫刀魚、裙帶、肥帶、油帶、牙帶魚等鐮刀魚又叫什么魚,性兇猛。青島、日照黃海沿岸城市稱鱽魚。帶魚的體型側扁如帶鐮刀魚又叫什么魚,呈銀灰色鐮刀魚又叫什么魚,背鰭及胸鰭淺灰色,帶有很細小的斑點,尾巴呈黑色,帶魚頭尖口大,至尾部逐 漸變細,身高為頭長的2倍,全長1米左右。性兇猛,主要以毛蝦、烏賊為食。主要分布于西太平洋和印度洋,在中國的黃海、東海、渤海一直到南海都有分布,和大黃魚、小黃魚及烏賊并稱為中國的四大海產(chǎn)。
刀魚,學名長頜鱭(Coilia ectenes Jordan),又稱刀鱭,毛鱭,是一種洄游魚類,與河鲀、鰣魚并稱為中國長江三鮮。
刀魚和鰣魚、河鲀和鮰魚一起被譽為“長江四鮮”。很奇特的是,此“長江四鮮”回流過,下游過南通天生港,上游鎮(zhèn)江流域開始,其口味就會奇異變化,身價大跌,雖說是共飲一江水,但是地道長江流域喜好江鮮食客不難分別出該魚出水流域!
蛇魚是鐮刀魚嗎
蛇魚不是鐮刀魚。
蛇魚是很像蛇的一類魚,如黃鱔,鰻鱺,青鱔,鱸鰻,海鱔。
鐮刀魚學名叫大刺鰍,因體型像把割禾的鐮刀,所以叫鐮刀魚。
在江陰土話中,鰣魚(或者是刀魚)是不是有另一個名字?
沒錯,這種魚就是帶魚。
帶魚
帶魚又叫刀魚、牙帶魚、鐮刀魚,是魚綱鱸形目帶魚科動物,帶魚的體型正如其名,側扁如帶,呈銀灰色,背鰭及胸鰭淺灰色,帶有很細小的斑點,尾巴為黑色,帶魚頭尖口大,到尾部逐 漸變細,好像一根細鞭,頭長為身高的2倍,全長1米左右,1996年3月中旬浙江有一漁民曾捕到一條長2.1米、重7.8公斤的特大個體,這條“帶魚王”后來被溫嶺市石塘鎮(zhèn)小學的生物博物館收藏。帶魚分布比較廣,以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最多,我國沿海各省均可見到,其中又以東海產(chǎn)量最高。
帶魚是一種比較兇猛的肉食性魚類,牙齒發(fā)達且尖利,背鰭很長、胸鰭小,鱗片退化,它游動時不用鰭劃水,而是通過擺動身軀來向前運動,行動十分自如。既可前進,也可以上下竄動,動作十分敏捷,經(jīng)常捕食毛蝦、烏賊及其他魚類。帶魚食性很雜而且非常貪吃,有時會同類相殘,漁民用鉤釣帶魚時,經(jīng)常見到這樣的情景,鉤上釣一條帶魚,這條帶魚的尾巴被另一條帶魚咬住,有時一條咬一條,一提一大串。用網(wǎng)捕時,網(wǎng)內的帶魚常常被網(wǎng)外的帶魚咬住尾巴,這些沒有入網(wǎng)的家伙因貪嘴最終也被漁民抓了上來。據(jù)說由于帶魚互相殘殺和人類的捕撈,所以在帶魚中能見到壽命超過4歲的老帶魚,就算是見到壽星了。帶魚最多只能活到8歲左右,不過帶魚的貪吃也有一個優(yōu)點,那就是生長的速度快,1齡魚的平均身長18厘米~19厘米,重90克~110克,當年即可繁殖后代,2齡魚可長到300克左右。
帶魚屬于洄游性魚類,有晝夜垂直移動的習慣,白天群棲息于中、下水層,晚間上升到表層活動,我國沿海的帶魚可以分為南、北兩大類,北方帶魚個體較南方帶魚大,它們在黃海南部越冬,春天游向渤海,形成春季魚汛,秋天結群返回越冬地形成秋季魚汛,南方帶魚每年沿東海西部邊緣隨季節(jié)不同作南北向移動,春季向北作生殖洄游,冬季向南作越冬洄游,故東海帶魚有春汛和冬汛之分。帶魚的產(chǎn)卵期很長,一般以4月~6月為主,其次是9月~11月,一次產(chǎn)卵量在2.5萬?!?.5萬粒之間,產(chǎn)卵最適宜的水溫為17℃~23℃。
帶魚是我國沿海產(chǎn)量最高的一種經(jīng)濟魚類,70年代年產(chǎn)量一般在50萬噸左右,90年代上升到110多萬噸,后來產(chǎn)量不斷下降,不過比大、小黃魚要好一些,尚能形成魚汛,近幾年經(jīng)過禁漁和開展保護漁業(yè)資源方面的宣傳教育,比較好地控制了過度捕撈,使帶魚生產(chǎn)保持在一個相對穩(wěn)定的水平上。
帶魚肉嫩體肥、味道鮮美,只有中間一條大骨,無其他細刺,食用方便,是人們比較喜歡食用的一種海洋魚類,具有很高的營養(yǎng)價值,對病后體虛、產(chǎn)后乳汁不足和外傷出血等癥具有一定的補益作用。中醫(yī)認為它能和中開胃、暖胃補虛,還有潤澤肌膚、美容的功效,不過患有瘡、疥的人還是少食為宜。
鐮刀魚又叫什么魚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鐮刀魚圖片、鐮刀魚又叫什么魚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
發(fā)表評論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