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鸚哥小調(diào)(dj白鸚哥)
溫馨提示:這篇文章已超過598天沒有更新,請注意相關的內(nèi)容是否還可用!
4、寧夏有哪些戲曲?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白鸚哥小調(diào),以及dj白鸚哥對應的相關信息,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關注我們祥龍魚場哦。
本文目錄一覽:
金華婺劇哪些是武戲劇名
婺劇,俗稱“金華戲”,浙江省地方戲曲劇種之一。它以金華地區(qū)為中心,流行于金華、麗水、臨海、建德、衢州、淳安以及江西東北部的玉山、上饒、貴溪、鄱陽、景德鎮(zhèn)等地。是高腔、昆腔、亂彈、徽戲、灘簧、時調(diào)六種聲腔的合班。因金華古稱婺州,1949年改今稱。 [編輯本段]婺劇歷史 明清以來,金華一帶是鹽、絲入贛和漆、瓷入浙的商業(yè)貿(mào)易地區(qū),加之物產(chǎn)豐饒,故歷來是各種戲曲爭勝斗奇之地。明中葉流行的義烏腔形成于金華府(治今浙江金華)屬義烏縣。明末的高腔、昆腔,清初的亂彈腔,清中葉的徽戲,均曾在金華流行。
高腔有侯陽、西吳、西安、松陽之分。侯陽高腔流行于東陽、義烏一帶,有人認為可能是義烏腔的派生,擅演武戲。西吳高腔因在金華北鄉(xiāng)的西吳村開設科班而得名,其唱腔較西安高腔委婉、質(zhì)樸,且多滾唱,與徽池雅調(diào)有淵源關系。西安高腔流行于衢州一帶,衢州古稱“西安”,故名。相傳與弋陽腔有密切關系,也有人認為可能是西平腔的遺響。其曲調(diào)字多腔少,具有一泄而盡的特點。以上三種,均一人啟唱,眾人幫腔,鑼鼓助節(jié),音調(diào)隨心入腔。
多數(shù)高腔的特點是鑼鼓助節(jié),不管托弦,一人啟齒,眾人相和,聲調(diào)高亢激越。而西吳高腔及松陽高腔卻有樂隊伴奏,是我國各種高腔中特有的形式。高腔曲牌很多,不同劇目有規(guī)定的“套式”。初用長短句詞格。劇目豐富,如《槐蔭記》、《合珠記》、《白兔記》等。
昆曲,俗稱“草昆”、“金昆”,是昆腔流傳在金華一帶的支派。因長期流動演出于農(nóng)村的草臺和廟會,以農(nóng)民為主要觀眾對象,故語言較通俗,追求情節(jié)曲折,唱腔也不拘泥于四聲格腔,以演武戲、做工戲、大戲為主。在明代之后,一直被視為婺劇諸聲腔中的正宗。實際上是昆曲在衢州(今衢縣一帶)、金華的一個支流,在語言、曲調(diào)上均結合當?shù)亓晳T予以簡化或改變,故稱“草昆”?,F(xiàn)其劇目已較少演出,部分曲調(diào)則為亂彈聲腔所吸收,如亂彈曲調(diào)中含有[昆頭][小桃紅][新水令][下山虎]等片斷。
亂彈,因專工亂彈的“亂彈班”多出自浦江縣,故又稱“浦江亂彈”。以二凡、三五七、蘆花為主要唱調(diào)。其流行地區(qū)除金華、衢州、嚴州(治今浙江建德)外,也常在昌化、桐廬一帶演出。二凡具北方戲曲唱腔的特點,有人認為源出于西秦腔,也有人認為源于安徽的吹腔和四平調(diào)。三五七具有南方戲曲唱腔的特點,屬早期吹腔。有人認為其形成與皖南的徽州、四平、太平諸腔有關。蘆花則源于吹腔一類,系徽戲遺響。
據(jù)《中國戲曲曲藝辭典》:亂彈在婺劇中,指唱“三五七”“蘆花調(diào)”“二凡”“拔子”四個聲腔?!叭迤摺薄疤J花調(diào)”由安徽“石碑腔”演變而來,用笛主奏,曲調(diào)華麗、流暢、舒展,唱調(diào)字少腔多,后發(fā)展為字多腔少的“疊板”?!岸病笔乔厍粋鞯侥戏胶笱葑兌傻穆暻?,在婺劇中又發(fā)展為“尺字”“小工”“正工”“凡字”四種不同屬性的曲調(diào),又各有“倒板”“原板”“流水”“緊皮”“垛板”等不同板式,分別具有激昴、高亢、悲壯、沉郁等感情特點?!鞍巫印币灿小暗拱濉薄盎佚垺薄霸濉钡劝迨?。按定調(diào)性質(zhì),一般“二凡”與“三五七”相聯(lián),“蘆花”與“拔子”相聯(lián)。劇目較多,如《蘆花絮》《桂芝寫狀》《雪里梅》《珍珠衫》等。
徽戲,自皖南傳入。清末以來,大量皖人遷往金華一帶,多數(shù)經(jīng)商,徽戲隨商路流入,金華、衢州兩府本地徽班達三十余個,僅1918年前后開設的本地科班就有十余個。婺劇徽班自成一格,以拔子、蘆花、吹腔等老徽調(diào)為主。唱西皮、二黃,表演粗獷、潑賴、樸實、健康,劇目有《二進宮》《法門寺》《青龍會》等。其中《火燒子都》《水擒龐德》等的表演風格,在今皮黃劇中較少見。
灘簧,相傳源出蘇州灘簧。乾隆、嘉慶年間(1936-1820),金華已有曲藝灘簧坐唱班。有人認為,灘簧系由往來于衢州、蘭江的花船船娘賣藝帶入,先有業(yè)余坐唱班,后由婺劇藝人衍為戲曲,成為婺劇聲腔之一。有“浦江灘簧”、“蘭溪灘簧”、“東陽灘簧”之分。劇目有《僧尼會》《斷橋》《牡丹對課》等。解放后整理的傳統(tǒng)劇目《僧尼會》《斷橋》在劇本和表演上都有新的創(chuàng)造。
時調(diào),是明清以來時尚民間小戲的統(tǒng)稱。有來自明清俗曲,有的屬南羅,有的為油灘,有的源于地方小調(diào)。由當?shù)孛窀?、歌舞演變而成,是一種演唱農(nóng)村生活小戲的聲腔,劇目有《走廣東》《賣棉紗》《王婆罵雞》等。
以上六種聲腔,在婺劇中不是一戲混用,而是各個聲腔都有一批專長劇目。最初,高腔、昆腔、亂彈等獨立成班,后發(fā)展為合班,并有不同的組合。高、昆、亂兼唱的戲班,俗稱“三合班”。以后,徽戲傳入金華一帶,有的三合班棄高腔而兼唱徽戲,有的徽班卻兼唱亂彈。之后,又吸收了灘簧和時調(diào)。 [編輯本段]婺劇概述 婺劇的傳統(tǒng)劇目十分豐富,較有影響的劇目有:《黃金印》、《孫臏與龐涓》、《三請梨花》、《斷橋》、《西施淚》和現(xiàn)代戲《桃子風波》等。
婺劇的表演夸張、生動、形象、強烈,講究武戲文做,文戲武做,所謂:“武戲慢慢來,文戲踩破臺”。由于過去服裝原無水袖,表演多在手指、手腕上下功夫,亮相、功架近似敦煌壁畫的人物姿態(tài),自具一格。且特技表演甚多,如變臉、耍牙、滾燈、紅拳、飛叉、耍珠等。
角色行當分老生、老外、副末、小生、大花面(凈)、二花面(副)、小花面(丑)、四花面(武凈)、花旦、作旦、正旦、老旦、武小旦、三梁旦、(第三位花旦)、雜(扮演神仙、老虎、狗,由管“三箱”的兼)共十五行。名演員有江和義、徐東福、周越先、徐汝英、周越桂、徐錫貴、王金龍、葉阿茍、鄭蘭香、葛素云、吳光煜等。
同治、光緒年間(1862--1908),婺劇班社達四十余班。1935年后,婺劇始有女演員,曾先后辦了民生、文化、民樂、小文化等女子科班(徽班),各“三合班”、“亂彈班”也都通過隨團收徒等方式,培養(yǎng)了不少出色女演員。
早期婺劇班社主要在四鄉(xiāng)集市、廟會(統(tǒng)稱趕會場)演出,30年代初,才開始進城,以金華城隍廟、西華寺等為演出場地,后逐漸經(jīng)常在長樂、北山、金城、群眾等戲院演出。在農(nóng)村,早期的業(yè)余班社,有的稱為“太子班”(主要由村鎮(zhèn)的“有閑階層”組成)。這些組織初期以坐唱自娛為主,每逢迎神賽會,則敲鑼打鼓沿街挨村游動演唱,后來始發(fā)展為化裝上臺演出。
抗日戰(zhàn)爭時期,金華一度失陷,一些出色的演員如小花面阿堯、筱蘭英,花旦樟樹奶等死于戰(zhàn)亂,婺劇班社星散,這一劇種幾乎一蹶不振。建國后,在有關部門支持下,組成婺劇改進會(后改為金華地區(qū)戲曲聯(lián)合會),并于1953年成立了浙江婺劇實驗劇團,各地也成立了一批“共和班”。1955年,各劇團聯(lián)合招收了二百多名學員,培養(yǎng)了一批人才。1956年,在浙江婺劇實驗劇團基礎上成立了浙江婺劇團,并對婺劇的傳統(tǒng)藝術進行較系統(tǒng)的挖掘記錄和繼承改革工作。至80年代初,婺劇共有劇團十二個,其中原為徽班的七個,三合班的二個,兩合半班的一個,亂彈班的二個。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的保護,2007年6月8日,浙江省婺劇團獲得國家文化部頒布的首屆文化遺產(chǎn)日獎。 [編輯本段]相關名詞 1、義烏腔
古代戲曲聲腔。明隆慶萬歷之間開始流行于浙江義烏。明王驥德《曲律》: 數(shù)十年來又有弋陽、義烏、青陽、徽州、樂平諸腔之出。 此為關于義烏腔之最早記載。據(jù)沈寵綏《度曲須知》,義烏腔于明末仍與海鹽、弋陽諸腔同為當時影響較大之戲曲聲腔?,F(xiàn)已失傳,其劇目、音樂、表演藝術上之特色已無從查考。根據(jù)部分婺劇老藝人回憶,浙江浦江一帶清代曾流行義烏腔,系高腔形式,其劇目、音樂、表演藝術均與目前婺劇中之 西吳高腔 甚為接近。不過浙江省藝術研究所洛地先生認為:所謂義烏腔只是義烏人在外地唱戲時所帶出的“義烏口腔”,時間一久凡義烏人唱的戲就被人稱之為“義烏腔”了。所以所謂的義烏腔在義烏幾乎是找不到的。從聲腔曲種上說,義烏腔不是一種聲腔。
2、西吳高腔
戲曲劇種。因曾流行于浙江金華西吳村,故名。據(jù)說明末即已盛行。有人認為西吳高腔系 義烏高腔 之訛音。過去由衢縣一帶的三合班演唱,現(xiàn)在婺劇也偶有演唱。在發(fā)展過程中和西安高腔曾互相影響。采用后臺幫腔,又加了管弦樂伴奏。音樂曲調(diào)較西安高腔為粗獷、淳樸。傳統(tǒng)劇目有《磨房相會》等。
3、西安高腔
戲曲劇種。曾流行于衢州(治所今浙江衢縣)。衢縣古名西安,因此也叫 衢州西安高腔 ,過去由當?shù)氐?三合班 演唱,現(xiàn)在婺劇也偶有演唱。是江西弋陽腔傳到衢州一帶演變而成。在發(fā)展過程中受昆腔、吹腔較多影響,采用后臺幫腔,又增加笛子伴奏和過門。幫腔的形式和方法都較自由,除 滾唱 和部分引子外,每句幫唱句尾一字或數(shù)字。傳統(tǒng)劇目有《槐蔭樹》《合珠記》《蘆花絮》等。
4、侯陽高腔
戲曲劇種。流行于浙江東陽、義烏、浦江等地。原由 東陽班 演唱?,F(xiàn)在婺劇也偶有演唱。有人認為系湖南岳陽高腔傳到東陽之后被訛稱為 侯陽高腔 。所唱曲牌帶有較多民歌色彩,以管弦樂伴奏,但仍用樂師幫腔。旋律簡單,很少用滾唱形式。傳統(tǒng)劇目有《白鸚哥》《梁山伯》《賣水記》等。侯陽高腔和紹興的調(diào)腔有較多的共同點。
5、松陽高腔
戲曲劇種。流行于浙江遂昌、龍泉一帶(浙江原有松陽縣,1958年并入遂昌縣)。起源于明末清初,清代光緒年間頗盛行。常用花腔以及高八度假嗓。加有管弦樂伴奏,但用幫腔。板式分套板、平板、緊板、倒板、疊板、疊子、科子等七種。伴奏曲牌分別來自昆曲、徽戲和民間打擊音樂。語言主要用松陽官腔。傳統(tǒng)劇目比較豐富,《夫人傳》《白兔記》《蘆花記》等整本劇目現(xiàn)在仍能演出。解放前已衰落,解放后進行了挖掘和整改。 [編輯本段]絕活絕技 1、蛇步蛇行
這是婺劇灘簧《斷橋》中白素貞和小青的表演。白素貞和小青不是人間婦女,而是亦人亦蛇,因此她們在表演中就要兼有兩者的風格。婺劇《斷橋》的表演,幾已盡善盡美。白蛇和青蛇的臺步輕捷細碎,S形地前行,猶如蛇行水面,飄飄欲仙,加上優(yōu)美的舞姿,使人感到有濃厚的神話色彩。小青在追趕許仙時,殺氣騰騰,一旦停住,就來個“三竄頭”,即把頭突然竄抖三下,好似水蛇覓食時兇悍而敏捷的形態(tài)。解放后表演《斷橋》白娘娘和小青的演員已有好幾代,最早的要數(shù)陳美娟和陳娟弟,其后有徐汝英和金鳳茶,劉玉蓮和江淑英,倪志萱和朱珠鳳,方磊和龔健,方曉蓉和金國娟等。她們表演的“蛇步蛇形”,保持著濃郁的婺劇特色。在徐勤納導演的《白蛇前傳》里。
2、飄若紙人
“飄若紙人”又名“紙人功”,屬輕功一類的特技。角色猶如懸在半空,低頭直臂,左右晃動,前后打轉如紙人一般。演員表演方法是:兩只腳尖踮地,利用輕柔的身段功夫,忽而搖擺,忽而左右移動,忽而360癴0打轉,均要顯示出如紙在空中飄浮的形態(tài)。其要領是演員兩腳踮起時,雙臂盡量下垂,然后用小碎步移動身子,并要把戲裝遮住雙腳,這樣才不致使觀眾看出你是在用腳尖功夫。
婺劇徽戲折子戲《活捉三郎》中的張文遠就有此功表演?!痘钭饺伞氛f的是《水滸傳》中宋江殺惜的故事。鄆城縣押司宋江,為人好義,揮金如土,人稱“及時雨”,深得鄉(xiāng)親父老的擁戴和江湖好漢的敬仰。時有閻婆和閻婆惜母女二人落難鄆城,宋江憐其生活艱辛,時常施舍一些小錢以供其維持生計。閻婆看宋江揮金如土,又在衙門內(nèi)辦事,就將閻婆惜許于宋江作妾。于是宋江就在城內(nèi)買下一幢房子把閻婆惜供養(yǎng)起來。
宋江有一同僚名喚張文遠,生得眉清目秀,風流倜儻。因與宋江同為衙門書吏,且還有些師徒情份,故宋江常與其對飲,遂成朋友。宋江為人大度,有時竟把張文遠帶入閻婆惜處飲酒,席間命閻婆惜彈唱助興。這閻婆惜生得面若桃花,頗有姿色。張文遠原系拈花惹草的偽人君子,一見閻婆惜生得美貌,便起了不良之心。恰逢閻婆惜也是個水性楊花的女人,兩人一拍即合,不久便成奸夫淫婦。張文遠常來幽會,僅是瞞著宋江一人罷了。閻婆惜有了新歡,便對宋江冷淡起來。宋江原非好色之徒,見閻婆惜有意冷淡也就不大來閻婆惜處過往。
合該出事,晁蓋等人劫了生辰綱后,官府派兵捉拿,幸虧宋江通風報信才得以脫身去梁山落草。為報救命之恩,晁蓋命劉唐送來金子三百兩和書信一封。宋江并非愛財之人,僅收下一錠金子和書信,余叫劉唐帶回。送走劉唐后,恰被閻婆撞見,一把拖住不放,生拉硬扯把宋江拖到樓上,要留宋江過夜。因閻婆惜冷落,宋江十分沒趣,不待天明便離去了,卻把裝有金子和書信的“朝文袋”忘在了房中。閻婆惜取過袋子一看,知宋江暗通梁山,便借機逼宋江寫下休書和拿出三百兩金子,以供她和張文遠后半生快活。
宋江發(fā)現(xiàn)“朝文袋”失落房中,急忙趕回尋找,可袋子已被閻婆惜藏匿。閻婆惜百般刁難,惹得宋江火起,一怒之下便殺了閻婆惜。
閻婆惜被宋江殺死后,陰魂不散,她要與張文遠生死不離,同赴陰曹以續(xù)前情。是夜,張文遠在書房想念閻婆惜,閻婆惜陰魂潛入書房相會,訴說往事,并要他同赴陰曹地府。張文遠嚇得魂不附體,欲避而遁之,被閻婆惜迷住,吊得七竅流血?!凹埲斯Α本褪怯迷诘醯臅r候:閻婆惜一把將張文遠(三郎)衣領抓住,張三郎就像鐘擺似地左右晃動,像蒼蠅似地原地打轉,飄若紙人,輕如裊煙。這種特技表演,將張文遠嚇得喪魂落魄的神態(tài)刻畫得淋漓盡致。這是一出婺劇小花臉的看家戲,演得最出色的要數(shù)馮進流和俞蘭英。“飄若紙人”特技在各劇種中均有使用,至今仍久演不衰。但在婺劇中卻很少見到了。(作者:賈祥龍)
3、失傳的絕活----大眼小眼
這是婺劇徽戲《火中練》(《湘子渡妻》)中韓湘子的表演。八仙之一韓湘子到深山拜師學法,三年未歸。一日,湘子下山,為試探其妻林氏有否變心,變?yōu)槌笊?,偷偷潛入花園,時林氏在花園焚香祝告,祈夫早回,即上前用花言巧語挑逗調(diào)戲,林氏囑婢女將他逐出,湘子放下了心,變回原身,囑其妻說:“若要夫妻相會,再待三年?!闭f完隱身而去。湘子在喬裝丑僧向林氏挑逗時,右眼睜得很大,左眼縮得很小,甚至連烏珠也看不到。這種神情,將丑僧嗜色如命的心理活動表露無疑。婺百名丑應阿堯、徐東福都會表演。這種特技已后繼無人。
4、失傳的絕活----蜻蜓點水
是婺劇徽戲《探五陽》中王英的特技表演。王英在探五陽城時,尋找水源,將右手直立撐地,全身平直,時而表演“吃水”,時而身子后翹。這一特技,顯示王英的高超武藝和偵察時的神秘姿態(tài)?,F(xiàn)已失傳。
5、失傳的絕活----踢鞋穿鞋
這是婺劇灘簧《斷橋》中許仙的表演。婺劇徽班著名小生范壽棋,能將腳上的平靴踢到頭頂,然后又從頭頂落到腳尖上,自動穿進。壽棋將這特技用于許仙身上。當許仙被白娘娘和小青追趕時,落荒而逃,在慌不擇路的情況下,坐地一跌,將鞋踢到頭頂上,四處尋找,一無所獲。到處抓摸,原來落在頭上。然后將頭一聳,鞋子準確無誤套入腳尖。這一“踢鞋穿鞋”的特技,把許仙膽怯驚慌的心情表演得出神入化?,F(xiàn)已失傳。 [編輯本段]藝術特點 婺劇的角色行當,過去稱為“十三頂半網(wǎng)巾”,即四白面:小生、老生(正生)、老外、副末;四花面:大花面(凈)、二花面(副凈)、三花面(丑)、四花面(武凈);五旦堂:花旦、正旦、作旦、老旦、武小旦,此為十三行。外加“三箱”(管砌末,兼演神仙、老虎、狗)兼雜腳,為“半個網(wǎng)巾”。后又增加了三梁旦(衢州一帶稱花旦為“大梁旦”,作旦為“二梁旦”,“三梁旦”意即第三位花旦角色)和小旦(又稱“小包頭”、“拜堂旦”,專演丫頭、宮女等很少開口的角色),共十五行角色。一個班社,過去多為二十八人(尤其是徽班)。計班主(亦稱“領班”,實為老板)一人,“承頭”(即“戲螞蟻”,組班時幫助邀角請人,組班后主要負責接洽演出場地,50年代已取消)一人,樂隊五人,后臺管頭箱(衣箱)一人,盔箱(帽、盔、髯口)一人,三箱(砌末)一人,總務一人,伙頭二人,加一十五行演員,共二十八人。
表演藝術方面,由于長期在廣場演出,形成夸張、粗獷、強烈、明快的特點。如武將出場,以迅速后退一步,并亮一高架子來突出人物,與其他劇種的站定后前跨一步不同。又如其他劇種一招一式都講究圓,動作呈連續(xù)變化的曲線,而婺劇卻往往圓中帶直,曲線中出現(xiàn)折線和直線來顯示動作的力量和感情的強烈。它講究“武戲文做,文戲武做”,即所謂“武戲慢慢來,文戲踩破臺”。如《斷橋》是一出文戲,但白素貞和小青的“蛇步”和一連串的舞蹈身段,許仙的“吊毛”、“飛跪”、“搶背”、“飛撲虎”等跌撲功夫,其吃重程度均不下于武戲。反之,武戲《水擒龐德》,卻慢招緩式,在樂曲中開打,以舞蹈動作取勝。
過去婺劇無水袖,因而手腕和手指功夫十分突出。旦角的開門、整裝、整容等動作,無不注重手指的顫動功夫;凈、生等角色的各種云手動作,也十分注重轉腕,翻掌加上亮相時常曲腿亮靴底,與儺舞和佛教舞蹈頗有接近處。此外,角色上場時兩肘(下臂)平曲,大拇指翹起,其他四指并攏,“起霸”時盡用身子旋轉動作,揚鞭催馬時鞭梢總是向上等,又與傀儡戲的動作相似。同時,婺劇中還保存了許多特技表演,如《火燒子都》中通過筋斗帶彩的三變臉,《滾燈》中的頂燈,《大補缸》中的翻梁和七十二吊,《肉龍頭》中的紅拳、舞叉,《僧尼會》中的耍佛珠,《水擒龐德》中的“倒插順風旗”,《三打王英》中的“倒喝水”,《相梁刺梁》中的“飛僵尸”等。
人物塑造上,有些劇目往往從農(nóng)民生活的角度來理解人物,即使帝王將相亦然。如《九錫宮》中已官填封九千歲的程咬金,在人們?yōu)樗蹠r,竟自顧自偷吃起棗子來。又如《三結義》中的劉備,卻是個好吃白食、油嘴滑舌的二流子。
婺劇班社過去演出,必先點戲:由二旦色頭飾珠翠,臉敷脂粉,身穿紅綠男客衣(褶子)。其一持牙笏,上開戲名,另一持筆,請“廟會頭首”以筆點戲。演出之前,必先鬧臺,稱“鬧頭臺”,一般只用打擊樂器奏出各種鑼鼓點,取其熱鬧,借以招攬觀眾,謂之“鬧頭臺”。但是,每逢頭場演出,則必鬧“花頭臺”,在鑼鼓中插入大嗩吶、小嗩吶、笛子、胡琴主奏的四支樂曲,時而委婉清柔,時而激昂雄壯(“花頭臺”樂曲今已成為獨立的民間吹打組曲),觀眾通過“花頭臺”來品評樂隊水平?!邦^臺”鬧完,繼以“蹈八仙”(有“堆花八仙”、“追桃八仙”等多種,均以蟠桃會眾仙為王母慶壽為內(nèi)容),再“跳加官”(俗稱“跳白面”、“天官賜?!保ⅰ疤恰?、“跳財神”,然后演三至四出“摘劇”(折子戲),稱為“開臺”。每逢頭場開臺,徽班必演《百壽圖》(《滿床笏》《打金枝》),亂彈班必演《九錫宮》。演此兩劇,一為取其吉利;二為亮行頭;三因戲中行當全,唱做并重,能反映出班社演出水平。廟會主事人也據(jù)此決定戲碼和演期的長短,觀眾則據(jù)此選擇看哪幾本戲。開臺戲演完,接著“鬧二臺”,一般用大嗩吶吹演奏一支曲牌,配以鑼鼓,較簡短,目的使演員和觀眾各以稍事休息。然后大戲開始,稱為“正本”。正本演完,須加演一出小戲,稱為“后找”。如《啞背瘋》、《罵雞》、《王小二過年》之類。從開臺到后找,一場戲約需四、五小時以上。
婺劇的名演員有江和義(擅老生)、徐東福(丑),徐錫貴(老生)、葉阿茍(老生)、徐汝英(旦)、周越先(旦)、王金龍(小生)、王景春(老外)、鄭蘭香(旦)、徐鳳仙(旦)、吳光煜(丑)等。
寧夏的戲劇,曲藝有哪些
寧夏地區(qū)的戲劇、曲藝,主要曲種有以下:
1、青海平弦
青海平弦是青海地方曲藝中影響較大的曲種之一。它的曲調(diào)優(yōu)美,綺麗典雅,曲詞的格律嚴謹,詩詞化程度較高,可以說是青海地方曲藝中的陽春白雪。隨著人民群眾文化素質(zhì)的不斷提高,青海平弦獲得了越來越多群眾的欣賞和愛好,也可以稱得起是一個雅俗共賞的地方曲種。
2、青海賢孝
“賢孝”得名于它演唱的大部份曲目內(nèi)容是棄惡揚善,表賢道孝,勸化人心。經(jīng)考證,青海賢孝主要曲目源于古代的“寶卷”(古代經(jīng)文演變來的一種曲藝品種),如《白鸚哥吊孝》即鸚鵡寶卷的變異本;《方四娘》即《四姐寶卷》的變異本等等。這些曲目的內(nèi)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勞動人民的不平、理想和愿望,所以蘊有頑強的生命力而流傳至今,成為我省一份古老而又經(jīng)得起時間考驗的講唱藝術。
3、青海道情
“道情”淵源于唐代的《九真》、《承天》等道家誦唱的經(jīng)文及曲調(diào)。遠在南宋時代,就已有了“漁鼓簡板唱道情”的記載,現(xiàn)在流行全國各地的道情都受到當?shù)夭煌嚽N、戲曲、民間小調(diào)、牌子曲等的影響,并與它們有著不同程度的融合,形成了本地特有的道情及其風格,青海道情亦如是。
4、打攪兒
早年“打攪兒”是在演唱長篇曲目的間歇中演唱的,當演唱到大傳賢孝中那些悲苦的情節(jié)時,聽眾歔欷感嘆,哽咽哭泣,說唱只好中斷。這時藝人便說:“打一個攪兒吧”!就是另外唱一個節(jié)奏明快而逗趣兒的小段兒。為了使聽眾情緒上得到調(diào)解,氣氛上得到緩和。之后,再把演唱繼續(xù)下去。從說唱的連貫性來說,這一停頓是打擾了故事情節(jié)的連續(xù)發(fā)展,所以,把這類小段曲目叫做“打攪兒”,其含義是不屬于正式演唱的故事。后來,“打攪兒”的曲目逐漸增多,獨自形成以諷喻見長,以幽默風趣為格調(diào)的一個曲種。它在河湟流域廣泛流傳,而在甘肅臨夏地區(qū),由于語音的變化將“打攪兒”舍棄了兒化音叫做“打調(diào)”。
5、青海越弦
越弦又叫“月弦”、“月調(diào)”、“背調(diào)”、“越調(diào)”,也稱“座場眉戶”,在陜西、甘肅、新疆的漢族群眾中叫做“曲子”。
青海的越弦約在清代中期由陜西傳入。所以,青海越弦的主要曲調(diào)名稱、主旋律、唱詞的句式規(guī)律、韻律等等與陜西眉戶基本相同。青海越弦的演唱歷來極少專業(yè)藝人,也沒有長期固定的演唱團體,大多數(shù)藝人的演唱活動是自樂班方式。
6、太平秧歌
“唱秧歌”歷來被認為是祈祝風調(diào)雨順,國泰民安的盛世祥兆,也是一種街頭巷尾的群眾曲藝演唱活動。太平秧歌的演唱時間很特殊,只在正月里才演唱,正月初一至十五是演唱高潮期,十五一過,要聽“唱秧歌”只好等到來年這個時候了。
7、其他。如花兒戲,倒江湖等,都屬于民間說唱曲藝。
鄉(xiāng)韻自多情婺劇介紹了..
[編輯本段]婺劇歷史
明清以來白鸚哥小調(diào),金華一帶是鹽、絲入贛和漆、瓷入浙的商業(yè)貿(mào)易地區(qū),加之物產(chǎn)豐饒,故歷來是各種戲曲爭勝斗奇之地。明中葉流行的義烏腔形成于金華府(治今浙江金華)屬義烏縣。明末的高腔、昆腔,清初的亂彈腔,清中葉的徽戲,均曾在金華流行。 高腔有侯陽、西吳、西安、松陽之分。侯陽高腔流行于東陽、義烏一帶,有人認為可能是義烏腔的派生,擅演武戲。西吳高腔因在金華北鄉(xiāng)的西吳村開設科班而得名,其唱腔較西安高腔委婉、質(zhì)樸,且多滾唱,與徽池雅調(diào)有淵源關系。西安高腔流行于衢州一帶,衢州古稱“西安”,故名。相傳與弋陽腔有密切關系,也有人認為可能是西平腔的遺響。其曲調(diào)字多腔少,具有一泄而盡的特點。以上三種,均一人啟唱,眾人幫腔,鑼鼓助節(jié),音調(diào)隨心入腔。 多數(shù)高腔的特點是鑼鼓助節(jié),不管托弦,一人啟齒,眾人相和,聲調(diào)高亢激越。而西吳高腔及松陽高腔卻有樂隊伴奏,是我國各種高腔中特有的形式。高腔曲牌很多,不同劇目有規(guī)定的“套式”。初用長短句詞格。劇目豐富,如《槐蔭記》、《合珠記》、《白兔記》等。 昆曲,俗稱“草昆”、“金昆”,是昆腔流傳在金華一帶的支派。因長期流動演出于農(nóng)村的草臺和廟會,以農(nóng)民為主要觀眾對象,故語言較通俗,追求情節(jié)曲折,唱腔也不拘泥于四聲格腔,以演武戲、做工戲、大戲為主。在明代之后,一直被視為婺劇諸聲腔中的正宗。實際上是昆曲在衢州(今衢縣一帶)、金華的一個支流,在語言、曲調(diào)上均結合當?shù)亓晳T予以簡化或改變,故稱“草昆”?,F(xiàn)其劇目已較少演出,部分曲調(diào)則為亂彈聲腔所吸收,如亂彈曲調(diào)中含有〔昆頭〕〔小桃紅〕〔新水令〕〔下山虎〕等片斷。 亂彈,因專工亂彈的“亂彈班”多出自浦江縣,故又稱“浦江亂彈”。以二凡、三五七、蘆花為主要唱調(diào)。其流行地區(qū)除金華、衢州、嚴州(治今浙江建德)外,也常在昌化、桐廬一帶演出。二凡具北方戲曲唱腔的特點,有人認為源出于西秦腔,也有人認為源于安徽的吹腔和四平調(diào)。三五七具有南方戲曲唱腔的特點,屬早期吹腔。有人認為其形成與皖南的徽州、四平、太平諸腔有關。蘆花則源于吹腔一類,系徽戲遺響。 據(jù)《中國戲曲曲藝辭典》:亂彈在婺劇中,指唱“三五七”“蘆花調(diào)”“二凡”“拔子”四個聲腔?!叭迤摺薄疤J花調(diào)”由安徽“石碑腔”演變而來,用笛主奏,曲調(diào)華麗、流暢、舒展,唱調(diào)字少腔多,后發(fā)展為字多腔少的“疊板”?!岸病笔乔厍粋鞯侥戏胶笱葑兌傻穆暻?,在婺劇中又發(fā)展為“尺字”“小工”“正工”“凡字”四種不同屬性的曲調(diào),又各有“倒板”“原板”“流水”“緊皮”“垛板”等不同板式,分別具有激昴、高亢、悲壯、沉郁等感情特點?!鞍巫印币灿小暗拱濉薄盎佚垺薄霸濉钡劝迨?。按定調(diào)性質(zhì),一般“二凡”與“三五七”相聯(lián),“蘆花”與“拔子”相聯(lián)。劇目較多,如《蘆花絮》《桂芝寫狀》《雪里梅》《珍珠衫》等。 徽戲,自皖南傳入。清末以來,大量皖人遷往金華一帶,多數(shù)經(jīng)商,徽戲隨商路流入,金華、衢州兩府本地徽班達三十余個,僅1918年前后開設的本地科班就有十余個。婺劇徽班自成一格,以拔子、蘆花、吹腔等老徽調(diào)為主。唱西皮、二黃,表演粗獷、潑賴、樸實、健康,劇目有《二進宮》《法門寺》《青龍會》等。其中《火燒子都》《水擒龐德》等的表演風格,在今皮黃劇中較少見。 灘簧,相傳源出蘇州灘簧。乾隆、嘉慶年間(1936-1820),金華已有曲藝灘簧坐唱班。有人認為,灘簧系由往來于衢州、蘭江的花船船娘賣藝帶入,先有業(yè)余坐唱班,后由婺劇藝人衍為戲曲,成為婺劇聲腔之一。有“浦江灘簧”、“蘭溪灘簧”、“東陽灘簧”之分。劇目有《僧尼會》《斷橋》《牡丹對課》等。解放后整理的傳統(tǒng)劇目《僧尼會》《斷橋》在劇本和表演上都有新的創(chuàng)造。 時調(diào),是明清以來時尚民間小戲的統(tǒng)稱。有來自明清俗曲,有的屬南羅,有的為油灘,有的源于地方小調(diào)。由當?shù)孛窀?、歌舞演變而成,是一種演唱農(nóng)村生活小戲的聲腔,劇目有《走廣東》《賣棉紗》《王婆罵雞》等。 以上六種聲腔,在婺劇中不是一戲混用,而是各個聲腔都有一批專長劇目。最初,高腔、昆腔、亂彈等獨立成班,后發(fā)展為合班,并有不同的組合。高、昆、亂兼唱的戲班,俗稱“三合班”。以后,徽戲傳入金華一帶,有的三合班棄高腔而兼唱徽戲,有的徽班卻兼唱亂彈。之后,又吸收白鸚哥小調(diào)了灘簧和時調(diào)。
[編輯本段]婺劇概述
婺劇的傳統(tǒng)劇目十分豐富,較有影響的劇目有:《黃金印》、《孫臏與龐涓》、《三請梨花》、《斷橋》、《西施淚》和現(xiàn)代戲《桃子風波》等。 婺劇的表演夸張、生動、形象、強烈,講究武戲文做,文戲武做,所謂:“武戲慢慢來,文戲踩破臺”。由于過去服裝原無水袖,表演多在手指、手腕上下功夫,亮相、功架近似敦煌壁畫的人物姿態(tài),自具一格。且特技表演甚多,如變臉、耍牙、滾燈、紅拳、飛叉、耍珠等。 角色行當分老生、老外、副末、小生、大花面(凈)、二花面(副)、小花面(丑)、四花面(武凈)、花旦、作旦、正旦、老旦、武小旦、三梁旦、(第三位花旦)、雜(扮演神仙、老虎、狗,由管“三箱”的兼)共十五行。名演員有江和義、徐東福、周越先、徐汝英、周越桂、徐錫貴、王金龍、葉阿茍、鄭蘭香、葛素云、吳光煜等。 同治、光緒年間(1862--1908),婺劇班社達四十余班。1935年后,婺劇始有女演員,曾先后辦白鸚哥小調(diào)了民生、文化、民樂、小文化等女子科班(徽班),各“三合班”、“亂彈班”也都通過隨團收徒等方式,培養(yǎng)了不少出色女演員。 早期婺劇班社主要在四鄉(xiāng)集市、廟會(統(tǒng)稱趕會場)演出,30年代初,才開始進城,以金華城隍廟、西華寺等為演出場地,后逐漸經(jīng)常在長樂、北山、金城、群眾等戲院演出。在農(nóng)村,早期的業(yè)余班社,有的稱為“太子班”(主要由村鎮(zhèn)的“有閑階層”組成)。這些組織初期以坐唱自娛為主,每逢迎神賽會,則敲鑼打鼓沿街挨村游動演唱,后來始發(fā)展為化裝上臺演出。 抗日戰(zhàn)爭時期,金華一度失陷,一些出色的演員如小花面阿堯、筱蘭英,花旦樟樹奶等死于戰(zhàn)亂,婺劇班社星散,這一劇種幾乎一蹶不振。建國后,在有關部門支持下,組成婺劇改進會(后改為金華地區(qū)戲曲聯(lián)合會),并于1953年成立了浙江婺劇實驗劇團,各地也成立了一批“共和班”。1955年,各劇團聯(lián)合招收了二百多名學員,培養(yǎng)了一批人才。1956年,在浙江婺劇實驗劇團基礎上成立了浙江婺劇團,并對婺劇的傳統(tǒng)藝術進行較系統(tǒng)的挖掘記錄和繼承改革工作。至80年代初,婺劇共有劇團十二個,其中原為徽班的七個,三合班的二個,兩合半班的一個,亂彈班的二個。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的保護,2007年6月8日,浙江省婺劇團獲得國家文化部頒布的首屆文化遺產(chǎn)日獎。
[編輯本段]相關名詞
1、義烏腔 古代戲曲聲腔。明隆慶萬歷之間開始流行于浙江義烏。明王驥德《曲律》: 數(shù)十年來又有弋陽、義烏、青陽、徽州、樂平諸腔之出。 此為關于義烏腔之最早記載。據(jù)沈寵綏《度曲須知》,義烏腔于明末仍與海鹽、弋陽諸腔同為當時影響較大之戲曲聲腔?,F(xiàn)已失傳,其劇目、音樂、表演藝術上之特色已無從查考。根據(jù)部分婺劇老藝人回憶,浙江浦江一帶清代曾流行義烏腔,系高腔形式,其劇目、音樂、表演藝術均與目前婺劇中之 西吳高腔 甚為接近。不過浙江省藝術研究所洛地先生認為:所謂義烏腔只是義烏人在外地唱戲時所帶出的“義烏口腔”,時間一久凡義烏人唱的戲就被人稱之為“義烏腔”了。所以所謂的義烏腔在義烏幾乎是找不到的。從聲腔曲種上說,義烏腔不是一種聲腔。 2、西吳高腔 戲曲劇種。因曾流行于浙江金華西吳村,故名。據(jù)說明末即已盛行。有人認為西吳高腔系 義烏高腔 之訛音。過去由衢縣一帶的三合班演唱,現(xiàn)在婺劇也偶有演唱。在發(fā)展過程中和西安高腔曾互相影響。采用后臺幫腔,又加了管弦樂伴奏。音樂曲調(diào)較西安高腔為粗獷、淳樸。傳統(tǒng)劇目有《磨房相會》等。 3、西安高腔 戲曲劇種。曾流行于衢州(治所今浙江衢縣)。衢縣古名西安,因此也叫 衢州西安高腔 ,過去由當?shù)氐?三合班 演唱,現(xiàn)在婺劇也偶有演唱。是江西弋陽腔傳到衢州一帶演變而成。在發(fā)展過程中受昆腔、吹腔較多影響,采用后臺幫腔,又增加笛子伴奏和過門。幫腔的形式和方法都較自由,除 滾唱 和部分引子外,每句幫唱句尾一字或數(shù)字。傳統(tǒng)劇目有《槐蔭樹》《合珠記》《蘆花絮》等。 4、侯陽高腔 戲曲劇種。流行于浙江東陽、義烏、浦江等地。原由 東陽班 演唱?,F(xiàn)在婺劇也偶有演唱。有人認為系湖南岳陽高腔傳到東陽之后被訛稱為 侯陽高腔 。所唱曲牌帶有較多民歌色彩,以管弦樂伴奏,但仍用樂師幫腔。旋律簡單,很少用滾唱形式。傳統(tǒng)劇目有《白鸚哥》《梁山伯》《賣水記》等。侯陽高腔和紹興的調(diào)腔有較多的共同點。 5、松陽高腔 戲曲劇種。流行于浙江遂昌、龍泉一帶(浙江原有松陽縣,1958年并入遂昌縣)。起源于明末清初,清代光緒年間頗盛行。常用花腔以及高八度假嗓。加有管弦樂伴奏,但用幫腔。板式分套板、平板、緊板、倒板、疊板、疊子、科子等七種。伴奏曲牌分別來自昆曲、徽戲和民間打擊音樂。語言主要用松陽官腔。傳統(tǒng)劇目比較豐富,《夫人傳》《白兔記》《蘆花記》等整本劇目現(xiàn)在仍能演出。解放前已衰落,解放后進行了挖掘和整改。
[編輯本段]絕活絕技
1、蛇步蛇行 這是婺劇灘簧《斷橋》中白素貞和小青的表演。白素貞和小青不是人間婦女,而是亦人亦蛇,因此她們在表演中就要兼有兩者的風格。婺劇《斷橋》的表演,幾已盡善盡美。白蛇和青蛇的臺步輕捷細碎,S形地前行,猶如蛇行水面,飄飄欲仙,加上優(yōu)美的舞姿,使人感到有濃厚的神話色彩。小青在追趕許仙時,殺氣騰騰,一旦停住,就來個“三竄頭”,即把頭突然竄抖三下,好似水蛇覓食時兇悍而敏捷的形態(tài)。解放后表演《斷橋》白娘娘和小青的演員已有好幾代,最早的要數(shù)陳美娟和陳娟弟,其后有徐汝英和金鳳茶,劉玉蓮和江淑英,倪志萱和朱珠鳳,方磊和龔健,方曉蓉和金國娟等。她們表演的“蛇步蛇形”,保持著濃郁的婺劇特色。在徐勤納導演的《白蛇前傳》里。 2、飄若紙人 “飄若紙人”又名“紙人功”,屬輕功一類的特技。角色猶如懸在半空,低頭直臂,左右晃動,前后打轉如紙人一般。演員表演方法是:兩只腳尖踮地,利用輕柔的身段功夫,忽而搖擺,忽而左右移動,忽而360癴0打轉,均要顯示出如紙在空中飄浮的形態(tài)。其要領是演員兩腳踮起時,雙臂盡量下垂,然后用小碎步移動身子,并要把戲裝遮住雙腳,這樣才不致使觀眾看出白鸚哥小調(diào)你是在用腳尖功夫。 婺劇徽戲折子戲《活捉三郎》中的張文遠就有此功表演?!痘钭饺伞氛f的是《水滸傳》中宋江殺惜的故事。鄆城縣押司宋江,為人好義,揮金如土,人稱“及時雨”,深得鄉(xiāng)親父老的擁戴和江湖好漢的敬仰。時有閻婆和閻婆惜母女二人落難鄆城,宋江憐其生活艱辛,時常施舍一些小錢以供其維持生計。閻婆看宋江揮金如土,又在衙門內(nèi)辦事,就將閻婆惜許于宋江作妾。于是宋江就在城內(nèi)買下一幢房子把閻婆惜供養(yǎng)起來。 宋江有一同僚名喚張文遠,生得眉清目秀,風流倜儻。因與宋江同為衙門書吏,且還有些師徒情份,故宋江常與其對飲,遂成朋友。宋江為人大度,有時竟把張文遠帶入閻婆惜處飲酒,席間命閻婆惜彈唱助興。這閻婆惜生得面若桃花,頗有姿色。張文遠原系拈花惹草的偽人君子,一見閻婆惜生得美貌,便起了不良之心。恰逢閻婆惜也是個水性楊花的女人,兩人一拍即合,不久便成奸夫淫婦。張文遠常來幽會,僅是瞞著宋江一人罷了。閻婆惜有了新歡,便對宋江冷淡起來。宋江原非好色之徒,見閻婆惜有意冷淡也就不大來閻婆惜處過往。 合該出事,晁蓋等人劫了生辰綱后,官府派兵捉拿,幸虧宋江通風報信才得以脫身去梁山落草。為報救命之恩,晁蓋命劉唐送來金子三百兩和書信一封。宋江并非愛財之人,僅收下一錠金子和書信,余叫劉唐帶回。送走劉唐后,恰被閻婆撞見,一把拖住不放,生拉硬扯把宋江拖到樓上,要留宋江過夜。因閻婆惜冷落,宋江十分沒趣,不待天明便離去了,卻把裝有金子和書信的“朝文袋”忘在了房中。閻婆惜取過袋子一看,知宋江暗通梁山,便借機逼宋江寫下休書和拿出三百兩金子,以供她和張文遠后半生快活。 宋江發(fā)現(xiàn)“朝文袋”失落房中,急忙趕回尋找,可袋子已被閻婆惜藏匿。閻婆惜百般刁難,惹得宋江火起,一怒之下便殺了閻婆惜。 閻婆惜被宋江殺死后,陰魂不散,她要與張文遠生死不離,同赴陰曹以續(xù)前情。是夜,張文遠在書房想念閻婆惜,閻婆惜陰魂潛入書房相會,訴說往事,并要白鸚哥小調(diào)他同赴陰曹地府。張文遠嚇得魂不附體,欲避而遁之,被閻婆惜迷住,吊得七竅流血?!凹埲斯Α本褪怯迷诘醯臅r候:閻婆惜一把將張文遠(三郎)衣領抓住,張三郎就像鐘擺似地左右晃動,像蒼蠅似地原地打轉,飄若紙人,輕如裊煙。這種特技表演,將張文遠嚇得喪魂落魄的神態(tài)刻畫得淋漓盡致。這是一出婺劇小花臉的看家戲,演得最出色的要數(shù)馮進流和俞蘭英?!帮h若紙人”特技在各劇種中均有使用,至今仍久演不衰。但在婺劇中卻很少見到了。(作者:賈祥龍) 3、失傳的絕活----大眼小眼 這是婺劇徽戲《火中練》(《湘子渡妻》)中韓湘子的表演。八仙之一韓湘子到深山拜師學法,三年未歸。一日,湘子下山,為試探其妻林氏有否變心,變?yōu)槌笊?,偷偷潛入花園,時林氏在花園焚香祝告,祈夫早回,即上前用花言巧語挑逗調(diào)戲,林氏囑婢女將他逐出,湘子放下了心,變回原身,囑其妻說:“若要夫妻相會,再待三年?!闭f完隱身而去。湘子在喬裝丑僧向林氏挑逗時,右眼睜得很大,左眼縮得很小,甚至連烏珠也看不到。這種神情,將丑僧嗜色如命的心理活動表露無疑。婺百名丑應阿堯、徐東福都會表演。這種特技已后繼無人。 4、失傳的絕活----蜻蜓點水 是婺劇徽戲《探五陽》中王英的特技表演。王英在探五陽城時,尋找水源,將右手直立撐地,全身平直,時而表演“吃水”,時而身子后翹。這一特技,顯示王英的高超武藝和偵察時的神秘姿態(tài)?,F(xiàn)已失傳。 5、失傳的絕活----踢鞋穿鞋 這是婺劇灘簧《斷橋》中許仙的表演。婺劇徽班著名小生范壽棋,能將腳上的平靴踢到頭頂,然后又從頭頂落到腳尖上,自動穿進。壽棋將這特技用于許仙身上。當許仙被白娘娘和小青追趕時,落荒而逃,在慌不擇路的情況下,坐地一跌,將鞋踢到頭頂上,四處尋找,一無所獲。到處抓摸,原來落在頭上。然后將頭一聳,鞋子準確無誤套入腳尖。這一“踢鞋穿鞋”的特技,把許仙膽怯驚慌的心情表演得出神入化?,F(xiàn)已失傳。
[編輯本段]藝術特點
婺劇的角色行當,過去稱為“十三頂半網(wǎng)巾”,即四白面:小生、老生(正生)、老外、副末;四花面:大花面(凈)、二花面(副凈)、三花面(丑)、四花面(武凈);五旦堂:花旦、正旦、作旦、老旦、武小旦,此為十三行。外加“三箱”(管砌末,兼演神仙、老虎、狗)兼雜腳,為“半個網(wǎng)巾”。后又增加了三梁旦(衢州一帶稱花旦為“大梁旦”,作旦為“二梁旦”,“三梁旦”意即第三位花旦角色)和小旦(又稱“小包頭”、“拜堂旦”,專演丫頭、宮女等很少開口的角色),共十五行角色。一個班社,過去多為二十八人(尤其是徽班)。計班主(亦稱“領班”,實為老板)一人,“承頭”(即“戲螞蟻”,組班時幫助邀角請人,組班后主要負責接洽演出場地,50年代已取消)一人,樂隊五人,后臺管頭箱(衣箱)一人,盔箱(帽、盔、髯口)一人,三箱(砌末)一人,總務一人,伙頭二人,加一十五行演員,共二十八人。 表演藝術方面,由于長期在廣場演出,形成夸張、粗獷、強烈、明快的特點。如武將出場,以迅速后退一步,并亮一高架子來突出人物,與其他劇種的站定后前跨一步不同。又如其他劇種一招一式都講究圓,動作呈連續(xù)變化的曲線,而婺劇卻往往圓中帶直,曲線中出現(xiàn)折線和直線來顯示動作的力量和感情的強烈。它講究“武戲文做,文戲武做”,即所謂“武戲慢慢來,文戲踩破臺”。如《斷橋》是一出文戲,但白素貞和小青的“蛇步”和一連串的舞蹈身段,許仙的“吊毛”、“飛跪”、“搶背”、“飛撲虎”等跌撲功夫,其吃重程度均不下于武戲。反之,武戲《水擒龐德》,卻慢招緩式,在樂曲中開打,以舞蹈動作取勝。 過去婺劇無水袖,因而手腕和手指功夫十分突出。旦角的開門、整裝、整容等動作,無不注重手指的顫動功夫;凈、生等角色的各種云手動作,也十分注重轉腕,翻掌加上亮相時常曲腿亮靴底,與儺舞和佛教舞蹈頗有接近處。此外,角色上場時兩肘(下臂)平曲,大拇指翹起,其他四指并攏,“起霸”時盡用身子旋轉動作,揚鞭催馬時鞭梢總是向上等,又與傀儡戲的動作相似。同時,婺劇中還保存了許多特技表演,如《火燒子都》中通過筋斗帶彩的三變臉,《滾燈》中的頂燈,《大補缸》中的翻梁和七十二吊,《肉龍頭》中的紅拳、舞叉,《僧尼會》中的耍佛珠,《水擒龐德》中的“倒插順風旗”,《三打王英》中的“倒喝水”,《相梁刺梁》中的“飛僵尸”等。 人物塑造上,有些劇目往往從農(nóng)民生活的角度來理解人物,即使帝王將相亦然。如《九錫宮》中已官填封九千歲的程咬金,在人們?yōu)樗蹠r,竟自顧自偷吃起棗子來。又如《三結義》中的劉備,卻是個好吃白食、油嘴滑舌的二流子。
寧夏有哪些戲曲?
本地戲曲有傳統(tǒng)的青海平弦、青海賢孝、青海道情、打攪兒、太平秧歌等,還有從陜西傳入的青海月弦,類似陜西的眉戶劇,秦腔是銀川如今普及的劇種,再就是“花兒劇”“倒江湖”等民間的說唱曲藝。
寧夏的戲劇、曲藝有哪些
寧夏地區(qū)的戲劇、曲藝,主要曲種有以下:
1、青海平弦
青海平弦是青海地方曲藝中影響較大的曲種之一。它的曲調(diào)優(yōu)美,綺麗典雅,曲詞的格律嚴謹,詩詞化程度較高,可以說是青海地方曲藝中的陽春白雪。隨著人民群眾文化素質(zhì)的不斷提高,青海平弦獲得了越來越多群眾的欣賞和愛好,也可以稱得起是一個雅俗共賞的地方曲種。
2、青海賢孝
“賢孝”得名于它演唱的大部份曲目內(nèi)容是棄惡揚善,表賢道孝,勸化人心。經(jīng)考證,青海賢孝主要曲目源于古代的“寶卷”(古代經(jīng)文演變來的一種曲藝品種),如《白鸚哥吊孝》即鸚鵡寶卷的變異本;《方四娘》即《四姐寶卷》的變異本等等。這些曲目的內(nèi)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勞動人民的不平、理想和愿望,所以蘊有頑強的生命力而流傳至今,成為我省一份古老而又經(jīng)得起時間考驗的講唱藝術。
3、青海道情
“道情”淵源于唐代的《九真》、《承天》等道家誦唱的經(jīng)文及曲調(diào)。遠在南宋時代,就已有了“漁鼓簡板唱道情”的記載,現(xiàn)在流行全國各地的道情都受到當?shù)夭煌嚽N、戲曲、民間小調(diào)、牌子曲等的影響,并與它們有著不同程度的融合,形成了本地特有的道情及其風格,青海道情亦如是。
4、打攪兒
早年“打攪兒”是在演唱長篇曲目的間歇中演唱的,當演唱到大傳賢孝中那些悲苦的情節(jié)時,聽眾歔欷感嘆,哽咽哭泣,說唱只好中斷。這時藝人便說:“打一個攪兒吧”!就是另外唱一個節(jié)奏明快而逗趣兒的小段兒。為了使聽眾情緒上得到調(diào)解,氣氛上得到緩和。之后,再把演唱繼續(xù)下去。從說唱的連貫性來說,這一停頓是打擾了故事情節(jié)的連續(xù)發(fā)展,所以,把這類小段曲目叫做“打攪兒”,其含義是不屬于正式演唱的故事。后來,“打攪兒”的曲目逐漸增多,獨自形成以諷喻見長,以幽默風趣為格調(diào)的一個曲種。它在河湟流域廣泛流傳,而在甘肅臨夏地區(qū),由于語音的變化將“打攪兒”舍棄了兒化音叫做“打調(diào)”。
5、青海越弦
越弦又叫“月弦”、“月調(diào)”、“背調(diào)”、“越調(diào)”,也稱“座場眉戶”,在陜西、甘肅、新疆的漢族群眾中叫做“曲子”。
青海的越弦約在清代中期由陜西傳入。所以,青海越弦的主要曲調(diào)名稱、主旋律、唱詞的句式規(guī)律、韻律等等與陜西眉戶基本相同。青海越弦的演唱歷來極少專業(yè)藝人,也沒有長期固定的演唱團體,大多數(shù)藝人的演唱活動是自樂班方式。
6、太平秧歌
“唱秧歌”歷來被認為是祈祝風調(diào)雨順,國泰民安的盛世祥兆,也是一種街頭巷尾的群眾曲藝演唱活動。太平秧歌的演唱時間很特殊,只在正月里才演唱,正月初一至十五是演唱高潮期,十五一過,要聽“唱秧歌”只好等到來年這個時候了。
7、其他。如花兒戲,倒江湖等,都屬于民間說唱曲藝。
白鸚哥小調(diào)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nèi)容,更多關于dj白鸚哥、白鸚哥小調(diào)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
發(fā)表評論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