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鯧魚圖片(鯧魚圖片)
溫馨提示:這篇文章已超過641天沒有更新,請注意相關的內(nèi)容是否還可用!
產(chǎn)量較少,魚肉細且多脂肪,中國沿海名貴海鮮之一,流刺網(wǎng)、拖網(wǎng)、船釣、圍網(wǎng)等均可捕獲,4、紅鯧學名短蓋巨脂鯉,別名也叫淡水白鯧,具有食性雜、生長快、個體大、病害少、易捕撈、肉厚剌少、味道鮮美、營養(yǎng)豐富等特點,5、刀鯧刀鯧,又名眼眶魚、皮刀魚,屬肉食性魚類,喜歡追逐發(fā)光的獵物,主要棲息于較深的水域,有時會游到沿岸水域覓食,甚至發(fā)現(xiàn)于河口區(qū),6、烏鯧烏鲹體型較長,魚鰭較短,且魚鱗比較明顯!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淡水鯧魚圖片,以及鯧魚圖片對應的相關信息,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關注我們祥龍魚場哦。
本文目錄一覽:
怎樣分辨鯧魚的種類 教你分辨鯧魚的方法
1、銀鯧亦稱鏡魚、平魚,體形側(cè)偏,呈卵圓形,銀灰色,頭小,吻圓,頭胸相連明顯,口、眼都很小,兩頜各有一行細牙, 食道側(cè)囊內(nèi)具有乳頭狀突起,嘴舌不能伸縮;頭后側(cè)感覺管從不延長,呈尖形,脊椎骨40~41。背鰭與臀鰭同形,稍長,呈鐮狀,成魚腹鰭消失,鰭刺很短, 尾鰭 叉形,下葉長于上葉;體披細小的園鱗,顏色銀白,故稱 銀鯧 。
2、金鯧學名卵形鯧鲹,地方名稱黃臘鯧 ,金鯧,該魚體側(cè)扁,卵圓形,臀鰭與第二背鰭略相等,都顯著比腹部為長。頭側(cè)扁,尾柄細,體披小圓鱗,不易剝落。
3、灰鯧體呈菱形。背鰭和臀鰭顯著延長,尾鰭分叉,下葉延長。背部青灰色,腹部灰白色,皆具銀灰色光澤。
4、紅鯧學名短蓋巨脂鯉,別名也叫淡水白鯧,成體有著黑色的背鰭和閃耀著桔紅色金屬光澤的腹鰭。
5、刺鯧俗名鯧、肉魚、瓜核、肉鯽、南鯧、玉昌、海倉。肉食性,以小型底棲無脊椎動物為主。產(chǎn)浮性卵。體呈長卵圓形,側(cè)扁。頭小,吻短。體被薄圓鱗,易脫落。背部青灰色,腹部色較淺。鰓蓋后上角有一黑斑。尾鰭深叉形。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銀鯧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金鯧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灰鯧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紅鯧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刺鯧
請問這是什么魚?扁扁的,腹部紅色的,魚鰓是鮮紅色,和鳊魚很像,如圖,能食用嗎?
是淡水白鯧,可食用。
一、淡水白鯧
淡水白鯧(Colossoma brach ypomum),學名短蓋巨脂鯉,原產(chǎn)南美亞馬遜河,為熱帶和亞熱帶魚類。淡水白鯧(以下簡稱淡水鯧)具有食性雜、生長快、個體大、病害少、易捕撈、肉厚剌少、味道鮮美、營養(yǎng)豐富等特點,在擴大池塘養(yǎng)殖對象,增加單位面積產(chǎn)量方面是一種有價值的魚類,幼魚階段還可作觀賞魚。淡水鯧于1982年被引入中國臺灣省,之后人工繁殖成功,開始在淡水魚塘推廣養(yǎng)殖。1985年從臺灣省經(jīng)香港引入廣東省試養(yǎng),1987年獲得人工繁殖成功,以后逐漸推廣全國,成為年產(chǎn)量最高的名特品種之一。
二、外形特征
根據(jù)體長118~144毫米的42尾標本的測定,平均體長為體高的1.87倍,為頭長的3.35倍,為尾柄長的13.73倍。頭長為體厚的1.92倍;為吻長的4.18倍;為眼徑的4.27倍。有點像海水鯧魚,側(cè)扁成盤狀,背較厚,口端位,無須。頭部小,頭長與頭高相當。眼中等大,位于口角稍上方。尾分叉,下葉稍長于上葉。背部有脂鰭,背鰭起點與腹鰭略相對,體被小型圓鱗,自胸鰭基部至肛門有略呈鋸狀的腹棱鱗。體色為銀灰色,胸、腹、臀鰭呈紅色,尾鰭邊緣帶黑色。魚種時體表有黑色星斑。到了成魚這種星斑消失,但成魚的體色會受環(huán)境的影響而有些變化,飼養(yǎng)在室內(nèi)水簇箱中缺乏陽光的堿性水體中的短蓋巨脂鯉體色較深、呈深灰至黑色,而放養(yǎng)在池塘中則是白身、銀鱗、黑尾、紅鰭,四色相配,魚種加上體表星斑,極為美觀。由于這種魚的體型、體色特點,因此是很好的觀賞魚。
三、食用做法
折疊蒜蓉鯧魚
主料:鯧魚
調(diào)料:蔥 姜 蒜 料酒 植物油 香菜 五香粉 白糖
做法:
1.鯧魚剖肚去臟,冼凈用鹽、五香粉、糖、料酒腌漬十分鐘;
2.蔥切花、姜切片、蒜切小粒;
3.將魚和調(diào)味放入鍋內(nèi),加水沒過魚,加蔥姜,大火燒開轉(zhuǎn)中火燜燒十五分鐘;
4.將魚放盤內(nèi),撒上香菜,鍋刷凈,燒熱加油,油熱后加蒜爆香,淋入魚上即可。
折疊微波燒鯧魚
原料:
鯧魚一條(大約180G)、料酒、蔥、姜、生抽、老抽。
做法:
1.材料準備好,鯧魚開膛清理干凈,蔥切段、姜切片和絲;
2.清理干凈的鯧魚,用刀斜著在兩面背上切出交叉紋路;
3.鯧魚用一小勺生抽(約5ml)、一湯匙料酒(約15ml)、姜片和蔥段腌制5分鐘;
4.取一個微波爐容器(我用的是微波專用塔吉鍋),放入蔥姜和兩湯匙色拉油;
5.蓋上蓋子,入微波爐叮一分鐘,取出;
6.開蓋,把腌制好的鯧魚放入,在鯧魚上淋一小勺生抽(5ml),一小勺老抽(5ml),蓋上蓋子,入微波爐高火叮3分鐘左右即可。取出后,開蓋撒上蔥花裝飾即可。
折疊紅燒白鯧魚
原料:黑鯧魚 青蔥 姜
1.魚處理后,魚身上稍微切兩刀洗凈控干水。抹上一層薄面粉。
2.燒熱鍋,下適量的油燒熱,下魚。
3.慢火煎炸至炸至兩面金黃。
4.加入姜片及蔥段煸炒一下。
5.倒入調(diào)好的醬料。
6.加入適量冰糖。
7.在旺火上燒開后,再移至微火上慢燒。
8.小心的翻面,再煮另一面。大火使其快速上色收汁入味即可。
鯧魚有幾個品種
鯧魚有鯧魚有12個品種,分別是銀鯧、金鯧、中國鯧、紅鯧、刀鯧、烏鯧、灰鯧、刺鯧、斑點雞籠鯧、雪花鯧、條紋雞籠鯧、黃鰭鯧。
1、銀鯧
銀鯧俗稱白鯧、正鯧。棲息于沿岸砂泥底水域,冬至夏為繁殖期,會成群靠近沿岸群游于中層海域,產(chǎn)卵后秋天再出外海。捕撈方式一般為拖網(wǎng),產(chǎn)量最高的一種鯧魚,經(jīng)濟價值高。這種鯧魚魚刺較軟,魚肉細嫩,魚頭無硬骨。
2、金鯧
又叫黃臘鯧,魚肉為白色,細嫩,鮮美可口,為南方沿海名貴海產(chǎn)經(jīng)濟魚類之一。
3、中國鯧
中國鯧分布于中國東海南海,臺灣海峽。體型類似銀鯧,但顏色偏黑。是價值最高的一種鯧魚!產(chǎn)量較少,魚肉細且多脂肪,中國沿海名貴海鮮之一,流刺網(wǎng)、拖網(wǎng)、船釣、圍網(wǎng)等均可捕獲。
4、紅鯧
學名短蓋巨脂鯉,別名也叫淡水白鯧。具有食性雜、生長快、個體大、病害少、易捕撈、肉厚剌少、味道鮮美、營養(yǎng)豐富等特點。
5、刀鯧
刀鯧,又名眼眶魚、皮刀魚,屬肉食性魚類,喜歡追逐發(fā)光的獵物,主要棲息于較深的水域,有時會游到沿岸水域覓食,甚至發(fā)現(xiàn)于河口區(qū)。
6、烏鯧
烏鲹體型較長,魚鰭較短。且魚鱗比較明顯!這種魚只是長得像鯧魚,其實這不是一種鯧魚,分類學上屬于鲹科烏鲹屬。中國沿海到處皆可見,通常形成大群魚群,數(shù)量可觀,是一種大眾化食用魚。一般漁法以拖網(wǎng)、流刺網(wǎng)捕獲。
7、灰鯧
灰鯧為近海中上層魚類,棲息于水深30-90米的海區(qū)。越冬場在浙江外海,4月以后一部分魚群向西北洄游到浙江北部及江蘇沿海。
幼魚主要攝食箭蟲、磷蝦、橈足類及各種幼魚等。成魚則主要攝食小型魚類、蝦類及浮游生物等。分布于中國、日本和韓國海域,也分布于印度洋北部沿岸、西太平洋淺海以及西非沿岸。
8、刺鯧
分布于中國東海、臺灣西部沿海及中國南海。相對于其他鯧魚,刺鯧魚肉較硬,魚刺較為堅硬,這也是刺鯧名字的來源。刺鯧是一種大眾化的食用魚,幾乎全年都可以吃到,冬至春為其盛產(chǎn)期,這時候的魚肉質(zhì)最肥美,捕撈方式一般為拖網(wǎng)。
9、斑點雞籠鯧
分布于溫帶及熱帶水域,生活在近海棲息地,靠近珊瑚與巖石礁。一般以底拖網(wǎng)、船釣、延繩釣、及流刺網(wǎng)等均會捕獲。產(chǎn)量不高,一般市場上只能偶爾看見。
10、雪花鯧
雪花鯧原產(chǎn)于南美洲阿根廷,靠近南極洲附近的南大西洋深海海域。主要分布于西南大西洋區(qū),從巴西至阿根廷火地島海域,雪花鯧一般生活在寒帶和寒溫帶150米深海水域。受低溫環(huán)境影響,生長較慢,刺少肉厚,味道鮮美,是理想的營養(yǎng)佳品。
11、條紋雞籠鯧
條紋雞籠鯧生活于1~50公尺海域,棲息于沙泥底質(zhì)的淺水區(qū),常在港口或沙洲等地區(qū)出沒,屬中下水層魚類。雜食性,以藻類及小型底棲無脊椎動物為主。繁殖期在春季,至近岸處產(chǎn)卵。
12、黃鰭鯧
黃鰭鯧,又名銀大眼鯧、銀色單指鯧,一種中國海水原生魚,可以生活在純淡水、咸淡水及海水中,水質(zhì)變酸會導致黃鰭鯧死亡。幼魚時期性情溫和,可與小型熱帶魚混養(yǎng)。受驚后體色會變灰黑,但干擾過后,原體色則會恢復。
關于淡水鯧魚圖片和鯧魚圖片的介紹到此就結(jié)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發(fā)表評論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