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價錦鯉3000萬(十大名貴錦鯉品種)
溫馨提示:這篇文章已超過702天沒有更新,請注意相關的內(nèi)容是否還可用!
今天給各位分享天價錦鯉3000萬的知識,其中也會對十大名貴錦鯉品種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xiàn)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祥龍魚場哦,現(xiàn)在開始吧!
今天給各位分享天價錦鯉3000萬的知識,其中也會對十大名貴錦鯉品種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xiàn)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祥龍魚場哦,現(xiàn)在開始吧!
本文目錄一覽:
- 1、世界上最貴的金魚有多貴?
- 2、網(wǎng)傳張國立家里有一條天價轉運錦鯉,消息是真的嗎?
- 3、史上最貴的錦鯉有哪些
- 4、轉發(fā)錦鯉求好運?錦鯉:我就是好運呀!
- 5、錦鯉本鯉の進化史
- 6、你知道有哪些天價魚,天價魚為什么這么值錢?
世界上最貴的金魚有多貴?
喜鵲花(首先是花球,且黑白相間呈對稱分布,眼部為黑,尾部為白,非常難出精品)金錢水泡(首先是水泡眼,且通體淡藍色,上有黃斑,黃斑上有黑點,尾部為放射性黑條紋)這兩種目前可以說是最貴的魚、
網(wǎng)傳張國立家里有一條天價轉運錦鯉,消息是真的嗎?
網(wǎng)傳張國立家里有一條天價轉運錦鯉,消息是真的嗎?應該說有一部分消息,還是能夠確認是真實的,但是另外一部分就不得而知了,下面給大家說需要,請朋友們參考:
一、張國立確實是一個非常喜愛錦鯉的人:
張國立是一個愛好十分廣泛的人,他喜歡詩詞歌賦,這點相信很多人都不是很了解。另外張國立更喜歡錦鯉,他有過多年的錦鯉養(yǎng)殖經(jīng)驗,而且一直堅持到現(xiàn)在。這件事情要從很早的時候說起,張國立還比較年輕的時候,就非常喜歡錦鯉這種魚類,他發(fā)現(xiàn)日常生活中,養(yǎng)錦鯉是一個非常愜意的事情,能夠大大降低工作的壓力。從此以后錦鯉就成為張國立的一項重要業(yè)余愛好,他一直堅持學習錦鯉養(yǎng)殖技術,而且得到了一些名人指點,因此錦鯉喜歡錦鯉的這個事情,絕對是真實的事情,這點毫無疑問。
二、張國立確實有一條得獎的錦鯉:
張國立的錦鯉有一條確實非常爭氣,在二零一七年的時候,參加第十五屆香港若鯉品評會上,他的錦鯉斬獲全場最高獎,這個獎項可以十分厲害,號稱是錦鯉界的金像獎。而且參加評選的都是業(yè)內(nèi)著名人士,這個獎項在香港的影響力非常大,所以張國立有一個不錯的錦鯉,確實也是一個事實,而且也獲得了最高的獎項。
三、至于是不是天價轉運錦鯉就不得而知了:
上面的內(nèi)容大家能夠看出,張國立的錦鯉確實非常優(yōu)秀,可是價格方面從來沒有任何透露,所以我們也不得而知,因此張國立有沒有天價錦鯉,這件事情很難說清楚。
史上最貴的錦鯉有哪些
史上最貴的錦鯉有哪些
史上最貴的錦鯉有哪些,相信大家都聽過微博上面說的轉發(fā)錦鯉,這是因為錦鯉能夠給人們帶來好運,也是大家對一些東西的襲擊。那么史上最貴的錦鯉有哪些,天價錦鯉3000萬我為大家整理了,一起跟著我來看看吧。
史上最貴的錦鯉有哪些1
1、婁蘭
婁蘭不光名字好聽,外觀也很漂亮,它是比較經(jīng)典的紅白錦鯉,這條錦鯉在它14歲和16歲的時候都成功獲得了錦鯉評選大賽的冠軍。它價值大約2000萬,不過在90年代后期因為人為的暴力取卵而死亡。
2、大正三色錦鯉
有一條從蘇州送到日本的錦鯉十分頂級,它價值大約270萬,身上的顏色十分美麗,是黑白紅三種顏色,所以也被稱之為大正三色錦鯉。
3、獅女王錦鯉
獅女王錦鯉的身體顏色根據(jù)年齡的不同發(fā)生了一些變化,據(jù)說曾經(jīng)有一位香港的錦鯉愛好者花費了200多萬購買了這條錦鯉。
4、西施錦鯉
西施錦鯉是一條黑白紅交錯的錦鯉,它的頭部最開始是白色居多,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變黑了,它價值200萬元。
5、昭和三色
在2012年濟南的錦鯉大賽中,有一尾叫做昭和三色的錦鯉成功奪冠,在現(xiàn)場排賣有人花費了125萬購下。
6、白寫錦鯉
白寫錦鯉身上只有黑白兩色,在2010年曾經(jīng)有買家花費了120萬元獲得了它的擁有權。
7、紅白丹頂錦鯉
這條錦鯉全身雪白,頭頂一團是紅色的,所以被叫做這個名字,在2009年的.時候,有個中國人花費了99萬元買下了它。
史上最貴的錦鯉有哪些2
1、金銀鱗錦鯉
這種錦鯉全身有金色或銀色鱗片,閃閃發(fā)光。如果鱗片在紅色斑紋上,則呈金色光澤,稱金鱗錦鯉天價錦鯉3000萬;在白底或黑底上,則呈銀色光澤,稱銀鱗錦鯉。
2、紅白錦鯉
其體色在白底之上有紅色斑塊,紅白相映,清晰明快。其白色要雪白,紅色要油潤鮮紅,具光澤。紅斑在身體的背部的分布要勻稱,具美感。要求斑紋的邊際整潔,紅斑和白色之間的分界線要清楚分明,沒有過渡色,這稱為“切邊”整齊。
紅斑花紋的分布要求在頭部前不過嘴吻,兩邊不下眼天價錦鯉3000萬;在頭骨之后稱為肩的部位有白色分割者,稱為具“肩裂”,在尾柄處有一紅色斑塊的結尾,稱為“尾結”,紅斑下卷超過側線而延伸到腹部者,稱為“卷腹”,這種紅斑更具力的美感,同時在水族箱中更具觀賞價值。
3、丹頂錦鯉
丹頂錦鯉,是錦鯉的一種,錦鯉品類眾多,其中最為官宦人士所喜愛的是素有“官鯉”之稱的丹頂。此種錦鯉通體雪白,只有頭頂正中有一紅色圓斑,游時如白龍翻江,靜時若丹陽臥水,在風水上主事業(yè)興旺,官運亨通,因而又有“鴻運當頭”的美稱。
4、龍鳳錦鯉
龍鳳鯉魚有著獨特的外型-----龍頭鳳尾:頭形似龍頭,魚須四條長而威武,魚的鼻頭開花且龍須環(huán)繞,魚頭擺動如龍嘯山搖,霸氣迫人;尾鰭長似鳳凰尾,鰭,掌均象古代大將的戰(zhàn)袍長大而寬,舞動時剛中帶柔,粗中有細,志在千里;尾部寬且散長,擺動時極象鳳舞于天,吉祥如意,為生活增添富貴靈氣。
5、大正三色錦鯉
因其出于大正時代故命名為大正三色。白底上有紅色及黑色斑紋者稱為“大正三色”。頭部只有紅斑而無黑斑,胸鰭上有黑色條紋者為基本條件。與紅白同為錦鯉的代表品種。
6、別光錦鯉
白底、紅底或黃底上有黑斑的錦鯉稱為別光,根據(jù)體表不同的顏色可以分為白別光、赤別光和德國別光。白別光體色以白色為主,身上帶有黑色斑塊。赤別光體色以紅色為主,在紅色上有黑色的斑塊,給人印象深刻。德國別光是指德國系錦鯉中,具有別光特點的錦鯉,稱為德國別光。
7、昭和三色
黑底上有紅、白紋,且胸鰭基部有黑斑的三色錦鯉稱為昭和三色錦鯉,它與紅白錦鯉、大正三色錦鯉并稱為“御三家”,為錦鯉的代表品種。
8、松葉錦鯉
與淺黃錦鯉同屬古老的錦鯉品種。在每片鱗上浮現(xiàn)出黑色斑紋。若在紅色鱗片上浮現(xiàn)白色斑紋,稱為白松葉錦鯉。若在赤色鱗片上出現(xiàn)黑色斑紋,稱為赤松葉錦鯉。
9、衣鯉
衣鯉簡稱衣,是紅白或三色與淺黃一起所產(chǎn)生的品種。在錦鯉的紅斑下有若隱若現(xiàn)的藍色,有如穿了一件秋蟬薄衣,故稱之為“衣”。衣鯉算是錦鯉魚中比較好區(qū)分的品種,衣鯉的主要特點就是在紅斑下的鱗片上有藍色或者深色甚至是葡萄色等顏色,使衣鯉顯得很有質感。
10、秋翠錦鯉
秋翠是錦鯉的一種,為雜交品系,在魚背上有一條緊密排列的魚鱗,一直到魚體尾部,腹部的側線上也有一排魚鱗,其天價錦鯉3000萬他部位沒有魚鱗。背上的鈷藍色和下腹部的紅色花紋相映成趣,屬淺黃錦鯉的珍品。
秋翠錦鯉其背部光潤,呈鈷藍色,魚體猶如秋季湛藍色的天空;下腹部生有鮮艷的紅色斑紋;在魚背和側線處各有一條排列緊密的魚鱗,從頭通向尾部。
轉發(fā)錦鯉求好運?錦鯉:我就是好運呀!
出品:科普中國
制作:關西科健產(chǎn)業(yè)研究院 Serina
監(jiān)制: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wǎng)絡中心
“轉發(fā)這條錦鯉,將會帶來好運……”,微博@錦鯉大王的每一條錦鯉微博轉發(fā)量幾乎都在一萬次以上,月初轉發(fā)錦鯉求好運更是超過了十萬次。新媒體時代里的錦鯉一鍵轉發(fā)一如老一輩人口中的阿彌陀佛,高考、考駕照、公務員省考、日常求好運、夜班求保護……錦鯉儼然承載了人們工作與學習中太多美好的希冀,仿佛轉發(fā)鍵一點便能受到幸運之神的福澤。
圖一:轉發(fā)錦鯉微博。(圖片來自網(wǎng)絡)
那么錦鯉這種生物為什么能代表好運?錦鯉真的比普通鯉魚高級?它們又為什么長得那般討喜?其中有什么科學依據(jù)?下面我們就來好好了解一下這個代表幸運的生物。
錦鯉:錦繡富貴之作
錦鯉(Cyprinus carpio haematopterus)是當今風靡于國內(nèi)外市場的一種高檔觀賞魚類,以其光艷璀璨的色彩、千姿百態(tài)的斑紋和琳瑯滿目的品種著稱,擁有極高的觀賞及飼養(yǎng)價值。
“絲禽藏荷香,錦鯉繞島影”。由于錦鯉斑斕奪目的外觀和健碩悠然的體態(tài)充分迎合了國人“錦繡富貴”、“飛黃騰達”等固有審美觀,自古不乏文人墨客對錦鯉之美爭相稱頌。但嚴格說來,這些出現(xiàn)于古籍中的“錦鯉”并非我們今天熟知的“錦鯉”。
據(jù)史料及古畫考證,古人所指的“錦鯉”是一種當今被稱為紅鯉(Cyprinus flammansRichardson)的紅色鯉魚(圖二A和B),是野生黑鯉(又稱真鯉,Cyprinus carpio Linnaeus)經(jīng)自然突變而成的新品種,二者均原產(chǎn)自中國。
圖二:中國古詩詞中的“錦鯉”原型。A-C,北宋著名書畫家劉寀的《落花游魚圖》作品中的古代錦鯉(A),此錦鯉僅背部發(fā)紅而底部純白,應為如今被稱作紅鯉的野生鯉魚(B)。與之相比,如今被稱作紅色錦鯉的則是一種原產(chǎn)于日本的人工繁育的純紅火鯉(C),這種錦鯉通身赤紅,色澤艷麗,具有更高的觀賞價值。(圖片來自網(wǎng)絡)
中日錦鯉:百年培育 品種繁多
1880年左右,紅鯉傳入日本,在日本新潟縣安家落戶,并被當?shù)厝朔Q為緋鯉(ヒゴイ)。隨后,當?shù)貪O場培育者對這些緋鯉進行了簡單的品種改良,至20世紀40、50年代首先獲得了一種身披紅色和白色鱗片的“緋鯉”品種,并首次命名為“錦鯉”(圖三A),即是現(xiàn)代錦鯉的前身。
正宗的紅白錦鯉底色純白如雪,點綴以油潤鮮紅的斑塊,紅白撞色產(chǎn)生的強烈視覺差驚艷了世人,也使新潟縣漁場一舉成名。如今,經(jīng)近百年的選育,以新潟縣漁場為首的培育者們已成功培育并劃分了十三個大類119個錦鯉品種(圖三B和C)。
圖三:紅白錦鯉及日本新潟漁場的風貌。A-B,日本繁育的紅白錦鯉品種,以紅質厚實,白地雪白著稱。C,日本新潟漁場的風貌。每年十月至十二月,來自世界各地的錦鯉愛好者云集此地,選購自己喜愛的錦鯉(圖片來自網(wǎng)絡)
至1970年,這種人工選育的日本錦鯉被引入中國,迅速為中國魚類愛好者所接受,并刺激了中國本土錦鯉養(yǎng)殖業(yè)的發(fā)展。部分漁場及繁殖者采用日本錦鯉作為親鯉,經(jīng)短短數(shù)十年也培育出了一些自有的國產(chǎn)錦鯉品種,俗稱“中國錦鯉”。因此,“中國錦鯉”也源自“日本錦鯉”,并非由古代“紅鯉”發(fā)展而來的。
錦鯉顏色:多年“淘金” 繽紛多樣
我們今天看到的日本錦鯉及中國錦鯉,是近百年繁育者融入了大眾審美以及個人意愿,經(jīng)反復雜交選育所得的勞動結晶。但錦鯉繽紛的色彩卻不是憑空“創(chuàng)作”出來的。
事實上,最早的野生黑鯉同時具有四種不同種類的色素細胞:黑色色素細胞(可產(chǎn)生黑色素)、黃色色素細胞(可產(chǎn)生胡蘿卜素色素群),紅色色素細胞(葉紅素色素群)及虹色色素細胞(可產(chǎn)生鳥糞素,具有金屬光澤)四類。
從遺傳的角度來說,中國最早的紅錦鯉是基因突變導致黑色素喪失的突變體,純白錦鯉則是黑色素、黃色素及紅色素喪失的突變體,而紅白錦鯉則是黑色素、黃色素完全喪失、紅色素部分喪失的嵌合突變體。
再者,這四種色素的少量增減也可能會對錦鯉的最終成色造成影響,如藍色錦鯉是黑色素僅能在魚鱗深處沉積的突變體。
因此,漫長的錦鯉品種繁育史其實是一部對潛在顏色的“淘金”史。相比之下,錦鯉在觀賞魚市場的另一老對手——錦鯽,其野生型原始種鯽魚可供“深扒”的顏色則僅有紅、黃、黑三種,且色澤遠不及錦鯉光鮮亮麗,導致錦鯽價格在觀賞魚市場中持續(xù)低迷(圖四)。
圖四:錦鯉(左)和錦鯽(右)對比圖。
錦鯽一般體型纖長、沒有胡須,嘴巴朝上,尾巴大而美麗,而錦鯉體型健碩、具有胡須、嘴巴向下,具有王者之氣,成年錦鯉身長可達一米以上,而最大的錦鯽僅為三四十公分左右。(圖片來自網(wǎng)絡)
錦鯉斑紋:變幻莫測 品質之選
除了漫長的繁育歷史及自帶強大的色素基因庫,錦鯉身上變幻莫測的斑紋走向也是評價錦鯉品質的重要因素。事實上,隨著引種觀念的不斷加強及各地經(jīng)濟文化日漸交融,在當今的國際錦鯉市場上錦鯉的顏色已大同小異,且即便有新的顏色錦鯉品種培育成功,規(guī)?;B(yǎng)殖也會讓其很快在市場泛濫成災,淪于平庸。相比之下,錦鯉的斑紋形態(tài)則由于全靠個體隨機形成,成為評價錦鯉品質的決定因素。
圖五:來自網(wǎng)絡
錦鯉的斑紋就像人類的胎記,是早在個體的胚胎發(fā)育時期,有色素的表皮細胞增殖形成的顏色狀版塊。在錦鯉發(fā)育早期,帶有不同顏色色素的細胞同步分裂、彼此擠壓,最終以相互嵌合的形式共存,形成各種形態(tài)各異的斑塊或紋路。
與胎記一樣,雖然這些斑塊或紋路的顏色是基因和品種決定的,但它們的大小、走勢及形態(tài)結構卻絕非人為控制的。
而除了純色錦鯉外,每個多色錦鯉的斑紋都是獨特的,恰好充分滿足了人們根據(jù)自己的審美、偏好挑選有“眼緣”的錦鯉的要求。
在共有審美觀和市場競爭的雙重作用下,業(yè)內(nèi)已經(jīng)形成了一套根據(jù)錦鯉斑紋進行分類、命名,并加以規(guī)范的全新標準,如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紅白:白底上有紅色斑紋的錦鯉。是錦鯉中最具代表性的品種之一,與大正三色和昭和三色一起被稱為“御三家”。
大正三色:在紅白的基礎上多了一種墨色的錦鯉,因是在日本大正年間培育出的品種,故稱為大正三色。
昭和三色:在日本昭和年間培育出的含有紅、黑、白三種顏色的錦鯉,與大正三色主要的區(qū)別在于昭和頭部僅有黑斑,大正頭部僅有紅斑。
圖六:御三家錦鯉。(圖片來自網(wǎng)絡)
寫:以黑色為基底,身負大片斑塊的錦鯉,根據(jù)顏色不同可稱為白寫、黃寫和緋寫;
圖七:寫鯉。(圖片來自網(wǎng)絡)
別甲:黑色區(qū)域明顯少于其他顏色,變?yōu)榕陨谏叩腻\鯉,根據(jù)顏色不同可稱為赤別甲、白別甲和黃別甲;
圖八:別甲鯉。(圖片來自網(wǎng)絡)
秋翠:背部有一條緊密排列的鱗片,其他地方?jīng)]有鱗片的錦鯉,根據(jù)顏色不同可稱為黃秋翠、珍珠秋翠和花秋翠(黑鱗藍背)、緋秋翠(黑鱗紅背);
圖九:秋翠錦鯉。(圖片來自網(wǎng)絡)
衣鯉:一個區(qū)域同時有兩種顏色覆蓋的錦鯉,根據(jù)顏色不同可稱為藍衣、葡萄衣、衣丹頂和墨衣;
圖十:衣鯉(圖片來自網(wǎng)絡)
丹頂:全身雪白,只有頭頂有圓形紅斑,是各種簡約派、色彩強迫癥、完美主義人士夢寐以求的完美錦鯉品種。
圖十一:丹頂鯉(圖片來自網(wǎng)絡)
錦鯉挑選:“土炮”常有 正牌難求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常人對照這些品種選拔標準,去觀賞魚市場“照瓢找葫蘆”,很難找到對應的錦鯉。這是因為在普通觀賞魚市場流通的錦鯉絕大多數(shù)都是漁場優(yōu)選后淘汰的顏色混雜的殘次品,在業(yè)界被俗稱為“土炮”,與寵物市場販賣的缺乏品種證書的“后院貓狗”性質類似。而極少數(shù)品貌俱佳的錦鯉一般只在專門的錦鯉展銷會才得以一見,其血統(tǒng)出處都有處可尋。
對漁場而言,獲得一尾高質量的名貴錦鯉常常需要做數(shù)次的雜交,并對雜交產(chǎn)生的成千上萬尾后代進行逐一篩選、鑒定。很多時候,錦鯉體型、色質和花紋等性狀都是一群基因共同作用的結果,并非通過簡單的單基因雜交或轉基因就能達到目的。因此想要獲得同時兼具數(shù)個理想性狀的錦鯉,需要反復的雜交篩選,期間會產(chǎn)生大量性狀分離、退化和紋路走向劣質的半成品,期間需要耗費大量人力物力、繁殖者所承擔的風險自然不可與“土炮”同日而語。
再者,有些性狀在基因水平上就是難以調和的,如秋翠錦鯉普遍身體較其它品種更加瘦長,秋翠紋樣和豐腴體態(tài)這兩種性狀就很難兼而得之。
加上目前絕大多數(shù)控制外在性狀的基因尚不清楚,很多時候繁殖者只能憑經(jīng)驗摸索。錦鯉市場因此而形成了“土炮”常有,名貴錦鯉千金難求的局面。單尾錦鯉的價格可根據(jù)品種、顏色以及花紋的不同從幾塊錢到幾萬元不等,并時不時產(chǎn)生媒體報道的“天價錦鯉”。
這些天價錦鯉的評判依據(jù)主要是斑紋的大小及走勢,簡單而言,越少見、越稀有、越規(guī)整(如左右對稱、每條斑紋間距相似等)的錦鯉越為名貴。由于這些紋路的形成完全是隨機的,繁殖者常常要最大程度的擴大繁殖系數(shù),才能篩選到零星符合評判標準的優(yōu)質錦鯉。
目前,世界上公認最名貴的錦鯉為一尾出生自1976年的名為“婁蘭”的紅白錦鯉,在當時的價值就高達2000萬元,婁蘭純白如雪的皮膚和深寶石紅的丹頂及斑塊至今仍未能被任何錦鯉所超越(圖十二)。諷刺的是,雖然擁有上天賜予的美顏,在九十年代末,時值壯年的婁蘭卻因粗暴的人工取卵死于人類的貪婪和自私。
圖十二:一代名鯉“婁蘭”。婁蘭曾在全日本錦鯉大賽第22(左)和第24屆(右)中輕松的獲得全日本總合優(yōu)勝。(圖片來自網(wǎng)絡)
因此,優(yōu)質的錦鯉在市場上極為難得,個個都是“萬里挑一”的產(chǎn)物,是名副其實的幸運的化身。
然而,目前一些不良商家在利益的驅動下,有時會將一些成色不佳的斑紋鱗片人工拔除,或植皮的方法人為加上色斑。這些人工改造的斑紋不僅破壞了行業(yè)規(guī)則,更是褻瀆了自古漁業(yè)者們對于錦鯉自然之美百年如一日的追求。
此外,這些人工添加的色斑在一段時間后還會恢復成原樣,只是在交易時達到欺騙買家的目的。不僅如此,手術過程還會給錦鯉帶來巨大痛苦,也對愛好錦鯉的買家造成二次傷害,其做法應予堅決抵制。
可見,一只真正錦鯉的蛻變綜合了家族基因、錦鯉自己的努力和人類后天的精心培育等多方面因素,來之不易。不過,縱使這“幸運的化身”再難得,我們也不應舍本逐末,破壞動物繁衍生息的基本規(guī)律。只有當我們的期望不再為帶來錦鯉災難,才能得到幸運之神真正的眷顧吧!
“科普中國”是中國科協(xié)攜同社會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開展科學傳播的科學權威品牌。
本文由科普中國融合創(chuàng)作出品,轉載請注明出處.
錦鯉本鯉の進化史
故事的開始,這條魚并不負責幫人類實現(xiàn)愿望。
最早的鯉魚化石在德國弗萊堡被發(fā)現(xiàn),距今2000萬年。德國人至今有新年吃鐵鍋燉鯉魚的傳統(tǒng)。中國最早的鯉魚化石在山西西侯度被發(fā)現(xiàn)時,距今約180萬年——那是一條大約半米長的鯉魚。由于食譜廣泛、耐缺氧,能在靜水中繁殖,在公元前最后一千年里,鯉魚被西方的古羅馬和東方的殷商同時飼養(yǎng),成為穩(wěn)定的蛋白質來源。
但種種歷史跡象表明,這條魚確實自帶幸運屬性。它在人間第一次“顯靈”,是在春秋戰(zhàn)國時代,主角是范蠡。
作為輔越滅吳的最大功臣,政治家、軍事家范蠡留下一句千古聞名的“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就辭官還鄉(xiāng)養(yǎng)鯉魚了,并寫下全世界第一部專門文獻《養(yǎng)鯉經(jīng)》。
養(yǎng)鯉魚讓范蠡變得富可敵國,登上了當時的“富豪榜”,被民間奉為“財神”和“商圣”。不僅如此,范蠡還擁有與“古代第一白富美”西施泛舟五湖的美滿愛情——人生巔峰不過如此。
而歷史上第一個“隨手轉發(fā)錦鯉”的人,非魯昭公莫屬。公元前532年,孔子之妻亓官氏誕下一子,老板魯昭公送來鯉魚一條以示慰問??鬃印凹我詾槿稹?,給兒子取名為孔鯉,字伯魚。
問題在于,此時的鯉魚雖然也長出了吉祥的紅色鱗甲,卻始終作為蛋白質豐富的河鮮食材而存在,過著“炰鱉膾鯉”的一生,并非如后人附會的躍龍門之物。魯昭公那天或許正好在吃這道菜,聽聞下屬家中有喜,便轉手送一條,而孔子也就拿這魚給自家娃取名了。
“也真夠隨便的”,自稱孔子73代傳人、北大教授孔慶東對自家祖宗的評價道,“倘若國君送來一個美女,大概就會給孩子取名孔女,字美眉了”。
孔鯉的一生,在他父親門下眾優(yōu)秀弟子的對比下,被后人評價最多的是“無建樹”和“不成材”。但他作為字面意義上的第一“人形錦鯉”,似乎并沒受到太大影響。傳聞他曾對兒子孔伋說“你父不如我父”,又對孔子說“你子不如我子”,心態(tài)不可謂不逍遙。
關于鯉魚最有影響的傳說——“鯉魚跳龍門”,則是一筆糊涂賬。
這種被認為跳過龍門就會變成龍的黃河鯉魚,據(jù)考證,并沒有從大海往江河洄游的習性,它可能是另一種經(jīng)常跟“鯉”字共同出現(xiàn)的魚——鱣,即中華鱘。
不過,鯉魚這個自帶幸運屬性的物種,數(shù)千年來憑借“鯉魚跳龍門”傳說混得風生水起。
它東渡日本后,還在日語中留下文字記載“鯉の滝登”。日本一些農(nóng)村的居民還相信,在湍急瀑布中捕獲的鯉魚可以用來治愈天花。
當然,這條魚也有被自己的好運耽誤的時候。
唐代,鯉魚不小心與當朝皇帝姓“李”諧音,地位空前高漲:在朝,皇帝和達官顯貴身上佩有鯉形飾物,朝廷發(fā)布命令或調動軍隊,也用鯉魚形狀的兵符;在野,百姓非但不能殺食鯉魚,連飼養(yǎng)它也是對皇室家族的褻犢;任何人若提起它也不能直呼其名,得改稱“我鮮公”……
此禁忌長達300年之久。
表面上看,這不過是又一出 “鯉魚躍龍門”的戲碼??v觀歷史,鯉魚的地位卻在這個時期跌至谷底——作為觀賞魚,它比不上精致、“一魚百樣”的金鯽魚變種魚“錦鯽”;作為食材,它逐漸被草、青、鰱、鳙這“四大家魚”所取代。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鯉魚在中國若不是沒落了,也很難PK得過比它早發(fā)展400年歷史的錦鯽,它最終的命運就是今天的江西名菜“清蒸荷包紅鯉”。
而東渡鄰國日本后,它得到了獨一無二的培育與鑒賞,并以彎道超車的速度,僅200年就發(fā)展出13大類100多個品種,成為風靡世界的高檔觀賞魚——日本錦鯉(Nishikigoi,簡稱Koi)。
今天,這款精進了數(shù)千年的淡水魚以“王者歸來”之態(tài),變異出所向披靡、無所不能的終極種類——網(wǎng)絡“人形錦鯉”。
這一次,它遺傳了“飛黃騰達”寓意,還“突變”出娛樂和惡搞的現(xiàn)代基因。而我們每個人都是這一輪變異的見證者、參與者和制造者。
先說說錦鯉本鯉的第一次變異故事吧。畢竟這是它終結自己食材屬性的生存之道。
文化文政(1804~1830)時期,在日本橫跨新潟縣小千谷市和長岡市山古志、被稱為“二十村鄉(xiāng)”的山區(qū)地帶,當?shù)厝艘恢庇叙B(yǎng)殖鯉魚的傳統(tǒng)。明治時代初期(19世紀70年代),新潟出現(xiàn)旱情,養(yǎng)殖戶就在屋內(nèi)建起魚池,蓄水養(yǎng)殖。
漫長的冬季里,冰水斷斷續(xù)續(xù)滴入養(yǎng)魚的盛器中,這種低溫刺激了親鯉的生殖腺,引起了生殖細胞遺傳物質的改變,使子代出現(xiàn)了緋黃、淺黃等色彩上的變化。
這種新變異的鯉魚叫做“花鯉”。經(jīng)過幾代選育,全身赤紅色的鯉魚誕生了,被稱為“緋鯉”。再后來,又選育出淺黃色和白色黑斑的鯉魚。當時新潟的地方文獻中出現(xiàn)了很多有關花鯉的報道,可見這個時期錦鯉文化已經(jīng)開始繁盛。
大正六年(1917),來自小千谷市的廣井國藏,培育出真正的也是最原始的紅白鯉。這個被命名為“紅白”的品種,標志著近代日本錦鯉的正式誕生。
而作為觀賞魚,養(yǎng)殖過程中通常會大量使用強致癌性藥物,如呋喃西林、孔雀石綠等,完全不能被食用。也就是說,至此,日本錦鯉真正逃離了餐桌,成為與中國紅鯉完全不同的新品種。
1914年,在上野公園召開的東京大正博覽會上,二十村鄉(xiāng)的人們把6個品種(黃寫、白寫、大正三色、阿部鯉、三色、紅白)共27尾錦鯉拿去展出,獲得了全國性的追捧。錦鯉因此被奉為“國魚”,其中有8條獻給了當時的皇太子裕仁,放養(yǎng)于皇宮周圍的護城河。
錦鯉發(fā)祥地新潟縣山古志村名聲大振。1966年11月,新潟縣山古老錦鯉魚業(yè)協(xié)同合作社在當?shù)刎Q起一座石碑,題名為“錦鯉發(fā)祥之地”。如今,去小千谷市旅行,還能隨處看到“錦鯉故里”的宣傳海報。
這段時間,這條魚還被稱為“色鯉”“花鯉”“圖案鯉”或“模樣鯉”。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的1955年,“錦鯉”的名稱才固定下來。
此時,錦鯉已培育出100多個品種,并且發(fā)展出一整套細致復雜的審美標淮,比如體態(tài)粗壯健美、顏色濃厚、圖案對稱等。
20世紀60年代,日本的經(jīng)濟有了巨大的發(fā)展,國民的經(jīng)濟實力得到提高。在這樣的背景下,日本掀起了錦鯉熱。
1965年,“全日本愛鱗會”(目前世界上最權威的錦鯉品鑒機構)成立,定期舉辦各類賽事,由總理府大臣親自頒獎;1968年,在東京的新大谷酒店召開了第一屆全日本綜合錦鯉品評會;翌年,創(chuàng)立了全日本錦鯉振興會,這是一個錦鯉生產(chǎn)者、流通業(yè)者的組織。日本這些社會化、專業(yè)化、職業(yè)化的運作,把錦鯉的發(fā)展推向一個新高潮。
隨著活體魚運輸手段的發(fā)展,錦鯉開始走向海外市場。
當年的新潟漁民一定猜不到,200多年后,自己家鄉(xiāng)的觀賞魚變成了“世界的觀賞魚”——“鯉”的日文發(fā)音Koi,也成為各國稱呼錦鯉的通用語。
和歐洲馬術比賽所選用的馬匹一樣,錦鯉也講究血統(tǒng)、骨架、色澤、花紋和姿態(tài)。一尾品質上佳的錦鯉,常意味著無數(shù)次雜交和萬里挑一的篩選過程。
全日本愛鱗會根據(jù)色彩、斑紋及鱗片的分布情況,把錦鯉分成13類:紅白、大正三色、昭和三色、寫鯉、別光、淺黃秋翠、衣、變種鯉、黃金、花紋皮光鯉、寫光鯉、金銀鱗、丹頂。其中以“錦鯉御三家”——紅白、大正三色與昭和三色為上等。
在錦鯉圈內(nèi)有句行話:“錦鯉始于紅白,而終于紅白。”可見色彩單一、純正的美是經(jīng)久不衰的。
在比賽時,錦鯉的質量評判通常采取記分的辦法。總分100分,其中體態(tài)占30%,色彩占20%,斑紋占20%,資質占10%,品位占10%,風格占10%。
體態(tài)方面,要求體寬與體長之比在1:2.6~1:3.0之間,軀體中軸筆直,各鰭(尤其是胸鰭)完整;色彩方面,不論哪種顏色都要濃淡均勻,且有光澤;斑紋最好左右兩側分布均衡,有穩(wěn)重感。
但是,作為突變和重組的產(chǎn)物,錦鯉的體色性狀并不穩(wěn)定。
即使是最名貴的親代錦鯉,也難以保證繁育的子代一定優(yōu)良,同一對父母的后代也會有不少差別。
這種體色變化還將伴隨錦鯉的一生,這對于錦鯉養(yǎng)殖者來說就像一場賭博——有可能低價買入的“小丑鴨”某天變成了貴價“美天鵝”;而高價買入的“稀世珍品”,可能養(yǎng)一兩年就全部褪色了……
在養(yǎng)殖錦鯉的漫長過程中,錦鯉帶給人們的不只是形式美。它的長壽屬性也是人類“拜鯉”的重要原因。
錦鯉的壽命可與龜、鶴相比,平均壽命約70歲。全日本錦鯉振興會的資料顯示,史上第一“老壽星”錦鯉為日本奧美濃白川村的“花子”。它生于1751年,卒于1977年,享年226歲。
判斷錦鯉年齡的依據(jù)是鱗片——在地處北溫帶的日本,鯉魚春天到秋天生長快,冬天生長慢,所以鱗片上也會出現(xiàn)類似樹木年輪一樣的生長紋。
沿襲“鯉科出巨人”的血統(tǒng),有些錦鯉品種能長到一米多,它還會根據(jù)生活環(huán)境來決定自己的生長發(fā)育情況。在日本,錦鯉的尺寸單位是“部”,15~20cm的叫“20部”,20~25cm的叫“25部”,大于85cm的統(tǒng)稱“85超部”。
下次再轉發(fā)錦鯉,最好選一條紅白雙色、壽命長、身長大于85cm的,或許會更靈驗。
2018年12月,一條名叫“S傳說”的錦鯉拍出了1230萬元人民幣的天價。然而這不是史上最貴的錦鯉,真正的傳說是“樓蘭”。
這尾1976年生于日本九州的紅白錦鯉,被形容為“肌底凈潤如瓷器、紅斑鮮艷如寶石”,分別在1989年、1991年獲得全日本錦鯉品評會第22屆、第24屆總冠軍,拍賣價格為2000萬元人民幣。至今,“樓蘭”仍是公認的、史上質地最好的一尾魚,在每一本錦鯉圖鑒中不斷被收入、流傳。
金燦燦的價格背后,少不了中國人的助力。
中國傳統(tǒng)風水學說認為,好的風水是“藏風蓄氣得水”,其中以“得水”為上。錦鯉諧音“進利”,它自然而然就成了風靡中國的“風水魚”。
20世紀70年代,全日本愛鱗會首次進入香港市場做推廣。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香港約有80%的家庭或個人飼養(yǎng)觀賞魚。
20世紀80年代,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這尾象征著飛黃騰達的錦鯉,沿著廣東、上海、北京等路線“暢游”全中國。到今天,以“中國錦鯉第一人”許品章的話來說,除了西藏,錦鯉已經(jīng)遍布全國。
許品章稱錦鯉是“塔尖的生意”:精品錦鯉一條少則幾萬元,多則幾百萬元,圍繞它形成的消費圈層和生態(tài)也在形成。馬云、趙薇、張國立等名人都是錦鯉玩家,并且獲得過不同比賽的冠軍。
錦鯉旺不旺人、旺不旺財,見仁見智。但這種自上而下的追捧,足以讓養(yǎng)殖者樂開了花。而從普通觀賞魚升級成“風水魚”,則是錦鯉本鯉的又一次成功“跳龍門”。
(文章很長,人生很短,謝謝你看到這里。)
你知道有哪些天價魚,天價魚為什么這么值錢?
大家肯定看到過很多這樣的新聞,漁民釣上一條魚,價值幾百萬,真是令人驚嘆,那么這些魚為什么這么值錢,又貴在哪里呢?到底值不值這么多錢呢?
1.查干湖頭魚
每年冬捕,頭魚都是一個關注的熱點。今年也不例外,而今年的頭魚也創(chuàng)了歷史新高,賣出了91萬的天價。頭魚不是釣上來的第一條魚,而是第一網(wǎng)捕撈上來的最大的魚,被稱之為“頭魚”,寓意吉祥,都是游客爭奪的“好彩頭”。
2.黃唇魚
一漁民曾釣到一只122斤的黃唇魚,經(jīng)過十幾輪競價,最終被一位深圳客戶以每斤28500元的價格買走,總價達到347萬元。黃唇魚現(xiàn)在已經(jīng)瀕臨滅絕,是上等的補品,藥用價值哦很高。其中魚鰾,俗稱“魚膠”被視為“水中黃金”,據(jù)說“魚膠一般從魚身上取下來后,可以曬干保存,關鍵時刻,可以救人一命”,還有治療不孕不育,滋補肝腎功能,止血有奇效等。這么算下來,一條魚幾百萬,也算是值了。
3.刀魚
物依稀為貴,而在中國,刀魚算稀少魚種之一了。由于處于長江入???,淡水與海水的交界處,餌料豐富,肉質鮮嫩。刀魚數(shù)量急劇下降,價格飛漲,網(wǎng)上曝出的長江刀魚價格卻令人乍舌,在6000元至1萬元間不等,尤其是清明前后,因為刀魚在清明前后會進行交配,交配之后骨頭開始變硬,刀魚變硬后,價格就會暴跌。曾在江蘇舉辦的長江刀魚王公益拍賣會上,一條重325克的長江刀魚王竟拍出了59000元的天價。
4.白龍魚
白龍魚是一種獨特的白色個體類型,全身雪白通透,帶有金屬光澤,素凈,不帶絲毫色素,典雅高貴,是世界上最貴的龍魚,一條可以賣到30萬美金,十分昂貴。
5.藍鰭金槍魚
世界上最高價的金槍魚平均24000元左右每斤,在日本東京筑地魚市場曾拍賣了一條巨型藍鰭金槍魚,大概是180萬美金。而藍鰭金槍魚也是魚種鉆石,金槍魚中的王者,其微量元素,營養(yǎng)價值,肉質口感,稀有度等都曾獲得多項世界紀錄。釣友也在17年的時候捕獲了一條236斤的巨型金槍魚,打破了世界紀錄!但最終被釣友沒有把這條魚出售,而是和家人朋友分享了。
6.福龍黃四須超級特翹頭
這條魚的名字也是夠長的,它也是龍魚的一種,七八斤重的紅龍魚,體長50多厘米,標價268萬,頂?shù)纳弦惠v保時捷了。魚鱗像是金箔打造,在燈光下熠熠生輝,真是貴的可怕。龍魚價格懸殊,不同血統(tǒng)也不一樣,很多行業(yè)把龍魚視為風水魚,在國人觀念里有吉祥、辟邪、鎮(zhèn)宅、押運、招財?shù)茸饔谩?/p>
7.錦鯉花魁
在廈門國際海洋周展會,來自臺灣、廈門、廣州等地的200多條錦鯉同時亮相。其中一條來自深圳的“錦鯉花魁”脫穎而出,這條魚出生于日本的桃太郎血統(tǒng)“錦鯉王”,有著紅白色的肌膚,身材豐滿圓滾,是一副標準的“富貴相”,身價已達45萬。
總的來說,稀少的、珍貴的、有價值和有特殊寓意的魚都有可能賣到天價!
游釣全球,持續(xù)關注“小魚王子阿岳”,樂看最新鮮的“一手釣魚戰(zhàn)報”
關于天價錦鯉3000萬和十大名貴錦鯉品種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發(fā)表評論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