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魚身上有白色絮狀物用什么藥好使呢(龍魚身上有白色絮狀物龍魚身上有一層白膜)
溫馨提示:這篇文章已超過780天沒有更新,請注意相關(guān)的內(nèi)容是否還可用!
魚身體上長了白色絮狀物是得了水霉病,治療方法:1、當魚發(fā)病時使用亞甲基藍,一次的用量為2-3g每立方米的池水,盡量遍布全池,兩天一次,一共兩次。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龍魚身上有白色絮狀物用什么藥好使呢,以及龍魚身上有白色絮狀物龍魚身上有一層白膜對應的相關(guān)信息,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關(guān)注我們祥龍魚場哦。
本文目錄一覽:
魚身上有白色絮狀物怎么治,如何治療水霉病
換水:換水可以改善水質(zhì)龍魚身上有白色絮狀物用什么藥好使呢,對魚兒龍魚身上有白色絮狀物用什么藥好使呢的康復有一定幫助。升溫:提高水體的溫度可以促進魚兒的新陳代謝,好讓它將有害物質(zhì)盡快排出。加鹽:給魚缸加鹽一般只有在生病的時候,鹽的濃度不能太高,一般為千分之三或千分之五。下藥:如果換水、升溫、加鹽后,魚兒沒有好轉(zhuǎn)的跡象,就需要適當用藥龍魚身上有白色絮狀物用什么藥好使呢了。
一、換水發(fā)現(xiàn)魚兒身上有白色絮狀后,首先要適當換水。換水可以改善水質(zhì),對魚兒的康復有一定幫助,同時還能減少水中有害菌的數(shù)量,從而防止病情繼續(xù)惡化。需要注意的是,此時換水要頻繁一些,隔一天就要換一次,這樣才能起到作用。
二、升溫換水之后要做的就是升溫了。提高水體的溫度可以促進魚兒的新陳代謝,好讓它將有害物質(zhì)盡快排出。不過要注意的是,細菌的生長速度也和溫度有關(guān),升溫后它們也會大量繁殖,為了防止其侵害魚體,需要往水中加鹽。
三、加鹽給魚缸加鹽一般只有在生病的時候,鹽的濃度不能太高,一般為千分之三或千分之五,濃度高了對魚兒也有危害。加鹽可以提高水體的滲透壓,從而減少水分滲入魚體內(nèi),這樣也就起到防止有害菌侵害魚兒了。
四、下藥如果換水、升溫、加鹽后,魚兒沒有好轉(zhuǎn)的跡象,就需要適當用藥了。常用的藥物有聚維碘酮,濃度控制在每升20毫克,除此之外,也可以用高錳酸鉀混合鹽水浸泡病魚,時間不要超過30分鐘。
龍魚身上有一層小白膜怎么回事
如果是白色的絮狀物的東西就是水霉病了,要把魚只隔離治療,先用老三樣治療,過幾天看見沒效果的話就下魚醫(yī)生水族藥劑,個人建議確定是水霉病之后就下藥,因為老三樣治療的效率比較低,如果沒治療成功就錯失了最好的治療時機
魚塘里面的魚身體上長了白色絮狀物怎么治療
魚身體上長了白色絮狀物是得了水霉病,治療方法:
1、當魚發(fā)病時(也就是身體上長滿了白色絮狀物的時候)使用亞甲基藍(殺菌消毒的作用),一次的用量為2-3g每立方米的池水,盡量遍布全池,兩天一次,一共兩次。或者1%食鹽與0.04%蘇打混合液,浸浴,20分鐘,每天1次,在其期間外加服用抗菌藥物,以防止再次感染。
2、在魚剛剛發(fā)病的時候可以在魚缸中潑灑一些小蘇打與二溴海因合劑來為魚兒治療,或者放入3%-5%的食鹽水中浸洗魚體5分鐘,來治療魚兒的水霉病。
3、用水霉速清60ml/畝·米水體或硫醚沙星250ml/畝·米水體,遍布全池,每天一次,連用2天,之后隔一天再用碘力克200ml/畝·米水體全池潑灑。
擴展資料:
水霉病的發(fā)生原因
首先是因為魚身體表面受傷,在傷口愈合之前被水霉病菌感染,病菌在受傷處借助壞死的肌肉組織開始形成菌絲,菌絲向外生長,外形就跟棉絮一樣的絮狀物。
預防
1、最重要的就是不要讓池子淤泥過多,過多容易滋生各種細菌,另外用適量的生石灰對池塘進行消毒,可以有效減少細菌感染。
2、在撈魚的時候一定要小心,不要把魚的身體弄傷了,用20mg/L的碘力克浸泡十幾分鐘即可。
3、如果無可避免的還是讓魚受傷了,應該及時給魚進行身體消毒,可以用1%的高錳酸鉀水溶液、碘酒涂抹魚的表體,嚴重時可按照五到十萬單位/公斤魚進行腹腔或肌肉注射硫酸鏈霉素。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水霉病
龍魚身上有白色絮狀物用什么藥好使呢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nèi)容,更多關(guān)于龍魚身上有白色絮狀物龍魚身上有一層白膜、龍魚身上有白色絮狀物用什么藥好使呢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
發(fā)表評論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