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龍魚身上出現(xiàn)紅斑(銀龍魚紅斑病)

楊凌魚缸定做2025-01-12 05:23:521.35 W閱讀0評論

溫馨提示:這篇文章已超過770天沒有更新,請注意相關的內容是否還可用!

患部發(fā)炎紅腫,出現(xiàn)紅斑、壞死,易被病菌入侵。癥狀表現(xiàn)為肛門紅腫,病情嚴重的鰭基充血,鰭條裂開,腹部現(xiàn)紅斑;剖開魚腹,可見腹腔積水,腸管充血發(fā)炎,腸內無食物,有乳黃色粘液或血膿。病魚口腔、鰓蓋、身體兩側肌肉、鰭的基部,特別是臀鰭基部都充血。嚴重時全身肌肉鮮紅。防治;①注射出血病疫苗或土法疫苗。病魚鰓部呈蒼白色,有時有點狀出血現(xiàn)象,形成紅白相嵌的癥狀;常出現(xiàn)爆發(fā)性急性死亡。魚種消毒通常采用藥物浸洗法。

馬來西亞祥龍魚場給大家談談銀龍魚身上出現(xiàn)紅斑,以及銀龍魚紅斑病對應的相關信息,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關注我們祥龍魚場哦。

本文目錄一覽:

我的銀龍魚有幾個很小的紅點,是怎么回事啊。請各位指教

長寄生蟲了 錨頭蚤病 本病又稱針蟲病;鐵錨蟲病。蟲體頭部鉆入魚的皮膚肌肉,蟲體像短針樣掛在魚體上,拔下蟲體,可見鐵錨樣頭部。患部發(fā)炎紅腫,出現(xiàn)紅斑、壞死,易被病菌入侵。病魚急躁不安,食欲減弱,消瘦。錨頭蚤在水溫15-33℃時均能繁殖,流行期很長,易寄生于個體較大的魚體??捎脭嘲傧x、高錳酸鉀治療。

銀龍魚身上出現(xiàn)紅斑(銀龍魚紅斑病) 銀龍魚百科

銀龍魚好像生病了~怎么辦?

1、爛鰓病:本病主要發(fā)生于草魚和青魚,主要發(fā)生在秋季。表現(xiàn)為病魚鰓絲腐爛發(fā)白,嚴重時鰓絲末端軟骨外露,并常帶污泥。鰓蓋內表面常被腐蝕成透明的小窗。

防治:①注射細菌性疫苗或土法疫苗。②按每立方米水用漂白粉1克或五倍子1—4克錢塘潑施。③每畝用生石灰10公斤加食鹽2.5公斤兌水全塘潑施,7天一次,連用3次。④按每立方米水用0.3克禽用紅霉素全塘潑施。次日再用紅霉素藥餌投喂,每10公斤魚用藥0.4克,2—6天用量減半。

2、腸炎?。罕静≈饕l(fā)生于草魚和青魚,常發(fā)生于4—10月。癥狀表現(xiàn)為肛門紅腫,病情嚴重的鰭基充血,鰭條裂開,腹部現(xiàn)紅斑;剖開魚腹,可見腹腔積水,腸管充血發(fā)炎,腸內無食物,有乳黃色粘液或血膿。

防治:①注射疫苗或。②投喂磺胺脒藥物飼料,每50公斤魚用磺胺脒5克,第2—6天用量減半,每天喂1次。③大蒜頭,每50公斤魚用0.5公斤(加入少量鹽)拌精料投喂3天。④每50公斤魚用大黃0.25公斤,切碎后加氨水2.5公斤浸泡30分鐘后加水拌勻浸精飼料投喂。

3、赤皮?。罕静≈饕l(fā)生于草魚和青魚,一年四季均可發(fā)生。癥見魚體兩側及腹部充血、發(fā)炎、鱗片脫落。鰭基充血,鰭條裂開,末端腐爛。

防治:①注射疫苗。②每50公斤吃食性魚類口服磺胺噻唑5克(做成藥物飼料投喂),第2—6天藥量減半。③按每立方米水用漂白粉1克全塘潑施。④每畝用生石灰10公斤加食鹽2.5公斤全塘潑灑,7天一次,連用3次。

4、草魚出血?。褐饕l(fā)生于4—10月份。病魚口腔、鰓蓋、身體兩側肌肉、鰭的基部,特別是臀鰭基部都充血。剝除皮膚時,肌肉顯示出點狀充血。嚴重時全身肌肉鮮紅。鰓部出現(xiàn)“白鰓”。常見腸道充血,但無腐爛狀。表現(xiàn)為三種類型:“紅肌肉”型、“紅鰭紅鰓型”、腸炎型。

防治;①注射出血病疫苗或土法疫苗。②采用適當稀養(yǎng),搭配混養(yǎng)或養(yǎng)雙季魚種的辦法,可減少發(fā)病。

5、水霉病:本病常見于春夏之間和秋冬之間,水溫在15—20℃時最易發(fā)病,各類養(yǎng)殖魚類均可發(fā)生。體表菌絲大量繁殖時,體表病灶部如白色棉絮狀,寄生部位有充血和腐爛現(xiàn)象,體表多粘液。

防治:①操作時應盡量仔細,勿使魚體受傷,注意合理密養(yǎng),勿使越冬密度過高。②魚塘用生石灰清塘,也可用每方水體用2—3克五倍子煎水全塘潑施。③用抗霉寧浸洗病魚1小時,效果良好。每畝水面,水深1米時,可用2.5—5公斤菖蒲搗汁,加入0.5—1千克食鹽,再加入2—5千克人尿,混合后全塘潑施。

6、鰓霉?。褐饕l(fā)生于鳙、鰱、鯪魚種。常見于5—10月。病魚鰓部呈蒼白色,有時有點狀出血現(xiàn)象,形成紅白相嵌的癥狀;常出現(xiàn)爆發(fā)性急性死亡。

防治:①控制施肥量,適時加注新水。②按每立方米水用硫酸銅0.7克全塘潑施灑。③將病魚移入水質較瘦的池中,病可停止。④發(fā)病時每畝用艾葉2.5公斤,菖蒲1.5公斤煎水10公斤,兌水全塘潑施,連用2天。 ‰~文~々 回答采納率:28.6% 2010-04-21 14:04 檢舉魚終身生活在水中,環(huán)境因素較復雜,經常受到病毒、細菌和寄生蟲的侵襲,所以魚生病的原因很多,魚生病后常常引起大批死亡,即使魚生病并不死亡也嚴重影響魚的生長。治療魚病和治療其它動物不一樣,在水中治療和隔離都有困難。因此在水產養(yǎng)殖中預防是防止發(fā)生魚病的重要措施,防重于治。一、魚病的預防預防魚病要從三方面著手,一是消滅病原和敵害,二是改善魚的生活環(huán)境,使生活環(huán)境有利于魚的生長和健康,三是增強魚的抗病力。(一)清整魚塘 將魚塘水放干或抽干,清除塘底和塘埂的雜質、雜草,修補埂腳,防止?jié)B水、漏水,保持塘底淤泥10cm左右,讓太陽光暴曬塘底5—7天,使魚塘的病原體和敵害生物除得更徹底。(二)魚塘消毒1.生石灰消毒:魚塘清整后,在干池條件下用生石灰50—75公斤/畝,全池潑灑,生石灰用木桶或塑料桶等容器盛水溶化后,趁熱潑灑,如池底還剩5—10cm的水,則可不用容器,在池底均勻的挖許多淺坑,將生石灰直接放到每個小坑,等吸水化開后,將石灰水潑灑全池,再用耙子將坑內的石灰耙動攪勻。隔1—2天可放基肥,2—3天后可注入新水,隔5—6天可放魚種。另一種是帶水消毒法,如魚塘排水困難或急等放魚種時,可采用此法,每畝水深1米時用生石灰130—150公斤,全池潑灑均勻,7—8天后可放魚種。2.漂白粉消毒。排干塘水后用漂白粉4—5公斤/畝,溶水全池潑灑,帶水消毒的漂白粉用量為每畝水深1米時13—15公斤,5—6天后可放魚種,注意漂白粉不能用金屬容器盛水溶化。漂白粉的含氯量在30%左右,即漂白粉刺鼻味較大,溶于水會發(fā)熱。3.茶餅消毒。每畝平均水深1米時用量為40—50公斤,先將茶餅搗碎成小粒,放在溶器中浸泡一天一夜,連渣帶汁均勻潑灑全池,茶餅能殺死野雜魚、蛙卵、蝌蚪、螺螄和水生昆蟲,但殺滅細菌和寄生蟲的作用不大。

以上三種清塘消毒藥物,生石灰和漂白粉具有較多優(yōu)點,殺滅病菌較徹底,生石灰還有改良水質的作用。(三)魚種消毒魚種難免帶有一些病原體,對魚塘清整消毒后,若不對放養(yǎng)的魚種消毒則會把病原體帶入養(yǎng)殖水體,一遇條件適宜,便大量繁殖而引起魚病發(fā)生。魚種消毒通常采用藥物浸洗法。1.漂白粉和硫酸銅合劑浸洗。1立方米水用漂白粉10克和硫酸銅8克。注意:漂白粉和硫酸銅要分別用不同的溶器溶解后才混成合劑,在10—20℃時浸洗魚體20—30分鐘。2.高錳酸鉀溶液浸洗。1立方米水用高錳酸鉀20克,10—20℃時浸洗魚體1—2小時,藥液須當時配制當時使用,時間久了易失效。3.食鹽溶液浸洗。用3—4%的食鹽溶液,10—20℃浸洗魚種4—5分鐘。以上任何一種溶液浸洗魚種時,浸洗時間的長短應視魚種健康程度和溫度高低作適當調整。(四)養(yǎng)殖水體定期消毒大多數魚病的發(fā)生,都有一定的季節(jié)性,許多魚病在4—10月份流行,特別是6—9月份,水溫升高,魚生長速度加快,病原體和敵害生物大量繁殖,魚病也容易發(fā)生,因此加強養(yǎng)殖水體的飼養(yǎng)管理,堅持定期水體藥物消毒,改善水體環(huán)境,是預防魚病發(fā)生的重要措施。1.4月中、下旬至5月中、下旬,每月用90%的晶體敵百蟲對養(yǎng)殖水體消毒殺滅寄生蟲,用量為每立方米0.5克,即每畝水面1米水深用藥6—7兩。魚塘為1—2畝的小型水體,可用全池潑灑的方法,較大水面無法全池潑遍的情況下,可采用食場附近掛袋吊包的方法,吊3—6袋,每袋藥量為100—150克即2—3兩。2.6月上旬用漂白粉或生石灰對水體消毒殺菌,漂白粉用量為1立方米1克,溶于水全池潑灑,較大水面可采用掛簍法,每只竹簍內裝藥100—150克,掛3—6只簍,掛在食場附近,或用生石灰對水體殺菌消毒每畝水面水深1米用量為15—25公斤,溶水全池潑灑,較大水面用生石灰可在食場周圍稍潑重用量,水面其它地方要盡量潑灑到。6月下旬至7月初用硫酸銅和硫酸亞鐵合劑全池潑灑,殺滅原生動物類寄生蟲,預防原蟲病的發(fā)生,用量為1立方米0.7克,二者的比例為5:2,或采用掛袋法,每袋裝硫酸銅100克、硫酸亞鐵40克,一般掛3—6袋。3.7月至9月隨著水溫的提高致病菌的大量繁殖,很容易發(fā)生魚病,因此,每20—30天應用漂白粉或生石灰全池潑灑或掛袋掛簍的方法殺滅病原體,預防魚病的發(fā)生。二、幾種常見魚病的診斷和治療1.草魚赤皮病赤皮病是由熒光極毛桿菌侵入因拉網及搬運中皮膚受傷的魚體而引起,主要癥狀是:魚體局部或大部充血、發(fā)炎、鱗片脫落,特別是魚體兩側及腹部最為明顯,部份或全部鰭條的基部充血,鰭條梢端腐爛,魚的上下顎及鰓蓋部份充血,呈現(xiàn)塊狀紅斑。此病從早春到冬季都可發(fā)生,但以春末到初秋較為常見,主要危害草魚。治療方法:(1)漂白粉:每立方米水用藥1克,溶水全池潑灑。(2)五倍子:每立方米水用藥2—4克,五倍子搗碎用開水浸泡1—2小時,連渣帶汁全池潑灑。(3)此病的細菌除在魚的皮膚、肌肉引起病變外,會侵入魚的血液,因此除外用藥,還必須用內服藥,按照內服藥的說明使用。2.爛鰓病爛鰓病是由魚害粘球菌侵入魚的鰓部引起的,主要癥狀是:病魚常離群獨游、行動緩慢、食欲減退或不吃食,體色發(fā)黑,特別是頭部變得烏黑,故又叫“烏頭瘟”。病魚鰓絲腐爛發(fā)白,常附有污泥和粘液,嚴重者鰓蓋骨的內表面往往充血,中間部份的表皮常被腐蝕成一塊透明的小窗,又叫“開天窗”。這種病常在草、青魚中發(fā)現(xiàn),鳙、鯉等魚也可發(fā)生,主要危害草魚,一般4—10月水溫20℃以上開始流行,常與草魚赤皮病、腸炎病同時并發(fā)。治療方法:(1)生石灰全池潑灑,每畝水深1米,用量為15—20公斤。(2)漂白粉全池潑灑,每立方米水用1克。(3)五倍子全池潑灑,每立方米水用藥2—4克,溫水浸泡,連渣帶汁潑灑。3.腸炎病此病是由腸型點狀產氣單孢桿菌引起,主要癥狀:病魚失去食欲、行動遲緩、離群獨游、腹部膨大、呈現(xiàn)紅斑、肛門紅腫、突出,在腹部輕按,肛門有淡黃色的粘液流出,腸道發(fā)炎、充血。常與草魚爛鰓病同時并發(fā)。流行季節(jié)5—9月,主要危害1—2齡草魚,水溫20℃以上。治療方法:采用內服加外用藥物結合進行。外用藥一般是每立方米水用漂白粉1克全池遍灑,或用生石灰全池遍灑,每畝水面水深1米用量為15—20公斤。內服藥可購買成藥按照使用說明服用,另可用中草藥如下:(1)大蒜頭:每100公斤魚用大蒜頭0.5克(搗爛加入面粉或米粉內)每5公斤飼料再加200克食鹽,與鮮草拌勻連續(xù)3天,每天一次。(2)鐵莧菜:每100公斤魚用干草0.5克或鮮草2公斤拌入麩、面粉等飼料內,連續(xù)3天,每天一次。(3)辣蓼加鐵莧菜:每100公斤魚用辣蓼和鐵莧菜各1公斤,混合加水5公斤,煎煮1—2小時,冷卻后拌入精飼料,連喂3天,每天一次。以上三種均屬細菌性魚病,常常同時并發(fā),而且容易傳染,因此,魚病的防治,應注重魚病的預防。4.病毒性出血病出血病主要是皰疹病毒引起,主要癥狀有以下三種類型:1.“紅肌肉”型:這種類型一般在較小的草魚種中較常見,病魚外表無明顯出血,或僅輕微出血,但扒除皮膚,可見肌肉點狀或塊狀充血,嚴重時全身肌肉呈鮮紅色,魚鰓呈鮮紅斑狀充血或鰓部出現(xiàn)“白鰓”。2.“紅鰭紅鰓蓋”型:病魚的鰓蓋、鰭基、頭頂、眼眶、口腔等明顯充血,有時鱗片下也有充血現(xiàn)象,但肌肉充血不明顯。主要在較大的草魚身上出現(xiàn)。3.“腸炎”型:病魚體表及肌肉的充血現(xiàn)象不明顯,但剪開腸道可見腸道全部或部分呈鮮紅色,腸系膜有時點狀充血,和腸炎有所區(qū)別,不是腸系膜、腸壁發(fā)炎、潰爛。治療方法:(1)每畝水面水深1米用大黃0.5公斤,研成粉末,煎煮或用開水浸泡過夜,與餌料混合投喂,連服5天,接著用硫酸銅每立方米水0.7克全池潑灑。(2)每畝水深1米,用大黃0.5公斤、黃柏0.5公斤、黃岑0.5公斤、黃連0.1公斤、食鹽2.5公斤、生石灰10公斤,混合制漿全池潑灑。(3)可購買制作好的成用藥,按說明使用。

我的銀龍魚全身發(fā)紅,還有治嗎

銀龍魚魚鱗發(fā)紅,應該起了紅斑,

銀龍魚紅斑?。海ù蛴〔。┎《拘约膊?,可以說是絕癥。可以嘗試將水溫提高到36攝氏度,并用口服抗生素結合藥浴。貓頭虱病是因為節(jié)肢動物貓頭虱寄生魚體吸食魚血造成的疾??;

銀龍魚是極具觀賞價值的高檔水族,一旦銀龍魚生病,這欣賞價值不僅得不到彰顯,對于飼養(yǎng)者來說損失也是非常嚴重的。在管理中,由于水環(huán)境、食物、寄生蟲等多方面的影響,都容易導致銀龍魚出現(xiàn)這樣或者是那樣的疾病。

我家銀龍魚身上起紅斑,怎么治療啊

銀龍魚 紅斑病:(打印?。?病毒性疾病,可以說是絕癥??梢試L試將水溫提高到36攝氏度,并用口服抗生素結合藥浴。建議試試黑拿敏。

給你個網站,養(yǎng)銀龍魚必需看

銀龍魚尾鰭跟測鰭都變紅了是病嗎?

這個大概是細菌性爛尾、爛鰭癥:由細菌引起的爛尾、爛鰭癥傳染性極高銀龍魚身上出現(xiàn)紅斑,從鰭條開始銀龍魚身上出現(xiàn)紅斑,繼而身體腐爛至死。這種爛鰭癥有兩種病征銀龍魚身上出現(xiàn)紅斑,第一種由鰭邊開始腐爛,再向內伸展,第二種由鰭中央部分開始,向四面八方蔓延。患處變白色,最后脫落。魚運送或產卵后身體抵抗力會減弱,此時最易感染此疾病。病魚一經發(fā)現(xiàn),必須立即隔離,施以抗生素或叮啶黃等藥劑來治療病魚。爛鰭癥的病征出現(xiàn)較慢時,治療法是更換部分缸水,清洗過濾器和添加少許食鹽入缸內,并停止喂食數天。食鹽療法的作用是增加水的比重,改變水中的滲透壓,透過滲透作用的變化來殺死細菌和其他的病原體。

穿孔:病魚的特征性病理變化主要表現(xiàn)在病魚的體表,以開始的紅斑到隨后的皮膚和肌肉壞死潰爛,形成潰瘍和穿孔為特征。發(fā)生的部位可在胸部、腹部和尾部的兩側、頭后背側、鰭條基部等處,以軀體兩側最多見。在一尾病魚上少則有1-2處病灶,多的可達7-8處。最初是在體表出現(xiàn)的黃豆大的紅斑,這種紅斑逐漸擴大,紅斑處皮膚紅腫、鱗片松動,基部充血。隨后表皮糜爛,鱗片脫落,露出充血、出血的真皮,接著真皮也壞死潰爛露出肌肉,肌肉發(fā)生潰爛后留下坑狀的潰瘍灶。潰瘍的大小、深淺不同,小的0.2-0.3×0.2-0.5厘米,大的可達2~5×2~6厘米,淺的潰瘍深度僅0.1厘米左右,深的可達0.6厘米。潰瘍灶內由于組織的壞死程度不同,因而潰瘍面高低不平。潰瘍的形狀有類圓形、橢圓形或不規(guī)則形其邊緣不整齊,灶內有不規(guī)則的出血區(qū),在一些陳舊性的潰瘍灶內有水霉寄生。潰瘍周圍的組織充血發(fā)紅、腫脹、鱗片豎起。已經形成潰瘍的,最后多向穿孔發(fā)展,肌肉徹底壞死爛掉,穿通體壁,形成穿孔,暴露出體腔和內臟,水很快涌入體腔,引起病魚死亡。穿孔的形狀多為類圓形,小穿孔的直徑1~2厘米,大的2-4厘米,在一尾魚上一般僅有一個穿孔,穿孔處可見殘存的骨刺。發(fā)生在尾部的潰瘍則潰爛至露出骨骼。有的病魚可見眼球突出。體表變化比較嚴重的病例,可見肝、脾、腎等內臟器官充血、腫脹、質地脆弱,鰓絲及腸粘膜上附有較多的粘液。

[防治方法]

1.魚種進箱前或下塘前,用10ppm漂白粉或20ppm高錳酸鉀浸洗10-15分鐘消毒魚體。

2.,操作過程中避免損傷魚體。

浸洗藥物:

(1)食鹽:每50公斤水加食鹽1.5公斤,浸洗5分鐘。

(2)高錳酸鉀:20ppm浸洗10-15分鐘。

(3)呋喃唑酮:每立方米水用藥0.3克,浸洗1-2小時。

涂抹藥物:

(1)四環(huán)素或金霉素消炎油膏涂抹魚體患部。

(2)呋喃西林或呋喃唑酮用凡士林調合,抹于魚體患部。

關于銀龍魚身上出現(xiàn)紅斑和銀龍魚紅斑病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文章版權聲明:本站文章來之全網,如有雷同請聯(lián)系站長微信xlyc002 ,轉載或復制請以超鏈接形式并注明出處。

發(fā)表評論

快捷回復:表情:
AddoilApplauseBadlaughBombCoffeeFabulousFacepalmFecesFrownHeyhaInsidiousKeepFightingNoProbPigHeadShockedSinistersmileSlapSocialSweatTolaughWatermelonWittyWowYeahYellowdog
評論列表 (暫無評論,13529人圍觀)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

目錄[+]

取消
微信二維碼
微信二維碼
支付寶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