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龍魚的別稱(銀龍魚的學名)
溫馨提示:這篇文章已超過703天沒有更新,請注意相關的內容是否還可用!
今天給各位分享銀龍魚的別稱的知識,其中也會對銀龍魚的學名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祥龍魚場哦,現在開始吧!
今天給各位分享銀龍魚的別稱的知識,其中也會對銀龍魚的學名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祥龍魚場哦,現在開始吧!
本文目錄一覽:
銀龍魚是熱帶魚嗎?
問題一:銀龍魚是熱帶魚嗎 銀龍魚肯定是熱帶魚。原產于南美洲亞馬遜流域,當然是熱帶魚啦!
【簡介】
銀龍魚(龍魚)別名銀帶魚、銀船魚、龍吐珠魚,原產于南美洲的亞馬遜河流域,非洲的尼羅河流域,到澳大利亞與巴布亞新幾內亞等地。一般棲息在支流的水潭,以及岸邊被水淹沒的灌木叢,有時在生有浮草的水環(huán)境中都可以發(fā)現銀龍魚。后流入我國,在南方繁殖銀龍魚已經獲得成功,是我國主要的觀賞魚之一,銀龍魚在亞洲的東南亞因風水需求相當受歡迎。
【屬性】
中文學名: 銀龍魚
拉丁學名:Osteoglossumbicirrhosum
別稱: 雙須骨舌魚
界: 動物界
門: 脊椎動物門
亞門: 脊椎動物亞門
科:骨咽魚科
分布區(qū)域: 亞馬孫河和圭亞那
成魚體長: 90-100厘米
【形體特征】
1. 體形:銀龍魚體呈長帶形,銀帶擁有十分細長而側薄的體型。側扁,尾呈扇形,背鰭和臀鰭呈帶形,向后延伸至尾柄基部。體高約為體長的五分之一。九十公分左右的五-八歲的公魚,體高較母魚大得多
2. 體長:銀龍魚體長可達50~100厘米。
3. 側線:體側覆蓋了五列大又美的圓鱗。側線從頭部后鰓蓋的后緣上方一直通到尾柄。。
4. 顎:下顎比上顎突出,長有一對短而粗的須。
5. 鱗:在其寬大的魚體上整齊地排列著五排大鱗片,在光線照射下,閃爍著銀色的光。
6. 色:黑龍體色為銀白色而略帶淺青紫色,各鰭均為籃黑色銀龍體呈銀白色,幼魚體色較藍;背鰭和臀鰭均有紅藍色邊緣。
7. 嘴:嘴的位置位于上方,口裂延伸至眼窩后緣。,前方并排著數個線狀的側線器官。吻端長有一對觸須,在自然環(huán)境中迦游的野生個體,成魚的觸須可以伸長至3-100px,但在人工飼育下的個體由于生長受至阻礙往往只能長到1-50px。
8. 齒:下顎的齒骨十分發(fā)達,在上下顎間排列地像梳子般的圓錐形齒十分細小且銳利,各齒間的間隔十分狹小。不只前上顎骨,齒骨連口蓋的副蝶形骨與舌的構成骨皆十分發(fā)達,就是為了要一口咬碎大型甲殼類生物與甲蟲進化而來的,上下顎更注重的是易捕捉獵物的獵捕機能而非其牙齒的咬合力。
9. 鰓:鰓耙發(fā)展成棘狀。
10. 眼:咕嚕嚕的大眼睛接近上顎前緣,視力十分良好。
11. 吻:吻部很短。鼻孔位于兩眼的前上方,十分接近吻端。
12. 鰭:各鰭在光照下,反射出暢紅或橙色的光澤。背鰭、臀鰭十分地長,臀鰭的起點比背鰭還要前面些。延伸出去的腹鰭第一棘條甚至超過了臀鰭的起點。胸鰭十分發(fā)達。特別是長而有力的第一棘條更是銀帶藉以躍出水面的利器。這種美妙的飛翔力更使得銀帶在南美洲當地贏得了“跳躍魚”(亞馬遜“水猴”,夜間易跳缸,故多加防護網。)的美稱。
【分布區(qū)域】
銀帶分布廣,從南美圭亞那(Guiana)與巴西的亞馬遜河上游到下游。從下流的河口到往上游4000公里的秘魯(Peru)、依奇多斯(Iquitos)甚至更上游的Maranyun河、烏卡亞力河(Ukayari)的附近,筆者都曾經見過銀帶的蹤影。雨季時的大洪水使得亞馬遜河各個支流的水位都暴漲,大型魚都往附近的湖沼地回游分散。雖然各自棲息在獨自的環(huán)境之中,但本種魚甚少出現在亞馬遜的主流中。支流的水潭及岸邊被水淹沒的灌木叢,甚至只要有浮草的水上草原都是銀帶的棲息地。這對稚魚來說,非但是攝食的好環(huán)境,更是躲避潛入水中的鱷魚、水鳥等掠食者的絕佳處所。是個水質從ph5.8-7.0的弱酸性軟水且混雜著軟土的水域,水溫從23到28度不等。
銀龍魚主要產于巴西亞馬遜河流域,1935年引入美國,1955年引入日本。1966年日本神戶的宮田先生在九州阿蘇長陽的熱帶養(yǎng)殖場利用溫泉首先人工繁殖成功。但我國市場上所見的還是由南美經過美國轉口引進的......
問題二:熱帶魚銀龍怎么養(yǎng) 1)水質 飼養(yǎng)觀賞魚最重要的是水質,水質主要包括水的硬度、酸堿度、溶氧及病毒等,是魚賴以生存的環(huán)境,直接影響到魚的生長。養(yǎng)魚一般用飲用水,硬度在5℃左右,對熱帶魚生長較適合,又經過凈化,基本上無病菌,但有時含有大量的游離氯,因此用自來水時要經陽光晾曬一、二天。水的酸堿度(PH)也是養(yǎng)好觀賞魚的重要因素,應根據魚品種的要求,調整魚的PH值,用過濾器加活性炭過濾可使PH值降低,加硅砂、麥飯石可提高PH值。
(2)水溫 水溫對熱帶魚這種狹溫魚類尤為重要,溫度過高或過低都影響它的生存和生長,金魚和錦鯉也是如此。對水溫應加以控制,用光照、加熱器調溫或裝多量水都可以達到調溫目的。一般水溫在22~25℃左右較好。
(3)溶氧 溶氧直接關系到魚的生存。溶氧過低,魚會因窒息而死;溶氧過高,魚易生病。溶氧一般在7~8mg/L為最好,最低不可低于5mg/L。通常在黎明和下午4:00~5:00魚容易缺氧,因此要配備充氣泵,適時充氧。定期定量換水,可增加水中溶氧量和改善水的透明度。
(4)光照 光照泛指日光、燈光,適量的光照對魚體甲狀腺分泌機能具有促進作用,益于魚的生長發(fā)育,但過量的光照適得其反。光照對水質轉化有重要作用,并可促使魚體變色,且日光中的紫外線具有一定殺菌作用。在缺乏陽光的水族箱內安裝15~25支光的紫外燈,每日照射數小時,有利于魚體健康。
(5)放養(yǎng)密度 合理的放養(yǎng)密度是保證魚體健康和水環(huán)境衛(wèi)生的一項重要措施。放養(yǎng)密度大,既限制魚體的活動量,又易造成缺氧和水質污染。放養(yǎng)密度應以水中溶氧適宜魚體健康為準。
(6)餌料 餌料包括人工餌料和天然餌料兩種。人工餌料是根據觀賞魚各階段營養(yǎng)的需要,按照一定比例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等混合制成。天然餌料主要是指輪蟲、草履蟲(蛔水)、枝角類(紅蜘蛛蟲)、橈足類(青)等浮游動物,水蚯蚓、紅蚯蚓等底棲生物及一些藻類,可人工培養(yǎng)或野外采集獲得。投餌中要注意不要喂得過飽,以15~20min吃完為準,撒食要均勻,定時定量,冬季少喂。
(7)防病 魚病有多種,不同魚病用不同治療方法必須準確診斷,才能正確治療。常用的治療方法是將藥溶于水中,藥治病魚。魚病的發(fā)生出于多種原因,主要由水質、水溫不宜、飼養(yǎng)不當、操作不慎、病原體帶入所致
問題三:銀龍最合適與什么熱帶魚一起養(yǎng)? 我養(yǎng)銀龍10多年了,如果骸想讓缸里的顏色漂亮一些,可以養(yǎng)血紅鸚鵡
如果想要都是吃小魚的,可以養(yǎng)玉面觀音
不過我家養(yǎng)的尖嘴鱷
如果混養(yǎng),最好找體形差不多的大的,比如你家的銀龍現在還是小苗,那像鸚鵡這些就業(yè)可以買小一些的。如果你的銀龍已經很大了,那就要買大一些的,防止被吃掉~
其實沒有必要樣太多的魚,樣的太多了,缸里的衛(wèi)生是個大問題,魚越多,帶的菌可能就越多,水的質量很難保證~
問題四:銀龍魚 能和小型熱帶魚混養(yǎng)嗎 適宜溫度22-25度,喜弱酸性水,不可于小型魚混養(yǎng)。 能和龍魚與飛鳳給成龍虎鳳缸,龍就是龍魚,虎是泰國虎,鳳是飛鳳,很吉祥的! 最好是和中層
問題五:銀龍魚能和什么樣的熱帶魚一起養(yǎng)? 銀龍魚屬大型肉食性魚只能和大型魚混養(yǎng),如鸚鵡、招財魚,最好不要和地圖和羅漢混養(yǎng),地圖和羅漢魚愛攻擊基它魚類,適合單養(yǎng)。
問題六:什么熱帶魚能和銀龍魚養(yǎng)在一起?(多說幾種) 沒有,這是單養(yǎng)的,你要多養(yǎng)銀龍魚,可以,但必須養(yǎng)單數,而且大小要差不多.你放什么熱帶魚,都會死亡的
問題七:熱帶魚銀龍魚 怎么養(yǎng) 體格健壯,生長迅速,食量大。性情猛,能吞食小型魚類、不宜與其它魚混養(yǎng)。用大型水族箱,要加蓋且不宜鋪底沙。喜弱酸性或中性軟水,水溫22℃以上,最適宜溫度為24-28℃。主要以動物性餌料為食。(銀龍魚怕冷,注意水溫)
問題八:熱帶魚銀龍的小魚是什么樣子 縮小的銀龍,尾部有些條條紋
問題九:熱帶魚,金龍與銀龍有什么區(qū)別? 金龍魚價格比銀龍高很多,大多產地在馬來西亞被稱為活化石,銀龍現在國內可以繁殖,金龍靠進口受天氣環(huán)境等影響國內目前還繁殖不了(所以貴)養(yǎng)龍的缸至少要150.60.70(養(yǎng)好)。我也養(yǎng)熱帶魚,是養(yǎng)水虎(胭脂,巨黃,黑斑)俗稱食人魚
問題十:熱帶魚銀龍為什么只在魚缸上邊游 是不是缺氧了?
銀龍魚也會感染新冠嗎
不會。新冠只有人才會感染,所以銀龍魚不會被感染。銀龍魚是最原始的魚類之一,學名雙須骨舌魚,別稱銀龍、銀大刀魚、銀帶等,因體色銀白色、唇角有兩條胡須、游動時神態(tài)活像神話中的“龍”而得名。
銀龍魚是不是海里的魚
銀龍魚(龍魚)別名銀帶魚、銀船魚、龍吐珠魚,原產于南美洲的亞馬遜河流域,非洲的尼羅河流域,到澳大利亞與巴布亞新幾內亞等地。一般棲息在支流的水潭,以及岸邊被水淹沒的灌木叢,有時在生有浮草的水環(huán)境中都可以發(fā)現銀龍魚。后流入我國,在南方繁殖銀龍魚已經獲得成功,是我國主要的觀賞魚之一,銀龍魚在亞洲的東南亞因風水需求相當受歡迎。
飼養(yǎng)銀龍魚最合適的溫度是多少度?
銀龍的水溫可以控制在22~29度之間銀龍魚的別稱,最適溫度是25~28度。
簡介:
銀龍魚,別名:龍吐珠魚、銀船魚,在南方也叫銀帶,屬骨舌魚科(又叫骨咽魚科)。與金龍魚、青龍、等統(tǒng)稱為龍魚,是常見的大型熱帶觀賞魚類。
外形:
1. ? 銀龍魚體呈長帶形,側扁,尾呈扇形,背鰭和臀鰭呈帶形,向后延伸至尾柄基部。下顎比上顎突出,長有一對短而粗的須。
2. ? ?在其寬大的魚體上整齊地排列著五排大鱗片,在光線照射下,閃爍著銀色的光。各鰭在光照下,反射出暢紅或橙色的光澤。幼魚體色較藍;背鰭和臀鰭均有紅藍色邊緣。金龍鱗片邊緣呈金黃色,各鰭均為金黃紅色。紅龍體色為金黃色,鱗片邊緣呈金紅色,口及鰓蓋均有深紅色斑塊,各鰭均為深紅色。銀龍體呈銀白色,黑龍體色為銀白色而略帶淺青紫色,各鰭均為籃黑色。龍魚體長可達50~100厘米。
飼養(yǎng)條件:
1. ? ? 銀龍的水溫可以控制在22~29度之間,最適溫度是25~28度。
2. ? ? 家養(yǎng)龍魚一般一日喂食2~3次,少食多餐為最好,投喂次數隨魚的成長而減少,每天定時投喂,有助魚提高體質,培養(yǎng)與人的感情。
3. ? ? ?溫度,水質要穩(wěn)定,不能有劇烈變化。
拓展資料:
銀龍魚的幾種常見?。骸?/p>
1. ? ? ? 白點癥:由寄生蟲原生動物門引起,在銀龍魚身上某一部分或大部分布滿白色的小點。主要影響鰭和降低龍魚的胃口,并且經常能看到銀龍魚磨擦身體。把溫度提高到30甚至34攝氏度并加3% 濃度的小食鹽。如還不行就要單獨入藥缸治療。
主要癥狀,在病魚的全身遍布白點,像撒上白粉般,嚴重時就 像在魚身上覆上一層乳白色的膜。發(fā)病原因,是小瓜蟲寄生在魚體上所致。主要防治措施:1用0.1~0.2ppm硝酸亞汞全池遍灑;2用500ppm硫酸銅和 500ppm硫酸鎂全池遍灑。
2. ? ? 蒙眼癥:由于水質不潔或外作引致,魚的眼睛被白色物質包住。把溫度提高到30甚至31攝氏度并加3%濃度的小食鹽,進入正常的換水程序,通常4-6個月可以改善。
3. ? ? ?水腫?。河蓽囟然騊H值的突然變化引起,龍魚游動時失去銀龍魚的別稱了平衡并停止進食,幾天之后便后死亡。增加水流,逐漸地提高水溫至34攝氏度(每2小時提高1度),增加1%的食鹽,每2天放進四環(huán)素,看說明書用黑水調節(jié)水質直至好轉。
4. ? ? ?眼球下垂癥:長期投喂底層食物造成,如果放回池塘將恢復。把魚缸全部用不透光的黑紙蒙住,在魚缸上部增加一盞白燈,喂食頂層食物或在魚缸頂部放置一個物體以吸引銀龍魚的注意力,3個月后拿掉黑紙。
參考資料:雙須骨舌魚 ??百度百科
關于銀龍魚的別稱和銀龍魚的學名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發(fā)表評論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